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作品图片
普利策新闻奖于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遗愿设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堪称新闻界的“奥斯卡”,美国舆论界的“诺贝尔”。它分为新闻界和创作界两大类,其中分量最重的是公众服务奖。新闻界设立奖项:优异公众服务奖普利策普通新闻报道奖普利策国内报道奖普利策国际报道奖普利策调查性报道奖普利策释义性新闻奖普利策专业性新闻奖普利策社论写作奖普利策漫画创作奖(1922年开始)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1942年开始 1968年分为现场新闻和特写)普利策特写摄影奖(1942年开始,1968年分为现场新闻和特写)普利策评论奖普利策批评奖普利策特稿写作奖创作界设立奖项:普利策小说奖普利策戏剧奖普利策历史奖普利策传记奖普利策诗歌奖 (1922年开始)普利策非小说类作品奖 (1962年开始)普利策音乐奖 (1943年开始)我最近因为论文的关系,正在找普利策调查性报道历年的获奖作品,但是发现中文翻译的真的很少,先贴个普利策新闻奖的网站吧
The Pulitzer Prizes
所有内容在上面都可以找到,但是如果要中文版本的话,并不多,之前我有找到李普曼《新闻与正义(Ⅰ~Ⅳ)》的译本,但是我大致看了下,内容并不全,如果你只是为了阅读兴趣而看看,这本书还是很不错的,当如果是像我因为要写论文,必须找每年获奖作品的内容,那估计中文版的很少,只能自己对着原文翻译了。but!! By the way!! 如果有哪位大神找到了其他中文版的,千恩万谢麻烦一定告知下!!!英语渣狗翻译真的太痛苦!!2. 中国新闻奖照片
美国(或者说是全球)的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是普利策奖。
在国内的中国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韬奋新闻奖、百佳新闻工作者奖,
都属于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
3. 中国新闻摄影奖照片
摄影界有不少主流的、影响力较大的摄影比赛奖项,但没有哪一个被公认为是“最高”奖项。 例举几个有影响力的摄影比赛奖项,其中有些在某个领域享有崇高地位:
1、世界新闻摄影奖(通称“荷赛”),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威望的新闻摄影比赛之一,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主办,1957年第一届。
2、哈苏大师赛,每两年举办一次,由公众票选和由世界著名摄影名家组成的专业评审团评选。
3、《国家地理》摄影大赛,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主办,在全球摄影爱好者当中影响力巨大。
4、HIPA摄影大赛,由迪拜王储谢赫·哈姆丹推动的摄影比赛,总冠军奖金高达120000美元。
5、全球年度图片奖(POYI),是新闻摄影领域最著名以及历史最悠久的奖项之一,始于1943年。
6、史密森尼学会摄影奖,美国杂志史密森尼杂志主办的专业摄影师和业余爱好者都可参与的比赛。
4. 中国新闻奖获奖摄影作品
图片摄影公认的最高奖项是普利策奖、荷赛奖、哈苏国际摄影奖三种。普利策奖又称为普利策新闻奖,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成为了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荷赛奖是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主办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颁发的奖项。
5. 中国新闻奖获奖新闻作品
奖项于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遗愿设立,于1942年开始设立最佳新闻照片奖。首届普利策摄影奖是1942年颁发的,此后,除1946年外,每年颁发一次,从1968年开始,摄影类增设了专题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通常由一组照片组成。
6. 中国新闻奖获奖照片
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也称为普利策新闻奖。
