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强烈个人摄影风格
1.郎静山
郎静山是国内较早的摄影记者。凭借融合绘画技巧和摄影暗房曝光,创立了集锦摄影艺术,在世界摄影领域中都独树一帜,共有超过1000幅次
作品在世界的沙龙摄影展上展出,1980年获得美国纽约摄影学会世界十大摄影家的称号,是以中国绘画的原理应用到摄影上的第一人。
2.何藩
何藩是一位国际知名摄影家、电影演员和导演,也是开创了香港街头摄影先河的一代宗师,打破了墨守成规的传统风格,曾连续赢得八届由美国摄影学会举办的世界摄影十杰的荣誉称号,并在国际摄影比赛中连续获奖267次、
3.张照堂
张照堂是台湾近半世纪以来最重要的摄影师之一,对对东台湾摄影文化向现代转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作品也以表面纪实主义为主,却可以表现出超现实主义的内心感觉。
4.卢广
卢广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也是金华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1998年被授予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称号,还在《瞬间世界》栏目2002中国摄影大盘点中成为十个新闻人物之一。
5.吕楠
吕楠是中国当代摄影师,2007年1月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和《被遗忘的人:精神病人生存状况》,而他在艺术圈也凭借早期摄影作品《为无名山增高一米》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上最经典得照片之一。
6.李振盛
李振盛是一位凭借1988年20幅文革组照获得了兼具路程全国摄影公开赛系列新闻照片大奖,而后出版了《红色新闻兵》,2003那边被评为世界最佳摄影画册,多所美国大学选择此画册作为教材,2006年入选影响世界未来50华人榜。
7.陈漫
陈漫是一位出生于1980年北京的中国时尚摄影师、视觉艺术家、2003年开始为青年视觉杂事拍摄封面,曾被选入全球青年领袖名单,并为包括00后人气男明星top10之一的易烊千玺在内的多位娱乐圈明星拍摄杂志封面,同时被授予世界卫生组织中国控烟倡导者的称号。
8.肖全
肖全是一位有着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美称的摄影家,曾担任深圳《街道》杂志摄影记者,1980年开始我们这一代的拍摄,1997年出版《我们这一代》,2000年出版《我镜头下的美丽女人》。
9.陈长芬
陈长芬是一位出生于1941年的世界著名摄影家、书画家,是中国文学艺术届联合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和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会长,20世纪80年代完成的大地、星空、翰海和长城四大系列风光摄影创作被国外收
10.吴家林
吴家林是有着走上国际影坛的摄像大师美誉的云南著名摄影家,其拍摄风格以浓郁的地域特色、极端的中国话和强烈的个人风格而著称,在他的摄影作品中被拍摄对象十分自然,是作者对生命本身的尊重。
2. 主流摄影风格
一、《摄影之友》
《摄影之友》杂志是国内影像媒体中发行量、覆盖率、实销率位居第一的品牌杂志。
二、《影像视觉》
《影像视觉》由科学技术部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主办。
三、《人像摄影》
《人像摄影》创刊于1983年,面向影楼业者和广大摄影爱好者。
四、《中国摄影》
《中国摄影》杂志是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一本专业性摄影艺术月刊,它刊登国内外摄影艺术精品,提供国内外丰富的摄影信息,介绍最新摄影器材及现代拍摄技法,集提高性、学术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五、《摄影世界》
《摄影世界》广泛地介绍国外摄影名家名作、实用摄影技术技巧;及时地报道各类摄影器材与数码影像技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国内外摄影信息等方面突出风格与特色,保持可读性和实用性、权威性和时代感。
六、《大众摄影》
《大众摄影》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面向广大专业和业余摄影者,以传播图像文化为己任。
七、《中国摄影家》
《中国摄影家》杂志是兼顾学术性和实践性的大型摄影专业月刊,是摄影艺术研究的阵地。
八、《照相机》
《照相机》杂志即以振兴我国照相机械工业、推动摄影技术普及、沟通照相器材销售渠道,搭建企业、摄影爱好者、商家之间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做为办刊主旨。
