一、蒹葭萋萋,白露未希.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译文和出处)
译文
蒹葭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原文选自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扩展资料:
1、蒹葭《诗经·国风·秦风》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而不可得而作。陈子展《诗三百解题》说:“《蒹葭》一诗,无疑地是诗人想见一个人而竟不得见之作。这一个人是谁呢?解说纷歧,难以判定。
2、“国风”的地位及表达情感
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中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国风中有一些反映兵役、徭役给人民造成极大痛苦的思妇的诗,如《殷其雷》、《伯兮》、《君子于役》等就是这一类诗篇的代表作。
国风中还有数量不少的爱情诗。反映不合理的婚姻给妇女造成极大的痛苦,表达青年男女对美满婚姻的向往和追求,是这类爱情诗的重要主题。《氓》、《谷风》等篇为我们展示的正是这种生活画面。
所有这些都是劳动人民思想情感的真实表达。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国风·秦风·蒹葭
二、谈谈你对中国风现象的看法
中国风,字面上解释:中国乐风。她是新时代的中国音乐。
1. 中国风的歌曲多采用“宫调式”的主旋律。(五音调式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调式。五音的名称分别是:宫、商、角、徵、羽,分别代表西方音乐中的“do re mi so la”(中国古典音乐中没有“fa si”音),以宫音为主音的调式称为“宫调式”。
2. 在音乐的编曲上大量运用中国乐器:如二胡、古筝、箫、琵琶……
3. 唱腔上运用了中国民歌或戏曲方式。
4. 题材上运用了中国的古诗或者传说故事。
中国风就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中国风分纯粹中国风和近中国风两种,纯粹中国风是满足以上六大条件的歌曲;近中国风是某些条件不能满足而又很接近于纯粹中国风的歌曲。
中国风让歌曲创作的范围一下子拓展开来,作为音乐创作者,可以不只停留在现代人的情感基础上,而是积极努力的去学习历史,学习中国文化,把我们的国粹一一挖掘出来,表现在大众传播的歌曲上,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方向。
三、唯美中国风诗句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1、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2、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3、玉竹曾记凤凰游,人不见,水空流。
5、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6、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7、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8、重温旧梦,故人已去。
9、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10、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11、清风湿润,茶烟轻扬。
12、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
13、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14、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5、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16、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17、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18、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19、岁月如梭,怎堪蹉跎?红颜易老,怎奈流觞?若相依,莫别离!
20、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21、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22、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23、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24、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四、诗经国风中的桧风,“桧”是当时的哪个地区?对应现在的那个地区?桧风较于其他国风有什么特点?
桧(kuài),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妘(yún)姓,故都在今河南的密县与新郑之间,其统治区大致包括今密县、新郑、荥阳的一些地方。桧风就是这个区域的诗。 桧国于春秋初年为郑武公所灭。桧诗产生的时代,一说在桧灭之前,即春秋初以前;一说桧诗实际是“郑诗”,即桧灭之后(朱熹《诗集传》引苏氏说)。二说都系猜测,姑并存待考。 《桧风》源于哀国的乱世哀音 “郑国初封地在咸林(今陕西省华县西北一带),地处京畿之内,郑人的东迁,依凭溱、洧,寄食虢、郐的同时,也带来了京畿的时尚和奢华,从《诗经·郑风》不难看出郑人东迁入主中原的骄奢之风。一方面使风光旖旎,山水秀丽,经济富庶的溱、洧地区郐国奢华之风大张;另一方面郐国主昏臣怠,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桧风》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郑州师专中原文化研究所所长刘玉娥教授说,“郐国一些处在下位而头脑清醒的知识分子面对黑暗的现实政治,哀叹国之将亡,民生之艰难,国人在苦难中煎熬,一方面痛恨统治者昏庸不能清明政治,使国强盛;一方面自哀无力改变现实,内心痛苦,充满忧愁,甚至羡慕草木的无知,没有忧愁痛苦,更没有家室之累。” 《桧风》是西周封国郐国的歌谣,是西周末年郐国即将灭亡时期的作品,《桧风》里是一塌糊涂的哀怜怨恨之声,也是郐国行将灭亡时的悲愤哀号。 共录有四首诗。 包括: 羔裘 素冠 隰有苌楚 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