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遗愿设立,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被视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
评选制度
普利策奖在每年的春季,由哥伦比亚大学的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的十四名会员评定,5月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正式颁发。
评奖项目
普利策奖分为两类,新闻界和创作界。普利策奖也是一个鼓励美国的奖。新闻界的获奖者可以是任何国籍,但是获奖条目必需在美国周报(或日报)中发表的。创作界获得者必须是美国公民,唯一例外是历史奖。只要是关于美国历史的书都可获奖,作者不必是美国人。
新闻界奖
⊙普利策优异公众服务奖
⊙普利策普通新闻报道奖
⊙普利策国内报道奖
⊙普利策国际报道奖
⊙普利策调查性报道奖
⊙普利策释义性新闻奖
⊙普利策专业性新闻奖
⊙普利策社论写作奖
⊙普利策漫画创作奖(1922年开始)
⊙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1942年开始,1968年分为现场新闻和特写)
⊙普利策特写摄影奖(1942年开始,1968年分为现场新闻和特写)
⊙普利策评论奖
⊙普利策批评奖
⊙普利策特稿写作奖
创作界奖
⊙普利策小说奖
1999年:《时时刻刻》——麦可·康宁汉
⊙普利策戏剧奖
⊙普利策历史奖
⊙普利策传记奖
⊙普利策诗歌奖 (1922年开始)
⊙普利策非小说类作品奖 (1962年开始)
⊙普利策音乐奖 (1943年开始)
相关历史
普利策奖第一次颁发是在1917年,至今已有八十八年的历史了。普利策奖的创始人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新闻界大亨约瑟夫·普利策。普利策1847年出生于匈牙利,1911年在美国去世,终年六十四岁。普利策的一生很传奇,他出生于匈牙利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经营谷物的商人。普利策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从小就梦想能成为一名军人。十七岁时,普利策先后向奥地利军队、拿破仑海外军团和英国驻印度军队申请参军,可是由于他的健康不佳,而且还近视,所以他的申请都被拒绝了。正在普利策垂头丧气的时候,美国在欧洲征兵的人把他给录取了,于是普利策乘船漂洋过海,来到了美国。普利策那时还不太会说英语,但是他的德语、法语都很好,这对他来说倒正合适,因为那时美国从欧洲征募来的士兵也大都说不了多少英语。
普利策当了一年的兵以后,离开军队,开始到处打工。他搬过行李,当过餐厅服务员,还运过货。初到美国的生活虽然艰辛,普利策还是充份利用时间到图书馆去学习。一天,在圣路易市的图书馆,普利策看见两个人在下棋,他忍不住支了一招,没想到得到下棋者的赞赏,他们于是攀谈起来。原来,那两个下棋的人是当时一份有名的德文报纸的编辑,他们很欣赏普利策,就介绍他去报社工作,普利策从此踏上了职业新闻工作的道路。以后的几十年里,不管是作记者,作编辑,还是作报纸的老板,普利策都兢兢业业,力求以公正、详实的报道吸引读者。
普利策办报很成功,但是也很坎坷,他不仅遇到竞争者的挑战,也遇到当时美国政府对他的指责。普利策在他生命的后二十年里身体状况不佳,几乎双目失明。在那样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新闻自由的理念,坚持揭露社会的不公,坚持揭露美国政府有失检点的行为,并力主培养职业新闻工作者。普利策的一句名言是,“美国将与新闻自由共生存”。
普利策去世于1911年;191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成立;1917年,第一届普利策奖颁发,至今已有八十八年。
普利策文学奖历来被美国作家视为一种荣誉,但也有例外,辛克莱.刘易士在1926年,威廉.萨洛阳在1940年都曾拒绝领奖,以示藐视。
7. 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获奖作品
摄影技术出现后,将其应用在新闻传播事业当中是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借助于摄影器材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信息得到更加迅速、快捷地传播,新闻摄影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广角焦距镜头(以下简称广角镜 )...
