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库克给red代工的电影镜头
我只来答那个一万多的,三阳XEEN系列,焦段是14mm、16mm、20mm、24mm、35mm、50mm、85mm、135mm,覆盖全画幅36×24mm,卡口有PL、EF、E、M43、F。 我已经盯着这个系列盯了半年了,摸过实物,明年打算买个135mm的PL口试试水。我凭着良心来说点评论:
这个镜头是为视频拍摄/影视摄影而生的。图片摄影的不建议买。
确实很漂亮,手感很好!很诱人,让器材迷们看了就爱上。重量不沉,1公斤多。纯手动调节,聚焦和光孔,阻尼还可以。包装很精美,看着就很高端。
价格确实偏高。国内标价13000,还有打九五折的,还有卖11500的,还有卖10500,最便宜的9500,9500也明显贵了,8000还差不多。国外这边更贵,卖2495美金,折合人民币17000左右了。
叫电影镜头,但确实不是电影镜头结构,而是相机镜头套了电影镜头壳改装成的电影镜头,光学素质与低端三阳Rokinon系列提高不多。
广告打得不少。前天晚上去美国室友屋里闲聊,也是器材迷,他有几本ASC的杂志(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的杂志),我翻了翻,里面居然有XEEN的广告...ASC的杂志肯定都是最顶级的产品,我记得里面的镜头都是潘纳维申、阿莱、徕卡、库克、安琴、蔡司等等,突然来了个三阳......三阳还请了个ASC的电影摄影师做评测,跟佳能CN-E定焦、库克、蔡司做比较,然后总结出三阳XEEN很好很好的结论......
总结。如果卖到9000以下,综合考虑还是值得入手的!买什么焦段的自己决定,这个没有捆绑销售,不是一买就必须买一套,买什么卡口呢?建议买PL/EF/E,注意XEEN系列的E卡口的很长,有些丑,而且E卡口只有索尼机器。所以可以考虑买PL口或者EF口,再买转接环,这样以后如果用到高端的PL/EF机器,也可以继续用此镜头。我瞎猜测一下,买XEEN的基本都是A7S2/A7R2/BMD URSA系/Varicam LT/FS系的视频用户!RED和阿莱是没有人买三阳的......
2. 库克给red代工的电影镜头是什么
NBA有史以来总共有94人穿过43号球衣【包括5个现役球员】 此号码没啥大牌,没有一个名人堂球员。最著名的应该是活跃于50,60年代的Johnny “Red” Kerr,不过他也只穿过一年。他也许能进名人堂! 比较让人熟悉的球员刚转会雷霆不久的凯尔特人球员帕金斯,前湖人,火箭球员库克
3. cooke库克镜头系列
讲到双高斯,不得不说到高斯结构,那就不得不说说这位伟大的德国人,高数的噩梦,光学人应该也不陌生。在1817年,高斯提出了一种望远镜主镜的结构,就是将正负两个弯月牙透镜进行组合。
克拉克觉得高斯这个主意挺棒,但是并没有收到人们的重视,他和儿子改进了这种结构,将两个高斯结构按对称的方式排列,也就形成了最初的双高斯结构。
父子俩这这波操作也没搞出什么大动静。鲁道夫却在克拉克这找到了灵感,他发现,这种高斯结构有一定的弊端,为了更好的消除像差,他将中心的负透镜厚度增大,正负透镜间距缩小,并用正负透镜的组合代替负透镜,这样双高斯结构就由之前的4片变为了6片的结构。
当然,双高斯结构的发展还在继续,前面的设计人们执着于对称结构带来的无限魅力,而非对称结构被忽视。慢慢地,在非对称方面演化成了很多形式的双高斯结构。
到现在为止,双高斯结构依然活跃在各个厂家的镜头之中,相比前面提到的库克和天塞,双高斯可以做到更小的f/#,更大的视场。
不得不说,镜片越来越多,可以做的变量也就越多,得到的效果也就越好。但在现在复杂镜头的对比下,双高斯6片的结构就显得简洁多了。
4. 库克镜头是哪个国家生产的
现实中的K2雪峰位于巴基斯坦与中国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但这部电影为了便于拍摄,片中的K2峰其实是在巴基斯坦的喀拉昆仑山脉拍摄,而情节画面的背景则选在新西兰的库克山脉,这里的地貌与喜马拉雅山脉极其相似,且海拔较低。不过,虽然不少镜头可以在库克山脉实景拍摄,但一些高难度镜头还是要借助于特效,担纲该片特效总监的是内尔·考博德,曾监制《角斗士》、《拯救大兵瑞恩》和《第五元素》等很多影片。
5. 库克 电影镜头
天塞镜头(Tessar)是非对称式正光镜头的一种重要品种。最早为蔡司公司的保罗·儒道夫於1902年根据他自己设计的四片四组式乌那镜头(Unar)改制而成,(不是改自库克三片式镜头)。天塞镜头的基本结构为四片三组式,前组为重钡冕石单凸透镜,中组为燧石单凹透镜,后组为一燧石凹透镜和一钡冕石凸透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胶合双镜组。光圈安放在后透镜组之前。天塞镜头对球面相差、色差、像散有良好的校正,是最常见的中档次镜头。常见的一种说法,认为天塞镜头是根据1893年英国库克父子公司丹尼斯·泰洛设计的库克三片式镜头,将其后镜片变为胶合双镜组而成,并非事实。1890年,保罗·儒道夫设计四片二组蔡司正光镜(ZeissAnastigmat),其中前后二组都是胶合双镜组。1899年儒道夫发现有时候将胶合双镜组分开效果更好,于是将四片二组蔡司正光镜拆成四片四组蔡司乌那镜头(Unar)。1902年儒道夫发现将乌那镜头的后面二镜片变回胶合双镜组,效果比乌那镜头更好,取名Tessar,来自希腊文τ?σσερα的“四”字。保罗·儒道夫设计的天塞镜头,最初只有f/6.3。1930年蔡司公司光学设计家恩斯特·万德斯莱布和威利·墨尔特利用含稀土元素镧的光学玻璃制出f/3.5和f/2.8的天塞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