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a9m2追焦设置
使用模式设置。
1、首先将相机对焦模式设置为连续对焦而不是单次对焦。
2、其次将自动对焦区域设置为广域。
3、最后在追焦拍摄时,使用大光圈镜头,这样可以产生浅景深的效果,突出主体。
补足 Sony 专业机身最后一块缺口,锁定运动追焦的 Sony A9 动手玩
Sony 在推出 A7 以及强调高画质的 A7R 后跨足 35mm 片幅可换镜头系统,后续将产品战线扩大,再推出针对录影的 A7s ,而后三款产品线也皆进行更新,小型化机身设计以及容易转接,也吸引不少摄影玩家购买,不过有了主流机种、高画质机种以及录影专用机种后,也再度针对专业运动摄影需求推出全新的 Sony A9 。
由于此次体验的时间当中并无太多能够拍摄题材的机会,故仅以笔者一般工作需求还有假日外出拍摄作为对这款机身的叙述;此次选择搭配的镜头为 FE 24-70mm F2.8 GM 、 FE 70-200mm F4 G ,以及 FE 12-24 F4 G 三款镜头。
在 Sony 的产品定位上, A9 并非定位于 A7 系列以上的产品,而是针对特殊需求特化的机型,虽然外观与先前 A7II 系列近似,但却是在内部做出重大的设计变化,尤其针对先前被诟病的续航力,导入全新的大容量电池,此外还首度采用触控萤幕以及双记忆卡插槽,还有在右手拇指区加入导航控制杆,以及机顶的独立过片与对焦模式转盘。
此外, A9 也是 Sony 第二款搭载触控显示器的可交换镜头机身,可在系统中选择开启或是关闭触控,以笔者这次所搭配的系统而言,由于镜头重量的关系,不太有机会使用触控萤幕进行焦点选择,且因为 A9 机身较为紧凑,笔者操作时容易误触萤幕导致焦点被移转,故最后在拍摄时仍偏好关闭触控萤幕。
不过对笔者来说, A9 的小型化机身并没办法在搭配高画质镜头的要求下有太多的优势,毕竟在目前即便机身尺寸能持续紧缩,然而受限光学原理,高品质的镜头尺寸与重量仍难以降低,导致小型化机身更容易产生头重脚轻的情形,像是此次笔者搭配 FE 24-70MM F2.8 GM 还有 FE 70-200MM F4 G ,都容易对右手握持机身产生负担。
幸好的是,虽然此次没有一并借到垂直把手,不过 Sony 提供了 GP-X1EM 延伸握把套件,虽然一开始觉得这个套件有些多余,但实际使用后发现以笔者手的大小,搭配此套件后可满把握住,不会像原本小指缺乏施力点,可略为减缓搭配大镜头的不适感,不过交换电池时需旋开仍稍嫌麻烦点,若以笔者想法,其实 Sony 在此类型机身真的可以考虑直接整合垂直把手设计。
A9 最关键的就是此次导入的 20MP Exmor 感光元件,这张感光元件透过堆叠机构将讯号电路以及暂存记忆体、处理器直接整合在感光元件上,并且搭配覆盖率达视野范围 93% 全新的 693 点自动对焦点配置,强调每秒可在垫子快门模式下连续拍摄 20 张,同时针对运动摄影需要进行 60 次的自动对焦以及自动追踪演算。
对于传统单眼相机使用者,这是相当吸引人的要素,因为传统单眼相机碍于对焦系统限制,需要透过反光镜才能使对焦系统作动,故在追焦连拍的性能会受到机械快门与反光镜的速度限制,其次是传统单眼相机对焦系统由于进光设计问题,对焦点配置更为广泛,亦增添使用上的弹性。
此外,为了使电子观景窗能够达到运动摄影观测的需求, A9 的电子观景窗不仅有低延迟的特性,还可开启 120fps 模式,透过更高的更新率使电子观景窗更为流畅;不过部分的使用者仍偏好光学观景窗自然的特性,不适应电子观景窗的特性,其次是在光影瞬间变化的环境(如高光瞬间进入低光),有时电子观景窗的反应会出现瞬间延迟。
虽然 A9 是一款强调高速追焦性能的相机,不过以笔者常用的型态多为以弹性单点手动选定焦点,此时就会发现新增导航控制键的 A9 操作起来比起 A7 系列更为方便,毕竟 A9 的对焦点可设定到相当精密,且分布又比起一般 FF 机身更为广泛,透过独立的导航控制键作为弹性单点的焦点选择会比起过往机种更直觉,加上压一下导航控制就可回到中央点,笔者个人希望此设计也能沿用到未来机种上。
实际拍摄时,笔者认为镜头其中选择 FE70-200mm F4 是不太能发挥 A9 性能的镜头,毕竟此款镜头设计的时间点较少,以 A9 拍摄时,在正常光线环境对焦速度还可,但弱光环境就会出现不易对焦的情况,据使用过 FE70-200mm F2.8 GM 的友人表示 GM 系列使用上弱光对焦会比较确实。
