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反镜头放大倍率0.21倍是什么意思
放大倍率是指被摄物通过镜头成像,光学传感器上的所成的像与被摄物的大小比例,比如被摄物是10mm,成像是7mm,那么放大倍率是0.7 。因此放大倍率是由镜头决定。在固定传感器尺寸比如全画幅相机上,每个镜头都有最大放大极限值,这个极限值叫做最大放大倍率。在全画幅相机上,不同镜头有不同的最大放大倍率。比如佳能EOS 6D配置,佳能EF 24-70mm f/4L IS USM镜头,最大放大倍率是0.21,在微距时0.7;同样是佳能EOS 6D,如果配置佳能EF 50mm f/1.4 USM,最大放大倍率是0.15
2. 镜头放大倍率0.5
就是在原先物镜的倍数上乘以0.5X,就是把倍数缩小了,这样看的视野更大,工作距离更长。
0.5X辅助目标实际上是简化的辅助目标. 例如,原始图像是100倍. 使用0.5倍辅助物镜时,镜头的视场将增加一倍,工作距离将增加一倍. 半. 100倍镜头将减少到约50倍,而20厘米的原始工作距离将增加到40厘米. 如果使用0.35X的辅助物镜,则大工件的距离将变大,放大倍率将变小显微镜物镜工作距离,视野将变大,依此类推.
3. 单反镜头放大倍率0.21倍是什么意思啊
(折光率或屈光率)是透镜或曲面镜汇聚或发散光线的程度,它与设备的焦距是负相关的。
屈光度是测量光学倍率最常用的单位,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是反米(m^-1)。
将2个或更多个薄透镜组合在一起,组合透镜的光学倍率是接近各别透镜的总和或是更好。光学倍率通常在几何光学的光线追踪或是眼科学中用于描述透镜的特性。
4. 镜头的放大倍率越大越好吗?
镜头的放大倍率,指拍摄时底片上的成像长度与实物长度的比值.
举例说明:如果实物长度为10毫米,在底片上成像也是10毫米,则镜头放大倍率1:1如果实物长度为10毫米,在底片上成像也是5毫米,则镜头放大倍率1:2。
一、什么是望远镜的放大倍数?
就是用肉眼观察一个物体的张角与用望远镜在同一个地点观察相同物体的角度放大倍数。例如,
肉眼看一只鸟的角度为6角分,而用一个望远镜观察为60角分,则该望远镜的放大倍数为10倍。
二、放大倍数是如何计算的?
放大倍数 = 物镜焦距 / 目镜焦距。
如果望远镜没有标明物镜焦距,可以实际测量一下。例如,量出太阳成像的直径,并根据太阳
每米焦距成像直径为8.7mm计算即可。另外,物镜焦距一般能够从镜筒的长度估计出来。对于一
些结构特殊的望远镜,光路有可能经过内部棱镜或平面镜折射会缩短实际镜筒的长度,屋脊形
折射甚至在外面不易观察出来。还有,长焦的摄影镜头由于采用了特殊结构,尽管没有反射, 也可以使得镜筒的长度远小于焦距。
三、是否是放大倍数越大越好呢?
望远镜的放大倍数要适中才好,主要有如下限制:
1、放大倍数太大,不宜稳定
双筒望远镜一般用手持,超过10倍左右晃动厉害,不利于观察,眼睛容易疲劳,甚至引起恶心。
固定望远镜倍数太大也会因为风吹草动引起震动。对于自己,12倍为手持极限,而且观察时最
好肘部有依托,身体或望远镜依附某些固定物体。
2、放大倍数大,则实际视野相应减少
一般来讲,倍数越大,可同时观察的区域就越小。这不仅仅是因为目镜的原因,即便目镜在焦距
变化时能够保持视在视角不变(例如60度),也会因观察区域的减小使得视野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变小。这样,就不利于发现和寻找目标,对于经常变换目标的观察观测尤其不利。即便是找好了
目标,架子稍有晃动就容易失去目标。对于没有自动跟踪装置的,要经常手动调节才能使目标保
持在视野之内。
3、在相同物镜口径的情况下,倍数越大,亮度成平方反比越低。例如口径50mm,7倍时亮度
(指数)为50,10倍为25、15倍为11、25倍为4,而物体的亮度的减小会直接影响人眼的观察效果
(人眼的分辨能力、色彩能力均随着亮度的减小而变得越来越差)。一般来讲,白天亮度小于5、
夜间亮度小于20时,观察暗弱物体就很难。大口径的望远镜在这一点上就具备优势,例如,口径
300mm的反射镜,放大50倍时,亮度仍为36(非常亮)。另外,观察太阳系亮天体时,由于亮度
高,基本不受此限制。
4、大倍数的取得一般通过短焦距的目镜来进行的。目镜焦距短,会造成镜目距离(即出瞳距离)