摄影技术出现后,将其应用在新闻传播事业当中是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借助于摄影器材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信息得到更加迅速、快捷地传播,新闻摄影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广角焦距镜头(以下简称广角镜头)是新闻摄影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器材,越来越多的新闻摄影记者选择广角镜头作为日常的挂机镜头。然而,概念化、程式化的广角镜头使用方式令很多作品千篇一律。因此,正确认识广角镜头,深入理解新闻摄影的真谛,根据新闻摄影的特点灵活运用,扬长避短来充分发挥广角镜头的特性,成为每一个新闻摄影记者的重要课题。
一、认识广角镜头
(一)广角镜头的定义
广角镜头是焦距介于标准镜头和鱼眼镜头之间的摄影镜头,也叫短焦距镜头。一般在135相机系统中,广角镜头可以分为普通广角镜头和超广角镜头。普通广角镜头焦距在24~40mm之间; 超广角镜头焦距在17~24mm之间。
(二)广角镜头的特点和用途
1.视角宽。多用于拍摄大场面。风景照用广角镜头可以拍出视角宽广、视野开阔的效果。拍摄大型的会议或集会,宽视角可以很好地表现现场的整体效果。
2.景深大。由于广角镜头焦距短,在同等光圈下所拍出来的照片景深较大,这对于要求拍摄前后都清晰的照片特别有利,特别是新闻事件照片。
3.夸张的透视感。大形变产生的空间透视感,可以让本来狭小的空间看起来比实际的要大。比如在室内,采用广角镜头,房间里大部分的物体都可以拍入画面中,并能够使房间看起来更大一点。其中,焦距17~20mm的超广角镜头所表现的空间感最为明显,而焦距14~15mm的超广角镜头所表现的空间感则更独特。利用超广角镜头的这种特性可以获得肉眼无法看到的空间效果。
4.影像变形。广角镜头构造会造成被摄物因边角效应产生影像变形:若太靠近物体进行拍摄,被摄物的影像看起来会有变形失真,靠近镜头的物体看起来会不成比例地大,稍微远一点点的物体看起来则不成比例地小。靠近镜头中心的物体则会更加突出,镜头边缘的物体更变形严重。表面上看这是广角镜头应用上的一个缺陷,但如果使用得当,这也是其他镜头无法比拟的特殊优势。
5.立体感。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时不只可以达到图像清晰的效果,而且反差也比较强,这种反差能给摄影作品带来较强的空间立体感。另外,如果在镜头前加上偏振镜,则效果会更加强烈。
新闻摄影概述
在《新闻摄影学概论》中新闻摄影的定义为:“新闻摄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简而言之,新闻摄影就是新闻记者用摄影器材拍摄客观发生并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场景的过程。新闻摄影,是一种形象化的新闻传播手段,其形象特质为最核心内容。有了它,才能体现出新闻摄影的视觉和瞬间,展现真实而又鲜明的个性与魅力。它通过某种摄影镜头所拍摄的具备新闻性与传播价值的信息,通过某个视角达到最大化的传播效果,这种视角的表现力就是新闻摄影的艺术性。因此,想要提高新闻摄影图片的新闻价值和审美价值,就要提高摄影视角的表现力。而作为一个拥有比较特殊焦段的摄影镜头——广角镜头,充分掌握和合理运用其特性可以为新闻摄影记者的摄影创作带来更加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增强新闻摄影作品的传播效果。
二、广角镜头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特性
(一)形象性
形象性是新闻摄影图片的独特优势,能够带来视觉上直接的、生动的冲击,比文字更有吸引力。所以,新闻摄影更要用形象说话,充分利用不同视角的特点,在视觉上传递出所拍摄新闻事件的相关内容、形式、意义等用文字无法表达或表达不准确的形象信息。但并非所有的新闻摄影题材都适宜用同一种视角或镜头去表达,它需要契合相应的形象表现。
美国联系图片社总裁罗伯特·普雷基强调要艺术地拍摄新闻照片,要用主观的方式去进行客观的报道,他说:“血淋淋不是重要的,灾难本身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悲剧中人的眼睛里射出的光。”新闻摄影记者采用广角镜头去拍摄新闻照片,可以充分利用广角视角的艺术表现特点,达到较好的拍摄效果。一是可以近距离地接近被摄主体,这样既可以使新闻工作者占到有利位置,又能避免画面被其他闲杂物体阻挡。其次,广角镜头的变形特点可以让被摄主体更突出,同时又能交代周围的环境。这正是新闻摄影照片所需要的。充分有效地用好广角镜头语言去表达并不容易,这甚至是判断一位摄影记者是否出色的标准之一。在新闻摄影中,时常要在非常狭小的环境内进行近距离拍摄,广角镜头可以在“贴身肉搏”的情况下,在较近的距离内拍摄到形象突出的事件主体并交代出丰富的背景,这是标准镜头或长焦镜头所没有的重要优势。
而对于人物访谈类摄影,使用广角镜头除刻画人物肖像外,还可以传达出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使人物更加丰满。亦可以通过适当构图制造出人物与所在环境的呼应、对比、增强等效果,引导观者对新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