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机镜头贵还是相机贵
因为数量减少,货源紧缺,这样势必造成了单反和镜头的上涨,尤其是佳能,涨得比较多,主要这个品牌比较受欢迎,市场销售量高于其它品牌
2. 相机镜头有什么差别
18-55mm和15-45mm的镜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长焦和广角端,简单说就是15-45更轻更小更注重广角,18-55对焦和远摄更好。
在广角端的区别:
1、在广角端15mm和18mm的视角相差较为明显。虽然15mm相对于18mm只差3MM,但这3MM焦距在视角上宽了不是一星半点,而是质的差距。
2、超广角端相差1个mm视角上都给人视觉巨大的不同,注意在全画幅单反上广角端能发挥到极致(非全副单反需要X1.5,15MMX1.5焦距变为22.5MM焦距了),拍出有震撼感的片子。
3、更注重广角不仅是广角端从18降到15,而且在实际表现上也是广角端成像更好。
4、佳能EF-M 15-45mm f/3.5-6.3 IS STM是佳能为微单推出的偏风光旅游头,其特点是重量更轻,广角端更广(达到等效24MM),镜头在广角端画质较为出色,长焦端稍微有些欠缺。
5、相对于综合性能为特点的18-55mm头,在风光片的表现上要好过18-55mm。
在长焦上的区别:
1、佳能EF-M 18-55mm f/3.5-5.6 IS STM对焦镜片的驱动采用了STM步进马达,实现了安静流畅的自动对焦驱动,自动对焦更为迅速。
2、最大放大倍率约0.25倍(远摄端)擅长拍摄小型静物的特写。
3. 相机镜头贵还是相机贵呢
原材料上涨,缺货,市场萎缩导致相机被炒贵。
1、材料上涨是一部分,供应链遇阻也是主要原因
不能不说这几年“黑天鹅”事件有点多,原材料涨价、疫情、供应链受阻等因素的叠加,有些工厂不但产能提升不上去,还会出现停工的问题,自然就会导致正常的出货减少,供应紧张加剧了相机的涨价。
2、缺货导致了相机厂商有些为所欲为
无论是原材料上涨,还是因为产能不足,这些都会导致这些相机厂商提价,而且相机市场本来就处于垄断局面,一旦出现一家上涨的情况,其他几家都会选择跟进,这无形中就是一种“涨价联盟”。
3、市场萎缩背后有妖
估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现在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常用拍照工具,为什么还会有人需要相机?更何况,在疫情当下,在外面溜达的人少了,专业相机的需求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弱。更何况相机市场本来就是一个长周期市场,使用人员一旦入手一台相机后,很少会进行更换。
一般情况下,需求下滑,相机厂商应该降价啊!但是实际情况为何如此反常呢?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
对于相机厂商来说,他们要做的可不是消费者的承受能力,而是自己的营收问题,既然市场需求少了,那只能在相机价格上做文章,用涨价来挽回失去的损失,这两年出货量下降,那就会在价格上找回业绩,这是他们维持营收的关键。
4. 相机买贵点还是镜头买贵点
半画幅镜头普逼比全画幅镜头贵。全画幅镜头可以在半画幅机身上用,而半画幅镜头则不能在全画幅机身上实现全画幅的大底成像面积,只能降为半画幅使用。
无论从镜头的设计,还是镜头的结构材质,全画幅镜头均优于半画幅镜头。
比如“大三元”等高档专业镜头、其它恒定光圈的大口径高档变焦头及许多定焦头,均为全画幅镜头。
5. 相机镜头比相机贵
你从那知道的近视眼镜镜片会比相机镜头贵? 要是树脂镜片相信镜头的眼镜的都不会太贵。
可镜头的萤石镜片、超低色散镜片、镧素玻璃镜片绝对不比近视眼镜镜片便宜。6. 相机机身贵还是镜头贵
首先要知道的是镜头再优秀也无法提升感光元件的分辨率。使用相同的相机,镜头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成像色彩,清晰度,对比度都会有差别。跟镜头的光学玻璃素质和镀膜技术有关。机身的更新换代比较快,也再向高像素发展。比如索尼A7R4已经迈向6000万像素了,尼康6000万像素的Z8也即将到来。这对于专业摄影师来说诱惑力巨大。而镜头光学玻璃素质的提升幅度相对较慢、较小。提升一点点都不容易,而且成本也是非常高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已经拥有不错的镜头前提下更换机身是改变精细画质的最简便直接的方法。也更经济实用,至少比把手中的老镜头更新更划算。
7. 相机和镜头哪个贵
作为厂家,或者考虑到白色对阳光的反射作用,对镜头内部结构起到保护作用;对于摄影师,黑与白在使用体验上没啥区别,只要素质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