九、《Lens视觉》
《Lens视觉》是一本以影像为阅读方式的出版物,深度关注现实与人性,定义影像之美,以多元视角介绍世界文化精粹和生活方式。
十、《影像视觉》
杂志主要报道影像行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知识以及行业最新信息。
3. 各种摄影风格
步骤/方式1
没有固定的选择,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喜欢的风格即可。打开相机,点击右上角三色图标。
步骤/方式2
选择喜欢的风格即可,或者直接选择原片。
4. 摄影创作风格
五种电影风格:纪实风格,溶合风格。共现风格,绘画风格,电视风格。
1纪实风格
纪实风格的影片要求逼真性而摒弃假定性,少用人为强化的冲突和情节,最好按照生活原型“纪实”。
电影艺术家多用这种风格来处理重大历史题材和人物传记,使史诗题材富于纪实性,让观众信服。
这种风格的影片,常常采取在扮演镜头中穿插纪录片镜头,并以彩色和黑白相区别的方法,或是使彩色镜头“老化”,以引起“历史回忆”的方法拍摄。重要镜头常在历史现场拍实景,对历史人物避免神化与丑化,甚至用特型演员扮演近现代历史人物。
非历史题材的纪实风格片,尊重生活的原始形态,并按照这种形态去构建作品,使作品的叙述方式尽量显示生活的本来痕迹,结构一般多层而分散。
情节方面力求非戏剧化,对人物和矛盾的复杂关系,不做人为的雕饰,仿佛没有经过艺术的铺排,如同生活一样的自然。它所追求的是反映生活本身就存在的“戏剧性”,重视生活细节的真实描写。
技术上采取拼帖法、长镜头、无技巧剪编等等。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作品《罗马十一时》《偷自行车的人》和我国的《见习律师》《开国大典》等都是这类风格的影片。
2 溶合风格
溶合风格即把几种不同的风格溶合为一种风格。在传统的戏剧分类中,正剧、喜剧、悲剧的风格样式历来是泾渭分明的,而实际生活却是复杂多样的。
艺术家为了反映真实生活,有的在严肃的正剧中渗入喜剧的幽默和讽刺;有的又在喜剧中渗入悲剧的痛苦与哀伤;还有的甚至把悲剧、喜剧、闹剧、打斗等杂糅在一起,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卓别林的影片就是悲喜交集的严肃作品。
3共现风格
过去电影拍摄风格分“戏剧式电影”如《于无声处》《陈毅市长》《茶馆》等,“诗的电影”如美国片《黑马》、法国片《红汽球》等,“散文电影”如《苦恼人的笑》《巴山夜雨》《乡情》等,“史诗性电影”如《列宁在一九一八》《从奴隶到将军》《南昌起义》等,以及绘画式电影、小说式电影等。
共现风格是六七十年代前,前苏联电影文学的一种新风格。提出这种风格的电影理论家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本身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它的反映形式也必然跟着变化。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已经从初级的综合走向高级综合,因此应在综合各种风格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共现风格”,以便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生活。
这种风格的特点是采用多线索、多层次、多角度的结构,艺术概括复杂、广阔,形象的发展也是多侧面的,容量比过去扩大了。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品有《恋人曲》《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
4 绘画风格
绘画风格是本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电影风格,强调挖掘镜头内的丰富表现力,注重镜头结构、场面调度、影调、照明、色彩变化,以及各种新的摄影方法,而且爱用长镜头。
这种风格讲究纯观赏性、造型的图解性,力求以纯画面的、风格化的静态形象来表达影片的内容,并以此与戏剧化的电影相对立。瑞典影片《梦幻世界》、捷克影片《非凡的埃玛》、前苏联影片《画家苏里柯夫》等都是具有绘画风格的影片。
5电视风格
主要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要求极高的逼真性,甚至采取“隐藏摄影法”;多用采访片、报导片形式,或近似活的新闻特写;强调及时性,多拍最新题材,播送、放映力求迅速;提倡多集片形式,每集不宜过长,以便与电视的多节目性相协调。如日本片《铁臂阿童木》、英国片《大卫·科波菲尔》、朝鲜片《无名英雄》等,都是这类风格的影片。
5. 强烈个人摄影风格怎么形容
喜欢摄影的人都是美的搬运工,记录美好的事物呈现给喜爱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