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43最好的镜头
m43是一个系统,当然几乎都是微单,其他类型的相机产品很少很少。m43微单的传感器规格是7.8mmX13.4mm,比APS-C也就是常说的半幅还小一些,剪裁系数或者说焦距等效系数是2。不过这也让m43系统可以有非常出色的便携性。m43微单主要是松下和奥林巴斯两家在做,而且使用相同的卡口...
2. m43最强镜头
M4/3确实很尴尬,画幅焦距折算系数=2,全画幅的镜头装上以后等效焦距x2,失去了广角。理论上M4/3微单是可以转接所有第三方镜头的,实际上因为系数x2以后,一些镜头就没有转接意义了。
一般拍摄最常用焦段是24-85的样子,全画幅镜头必须是14-43才能满足要求,而这样的全画幅镜头不仅少而且贵,一个可以买4、5台M4/3微单。
比如ZEISS的21 2.8,综合算下来还是装它自己配套的M4/3镜头最合算。
比如17mm 1.8
3. m43镜头排名
排名如下:
1、尼康Z 24-200mm f/4-6.3 VR镜头
镜头具有大变焦系数,既包括广角焦段又包括了长焦焦段,充分满足大家对于不同焦段的拍照需求。镜头采用了全新的Z卡口系统,搭载VR防震功能,可提供相当于快门速度提升约5档的减震效果。镜头采用15组19片的光学设计,包括2枚低色散ED镜片、1枚非球面低色散ED镜片、2枚非球面镜片和带抗反射高清ARNEO涂层的镜片以及带氟涂层的前部镜片。
2、佳能RF24-240mm F4-6.3 IS USM
镜头是首款拥有10倍大变焦比的专用RF卡口镜头,焦距覆盖24mm广角到240mm远摄。镜头采用NANO USM超声波马达,具有IS防抖功能,最大5级快门速度的手抖动补偿效果,为对焦和稳定拍摄提供了强大的保障。镜头采用了15组21片的光学结构,其中包含了2片UD(超低色散)镜片与1片非球面镜片。
3、富士XF18-135mmF3.5-5.6 R LM OIS WR镜头
镜头是针对于APS-C画幅的富士X系列无反相机而推出的,镜头的实际焦段有转换系数的概念,覆盖从27mm等效广角到206mm等效望远的宽广拍摄范围。镜头具有5.0档光学图像防抖动效果和全天候防滴防尘结构,在20多个区域装有密封装置。镜头重量仅490g,体积小巧。镜头具有12组16片的结构设计,包括4片非球面玻璃镜片和2片ED玻璃镜片。
4、索尼FE 24-240mm F3.5-6.3 OSS镜头
索尼FE系列全画幅微单E口中的第一款大变焦比镜头,其10倍的大变焦比带来了更好的拍摄便利度。镜头本身具有OSS防抖系统,因此可以保证用户拍摄出更稳定的照片。镜头采用了12组17片的结构设计,包含5片非球面镜片、1片ED低色散镜片。
4. m43 镜头推荐
如果不考虑价位的话,值得推荐 先说优点,奥巴的1240,作为奥巴PRO系列的开山之作,用心程度自然无可挑剔: 1、2片ED,2片非球面,1片EDA,2片HR用料异常厚道 2、全新的耐候机构设计,匹配EM1的防冻特性 3、0.3X放大倍率,在2.8恒定光圈镜头中绝对算是稀有品种,最短20cm对焦距离异常实用; 4、焦段很出色,相当于24mm广角到最佳的人像焦段,从风景到人像一镜够用; 5、大光圈,对不同场景下出色的画质有较好的保障。
再说不足: 1、对于微单而言,便携性较差,重量达到382克,体积也达到84mm X 69.9mm,笨重程度令人堪忧,在M43镜头群中,要比这个镜头还重的那就真心没几个了,75-300II也只有堪堪423克。2、性价比不高,现在这个价格真心有些贵。5. m43最佳镜头
1、超强的机身防抖性能。
虽然在现今这项已不是唯一,但对比其他各家的机身防抖奥林巴斯机身的防抖性能还是比友商更强。
2、整套器材的便携性。
原先M43的便携对比单反还是有巨大优势的,现在随着全画幅也进入了无反时代,这种优势已经逐渐变小。受限于目前的光学性能,全画幅机身虽然可以做到小巧但镜头还是很大。
6. m43最好的几个镜头
可能唯一的联系就是都能表示一种镜头卡口吧,虽然名字看上去很像,但其实几乎就是两个东西。
M42严格来讲其实并不是某一类型的相机,而是指相机是使用的M42型通用卡口(42mm直径的螺口)的,M42卡口标准是基于40mm螺丝口基础上改进出来的,在由蔡司依康提出,由于一些历史原因,这种卡口标准当时非常流行,很多不同品牌不同系统的胶片单反相机都使用了这一标准,而使用这个标准的镜头就更多了,是历史上最常见的镜头卡口。
M43是Micro Four Thirds的缩写,其实应该写作M4/3,也就是微型的4/3系统规格,这是在4/3相机系统(Four Thirds系统,现在也被称为大43系统)上扩展演化出来的,由奥林巴斯提出,主要是为了将4/3系统小巧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出来。因此在传感器设计规格不变的前提下,缩短法兰距,增加信号触点,缩小镜头卡口外径等等。最早的微单相机就是基于M4/3系统的。M4/3系统一直是以奥林巴斯、松下两家为主,其他品牌也有少量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