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的种类有:东北虎、华南虎、巴厘虎、印度支那虎、马来虎、爪哇虎、苏门答腊虎、孟加拉虎等。
老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由南方的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以至北方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也常出没于山脊、矮林灌丛和岩石较多或砾石塘等山地,以利于捕食。
虎常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在一起生活。无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间游荡寻食。能游泳,不会爬树。虎的活首桐动范围较大,在北方日寻食活动范围可达数十公者基坦里;在南方西双版纳因食物较多则活动距离较短。
扩展资料:
捕食
虎最精良的攻击武器就是粗壮的牙齿和可伸缩的利爪。捕食时异常凶猛、迅速锋歼而果断,以消耗最小的能量来获取尽可能大的收获为原则。
但捕食猛兽时,若没有足够的把握绝对不干。老虎在亚洲没有天敌,由于脚上生有很厚的肉垫,老虎在行动时声响很小,机警隐蔽。它在雪地上行走时,后脚能准确地踩在前脚的足迹上。
老虎遇到猎物时会伏低,并且寻找掩护,慢慢潜近,等到猎物走近攻击距离内,就突然地跃出,攻击背部,这是为了避免遭到猎物反抗所伤到。
老虎的种类
虎的故乡在中国,最早的虎栖息于亚洲东北部,后来逐渐分为两支,分别向西、向南方扩展,形成衡山目前的8个亚种。它们为:
· 巴里虎(Balinese Tiger),分布于印尼巴里岛,于20世纪40年代灭绝。
· 爪哇虎(Javan Tiger),分布于印尼爪哇岛,于20世纪80年代灭绝。
· 里海虎(Caspian Tiger),分布于土耳其至亚洲中部以及西部,于20世纪70年代灭绝。
以上三种虎已经在地球上消失。
· 苏门达腊虎(Sumatran Tiger),体型最小,雄性体重100-150kg ,雌性体重75-100kg,脸部周围的颊毛较长,胡须也长,全身俄黄色,黑色条纹显著,狭窄且较密。之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达腊岛。
· 东北虎(Siberian Tiger),虎中体型最大者。体长约158-225cm ,雄性体重达180-306kg,雌性体重100-167kg。体毛较长而密,体色较淡,身体上黑色斑纹疏。腹部的白色延伸到身体两肋部。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我国东北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一带。
· 华南虎(South China Tiger),体型较东北虎小,体长约145~180cm ,雄性 体重达拿弯150~225kg , 雌性体重90 ~120kg 。体毛教东北虎短,约40~50mm 色桔黄略近赤,背部较深,全身具黑色纵纹,色深而宽且较密。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西南、华南各省。据估计其野外数量现不足20 头,数量极度稀少 。
· 印支虎(Indo-chinese Tiger),体型较孟加拉虎小,雄性体重145~200kg, 雌性体重80 ~ 120kg , 体毛较华南虎短,身体颜色较华南虎浅,较孟加拉 虎深,黑色条纹狭窄且黑。分布于东南亚大陆东部、越南、老挝、泰国、马来 西亚、中国和缅甸等。
· 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雄性孟加拉虎消拦闷从头至尾平均身长2.9米大约220公斤;雌性略小,测得大约2.5米长体重接近140公斤。孟加拉虎的猎物主要是野鹿和野牛。它们的领土范围估计是雌性10-39平方公里,雄性30-105平方公里。孟加拉虎的栖息地范围很广,包括很高、很冷的喜玛拉雅山针叶林、沼泽芦苇从、印度半岛的枯山上、印度北部苍翠繁茂的雨林和干燥的树林。
需要说明的是,这8个亚种虽是国际上公认的,但却并不具真正的代表性,因为国际上并没有一种确切的、能够严格划分亚种的分界线,因此导致有些亚种很可能能够被归并为同一个亚种,在国际上仍有很大的争议。目前我们的区分方法基本还是根据地理位置的分布来区分的。
虎 虎,又称老虎,是当今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亚洲陆地上最强的食肉动物之一。最大的虎种体重可以达到350公斤以上。老虎对环境要求很高,各老虎亚种均在所属食物链中处于最顶端,在自然界中没有天敌。虎的适应能力也很强,在亚洲分布很广,从北方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区,到南亚的热带丛林,及高山峡谷等地,都能见到其优雅威武的身影。
中文学名:虎 别称:老虎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索动物亚门 纲:哺乳纲 目:食肉目 科:猫科 编辑本段基本情况又叫大虫或山猫。是山兽之王。生长在深山里。它的形状如猫,但像牛般大,黄底黑纹,锯牙钩爪,胡须坚硬而尖,舌有手掌一般大,生倒刺,颈项短,吼叫时鼻道有阻塞感。夜晚看物,则一只眼睛放光,一只眼睛辨物。声吼如雷,风也相随而生,百兽都会恐惧。中文名:虎(拼音:hǔ) 、老虎、大虫(见于《水浒传》)别称:首哪於菟 (拼音:wū tú)英文名:tiger拉丁文学名:Panthera tigris
编辑本段字义解释常用词义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a.喻危
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2.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
虎字书法(6张)3. 古同“唬”,威吓。4. 古同“琥”,琥珀。词性变化〈名〉
虎[2](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2) 同本义 [tiger],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饥芹雹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虎,山兽之君。——《说文》阚如虓(xiao)[3]虎。——《诗·大雅·常武》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袁可立)足履虎不咥(die)[4],身恃之长城。——明 倪元璐《袁节寰大司马像赞》(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insect]。如:蝇虎;蝎虎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5) 姓〈形〉(1) 比喻威武勇猛 [brave]。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2) 比喻残酷凶暴 [cruel]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动〉(1) 〈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suddenly turn hostile]。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2) 吓唬。也作“唬” [intimidate]。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3) 另见 hù字典内容〔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