小、视在角度小等遗憾,造成观察不舒服、不适合戴眼镜者等问题。
5、大气本身等观测条件的不理想也限制了最高的放大率。
大气有个宁静度,好者可以达到1角秒以下,尽管这样,对于人眼最好1角分的分辨能力,放大倍
数超过100就会受影响,例如看月面会产生“蒸汽”上升的抖动效果,角度越低现象越严重。如果
观察时大气宁静度很好,就可以相应选择更高一点的放大倍数。
6、倍数选择的太大,超过了理论分辨极限,会造成无效放大
理论上,望远镜的分辨能力有个极限,为140/口径毫米数,单位是角秒(是以观察人眼最敏感的
黄绿光为基础计算的)。再好的望远镜也超不出这个极限,只能是接近。由于望远镜的功能之一
是观察细节。倍数选择太大以后,由于这个理论极限,再放大已经不会有更多的细节出现,因此
也失去意义了。但放大倍数到底选择多大,不仅与望远镜的理论分辨能力有关,而且还与当时的
观测条件,尤其是与观测者本身的眼力有关。选择倍数是物镜口径的毫米数乘1.5的说法(也有乘
2的说法),是对于普通条件下的一种参考值。眼力不好、望远镜质量好就可以把倍数选择大点;
相反,眼力很好(或观测时不想看到太多的不理想成像)、望远镜质量一般,就可以把倍数选择
的低一点。例如,口径80mm的折射镜,最大可以选择120倍至160倍。
天文望远镜的放大率是指目视望远镜的物理量,即角度的放大率。它等于物镜焦距和目镜焦距之比。
不少人提到天文望远镜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放大倍率。其实,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不一样,地面天文观测的效果如何,除仪器的优劣外,还受地球大气的明晰度和宁静度的影响,受观测地的环境等诸因素的制约。而且,一架天文望远镜有几个不同焦距的目镜,也就是有几个不同的放大倍率可用。观测时,绝不是以最大倍率为最佳,而应以观测目标最清晰为准。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5. 镜头的放大倍率是什么意思
首先说明,涉及到相机镜头的倍数有2个,1个是镜头的放大倍率,另1个是镜头的变焦比。长焦相机说的多少倍,不是说把图像放大多少倍,而是指镜头的变焦比。
长焦相机的机身和镜头的固定的,镜头焦距也是固定的了,这样就可以算出镜头的变焦倍数,如佳能的 PowerShot SX610 HS的焦距是25-450mm,那就是18倍(450除以25等于18),而单反相机的镜头根据拍摄目的随时可能更换镜头,没法说是多少倍,只能以单只镜头来说,如 EF 24-105mm f/4L IS USM,变焦比就是约4.4倍。至于300mm镜头是定焦镜头,不存在变焦比一说,要只有放大倍率一说。相当于放大多少倍,应该的指镜头的放大倍率,以EF 300mm f/2.8L IS II USM镜头为例,他的最大放大倍率是约0.18倍。
6. 相机镜头放大倍率
100x,物体的放大倍数为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如物体放置在100x的油镜下,用10x目镜观察,镜下的放大倍数为1000x。油镜是实验室常用的显微镜之一,清晰度略高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用于观察衣原体,细菌,细胞器等较细微的结构。
使用油镜的注意事项
使用显微镜之前,应熟悉显微镜的各部名称及使用方法,特别应掌握识别三种接物镜之特征。
寄生虫学实习中所观察的标本,大多数为无色和颜色较浅,因此必须注意光线的调节。
新鲜标本观察时,须加盖玻片,以免标本因蒸发而干燥变形或污染侵蚀接物镜,同时可使标本表面匀平,光线得以集中,有利于观察。
7. 单反镜头放大倍率怎么算
变焦变焦倍数的计算是用远焦端的数值除以短焦端的数值所得到的数值就是这款镜头的变焦倍数了。例如你的镜头是18-55,即用55除以18得到的数值3就是这款镜头倍数。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四舍五入。
镜头变焦倍数:数码摄像机依靠光学镜头结构来实现变焦。数码摄像机的光学变焦方式与传统相机差不多,就是通过镜片移动来放大与缩小需要拍摄的景物,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