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徕卡联动测距对焦
转尼康微单可以用转接环直接使用,无任何障碍。但是转尼康单反需要拆镜头改口,小部分徕卡R镜头可以做到只是更换卡口组件的无损改口,大部分徕卡R的镜头需要进行一定的加工,不然会打反光板,例如切短镜头尾部,或者对尼康单反机身内的反光板下部进行打磨,不然用不了。
2. 徕卡联动测距对焦设置
不用设置呀,就是新机只要开机半按快门钮就能自动对焦。
3. 徕卡联动测距对焦怎么设置
这是款自动对焦数码机,要想手动对焦需要通过进入相机的菜单进行设置。进行手动电子对焦。
4. 徕卡相机对焦
如果你设置的不能自动对焦,有肯能是放到了手动对焦模式,解决的方法是,在镜头上有个手动和自动对焦的切换,切换到AF上即可自动对焦。
5. 徕卡 最近对焦距离
两台相机各有所长,如果单就画质来说,徕卡Q更好一点。
1、就传感器来说,索尼RX1RM2(以下简称索尼)比徕卡Q Typ116(以下简称徕卡)更先进一些,索尼采用了自家研发的背照式全画幅的传感器(目前只有索尼一家具有背照式全画幅,徕卡用的是以色列TowerJazz公司研发的直射式全画幅传感器),在传感器成像质量指标上更好一点。
根据国际最权威的第三方传感器评测机构法国DXO实验室评测额,索尼传感器的总分为97分,其中色彩深度(颜色记录能力)为25.8 bits,动态范围(从白到黑之间的灰阶记录能力)为13.9 Evs,可用高感(弱光记录能力)为3204 ISO,徕卡与之对应的成绩分别为85分,24.3 bits、12.7 Evs、2221 ISO,索尼更好;
2、就镜头来说,徕卡更好。尽管徕卡采用28mm定焦,索尼采用35mm定焦,视角上不具有可比性,但根据国际最权威的第三方镜头评测机构德国photozone实验室的结论性意见,徕卡镜头的光学素质总体优于索尼,特别是成像的锐度、边缘成像的质量,完胜索尼。需要提醒的是,徕卡虽然具备最大F1.7的光圈,但徕卡设计镜头时为了避免近摄时的球差(即球面像差,导致画质下降的一种光学现象)现象,在近摄时光圈会在F1.7-F2.8之间变动,而且不受拍摄者控制,只有在一定距离以后才可以受控制地使用F1.7光圈,而索尼的最大光圈F2.0就是F2.0,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使用F2.0光圈;
3、就图像处理器来说,由于索尼在数码静态图像处理技术上比徕卡有很大的差距,即便与同是日企的佳能、尼康、奥巴等光学大佬相比,不足也是明显的。
具体表现在自动白平衡不精准,对人像的色彩处理不完美等等。
因此,就成像的色彩、氛围感等而言,徕卡完胜。由于影响成像的三大核心(传感器占45%、镜头占50%、处理器占5%)中,徕卡有两项占优,故成像质量也是徕卡更好。从国际最权威的第三方照相机综合性能评测机构德国dpreview实验室拍摄的大量样张和DP实拍测试标版成像质量看,徕卡胜;
4、就操控来说,这类便携相机的操控性能与单反相机都有一定差距,但在便携机当中都算很好了。
徕卡的对焦速度是全画幅便携机(不含半画幅便携机比如理光GR等)中最快的,没有之一,索尼不如,但索尼具有翻转屏,这在高低位取景时非常有用,徕卡没有;
5、就品控而言,徕卡完胜。徕卡的做工极其精致,夸张地说可以称为艺术品,相比之下,索尼有点像山寨货,徕卡除了具有使用价值外,还有收藏价值,索尼只是具有使用价值。
6. 徕卡联动测距对焦怎么调
旁轴取景窗光路和镜头处于非同一直线,根据三角形原理可以知道,当镜头处于无限远对焦的时候,取景器与镜头实际画面之间的取景视差基本可以忽略(你想象一个直角三角形,当定点处于无限远,那么侧边基本上可以视作与直角边处于同一直线),当镜头处于最近对焦,那么根据三角形的几何原理,斜边与直角边的交汇点,与无限远位置的交汇点之间,产生了右侧移动的倾向。所以当镜头处于非无线远的状态,从旁轴取景器看出去的中心点,其实是处于实际拍摄画面的中心点的左上方。