以在良好光线下进行追焦, A9 确实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比起先前机种, A9 搭载的对焦系统不仅范围广泛,且进行连续追焦的速度与精度也有不错的表现,然而若是以拍摄较无法预测动态的目标物,当目标瞬间脱离规律的移动时,仍较不易能迅速的合焦,不过也不确定是对焦系统逻辑或是镜头驱动速度所造成。
至于 20fps 拍起来是甚么?如果以笔者的需求来说,恩...应该是很麻烦的感觉吧?但这与笔者一般拍摄题材有关,毕竟笔者平时鲜少需要拍摄高速动态题材,以平日来说甚至切到 M 或是 L 的过片速度就不太会拍到失败的照片,而 20fps 所产生的大量照片反而产生日后挑选照片的困扰,不过如果是一些追求一瞬间画面的职业拍摄者(例:立法院砸水球的瞬间表情之类的...), 20fps 会是个利器。
此外,由于高速连拍后,机身仍需要一些时间处理大量的照片,故连拍后释放快门会有一段时间机身的运算资源将会挪用给照片处理,此时机身会暂时呈现无法作业的情况,故若要接连拍摄时最好要有无法在一瞬间再度拍摄的心理准备;不过比起笔者印象中当年第一世代第一版市售韧体的 A7R , A9 的机身停滞时间已经缩短许多。
此外,若切换至电子快门模式,对于追焦或是室内拍摄会是非常方便的,因为无反光镜系统虽没有反光镜跳打的振动,但机械快门帘运作时仍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振动,对于需要稳定拍摄仍有些许影响;其次是在一些极度安静的场合,例如表演会场等,关闭提示音之后以纯电子快门拍摄,亦可避免快门运作影响表演者与阅听者。
另外,对于需要高速快门拍摄动态题材的职业摄影师, A9 亦会是相当良好的拍摄工具,因为传统数位单眼相机感光元件的写入特性所致,常常会在高速快门下产生扭曲,然而 A9 由于感光元件整合高速前端处理线路以及缓冲用的记忆体,使得感光元件写入的速度超越传统感光元件,几乎不太会产生影像扭曲的现象。
不过若有使用闪光灯的需求, A9 会遇到一个比较麻烦的情况: A9 的电子快门无法与闪光灯连动,必须在机械快门下才能触发快门,不过这也意味着包括静音、超高速连拍等特色都无法与闪光灯并存,尤其像一些题材会需要使用闪光灯产生冻结效应时,也只能屈就使用机械快门。
这次借到的三款镜头当中,全新的 FE 12-24mm F4 G 给笔者相当深刻的印象,这款超广角镜头不仅有夸张的视角,更重要的是变形控制相当的合理,即便以 12 端拍摄,变形线条几乎是往中心点直线聚集,没有严重的弧形扭曲的现象,对于喜爱拍摄大景的玩家可提供尺寸合理且良好的影像品质,加上重量也相当适中,具备良好的机动性。
可以感受得出来, Sony 在 A7 系列推出后,渐渐也因为使用族群需求而调整战略,从原本追求整套系统小型化、以日常与静态拍摄为重的方针,也不得不因应高画质、专业摄影需求开始提供大光圈、高解像力的镜头群,借此吸引专业用户跳槽;而 A9 亦可说是一项疯狂的试验,意图颠覆无反光镜系统不利于运动摄影的刻板印象,但,它成功了吗?
笔者认为, A9 仍是一款实验性质相当浓厚的产物, Sony 机身设计师仍想保有 A7 系列机身小型化的初衷,硬是要将更强大的机能挤入微型机构当中,但笔者却认为 Sony 其实可以更保守一点,毕竟专业级距的机身原本就会搭配大型镜头,追求操作的平衡远本一味的小型化更重要,当然也可视为 Sony 设计团队已经预设专业摄影者都会连带垂直把手一起购买就是。
而追焦性能固然已经相当惊人,且对焦范围的弹性亦是传统单眼相机难以望其项背,不过对于不规律运动的追焦能力可靠性还是差了一点,往后是否有机会靠韧体升级提升还是未知数,毕竟这几年不少新型相机都会在韧体升级后于对焦性能再度提升,但不得不说 A9 对运动型无反光镜相机是个好的开始。
如果是非运动摄影、飞羽摄影玩家的话,选择 A9 多少有点杀鸡焉用牛刀的感觉,当然以对焦系统来说, A9 是比起 A7 II 系列机种仍有提升,但几乎是 A7 II 两倍的价格、 A7R II 1.5 倍的价格,若不拿来拍摄动态题材就有些可惜了,但不得不说 A9 的大型化电池以及更丰富的操作介面,在直觉操作机能比起 A7 II 系列提升不少,笔者个人也希望这些设计能沿用到接下来的新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