旁轴相机的对焦与其说是光学,不如说是纯机械对焦更适合,旁轴的联动测距机构就是个中的精华,完全依靠镜头机械运动与机身之间的联动,来判断对焦点距离,所以旁轴就算盖住镜头盖也不影响对焦,压根就跟光学没太多关系。所以像徕卡M系、柯尼卡巧思RF和AF、康泰时G系、蔡司IKON-M这些高级旁轴,会根据镜头对焦点的位置,机身联动测距机构会自动调节取景器内部取景线框的位置,从无限远时的正中逐渐向右下角移动直到最近对焦距离,由此来弥补所产生的取景中心点视差,同时因为无限远和最近对焦之间,两者的取景范围是不同的,旁轴取景器没有放大功能,众所周知镜头越是处于最近对焦点的位置,实际上画面越大(景物特写),所以相应表现在旁轴取景器中的实际情况应该是线框相应的缩小(因为没有放大功能,对焦点越近景物越大,在画面比例不变的前提下,应该是取景线框相应缩小,来呈现这个位置的画面变大)。目前我知道并且用过的有康泰时G系、巧思AF两台相机,是同步移动对焦线框且线框会自动收缩面积来弥补画面缩小的问题,其他高级旁轴包括徕卡、蔡司IKON-M、柯尼卡巧思AF等等,都只是移动线框而没有根据实际拍摄情况相应缩小线框,而还有很多旁轴相机压根连中心点修正都没有,例如康泰时T\T2\T3、美能达CL\CLE\TC-1、理光GR1S\1V、徕卡MINILUX\CM,以及大量的老式旁轴例如福伦达的各型号来机器、佳能观音的老机器等等,话又说回来,徕卡、蔡司这样的百年品牌,产品也不是给新人使用的,只要中心点的视差解决了,相信绝大部分徕卡用户都知道实际成像的位置,所以百年来徕卡都是修正中心点而没有修画面大小的问题。
7. 徕卡超焦距对焦技巧
自动对焦模式需要把对焦换放置在Af上,对焦环有个方便的扳手,上面有个按钮,你按住了转动就可以锁定在AF上
8. 徕卡 对焦
自动对焦与手动对焦的切换
很多刚玩徕卡Q的朋友,想从自动挡(AF)上切换到手动挡(MF),拧对焦环时,总是拧不懂,其实在镜头底部半月环上,徕卡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机关,半月环边上有个小卡扣,按下去就能轻松的从AF切换到MF 了,如果从MF向AF切换,同样按着半月环的卡扣,向回旋转到AF上即可。
2、遮光罩的安装
拿到相机后,相机和遮光罩是分开的,安装时需要把镜头前面的镜头环拧下来(这个环第一次有点难拧,需要找巧劲),装上遮光罩时要到最后一点需要用力拧一下,把遮光罩拧平即可。
3、对焦点的移动
拍摄时如果把对焦方式设置单点对焦(焦段在正中间),想移动对焦点话,可以直接按相机右边的十字键,快速的调整对焦点,方便实用。
5、OIS相机防抖
OIS相机防抖功能是通过镜头的浮动透镜来纠正“光轴偏移”,在一次徕卡接受采访时说徕卡Q的OIS可以关掉,因为比较费电,可以通过提高ISO来保证快门速度。
6JPEG像素设置
在徕卡Q的JPEG像素设置中有四档设置,没一档中有三个数字,这三个数字对应的是28mm、35mm、50mm拍出来的照片解析度。
7、快门声效设置
徕卡Q的快门是模拟出来的快门声,如果在菜单里把快门声效打开,则模拟出喀嚓的声响,关闭之后,几乎听不到快门声音(出厂默认是关闭)很适合街拍。
8、变焦/锁定按钮设置
这个按钮在拇指旁边,出厂设置是切换焦距的。比如这样
28mm、35mm、50mm这三个焦段切换(菜单里称为数码变焦)。
9. 徕卡手动对焦
徕卡MP和SL都是全画幅相机,MP是旁轴结构,SL是无反结构(微单)。SL的电子性能比MP好(是电子性能,不是电子质量),SL的镜头是自动对焦,MP全系列手动对焦,所以电子性能上SL很多(SL号称全球最快对焦)。比成像的话MP当之无愧是徕卡在产全画幅里的NO.1(M9P停产了),因为MP是徕卡100年经典M系列旁轴的数码化版本,SL在徕卡看来则是顺应市场的产物,所以两者在成像上的调教是不同的,MP是经典延续,SL是高端新经典。因为MP是旁轴结构,可以使用徕卡百年来绝大部分的镜头,包括上个世纪30年代的老镜头,因为旁轴镜头的结构特性,后镜组比较接近焦平面,容易导致CMOS的边角成像不好,所以MP机身内部的CMOS上有徕卡特有的透镜技术,无数带角度的小透镜覆盖在CMOS上,来解决上述问题。而SL则是全新设计的微单镜头,并没有这种问题,但很显然徕卡的微单镜头虽然是全新设计,但在光绪上目前仍然无法挑战M系列镜头的地位,所以如果MP+徕卡M系镜头去PK徕卡SL+徕卡微单镜头,操作上SL完胜,画质上更多人会倾向MP系统。虽然SL也可以转接徕卡M系类镜头,因为SL没有那一层透镜系统,SL转接徕卡M镜头的成像质量,是比不上MP+M系镜头的,所以SL最大的竞争力,还是使用为SL设计的微单镜头,毕竟SL号称目前全球最快对焦,这一点才是它的强项。
所以如果你要最好的徕卡光学体现,毫无疑问是徕卡MP+M系镜头,如果只是个人摄影对自动对焦、快速对焦要求高,又想体验徕卡独特的成像风格则可以选SL,至于购买SL来转接徕卡M镜头则性价比不高,不过如果放弃M系镜头,专注SL本身的镜头,以及徕卡R系镜头的话,在徕卡体系内SL的性价比则是无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