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够具体,但如果你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那么任意一个可以让相机平放而取景无大碍的地方也可放置相机进行拍摄,总体来说,就是慢快门和对光圈的细致条件,是你所需要这种照片的关键,推荐使用快门优先档进行拍摄
60D+400摄影灯,如何拍出白皙的照片。。。
18-200的镜头光圈只是3.6-5.6的,光圈不够大。建议你上个50,1.8或者50,1.4的定焦头,如果资金宽裕就算35,1.4。宝宝不会到处乱跑,定焦头是可以满足你的需要的!
拍人像照灯光设置角度
好的拍照的网站可以去蜂鸟看看,挺好的,它的友情链接的网站也挺好的。灯光的应用,建议你看看这篇文章,应该有帮助:
“人像摄影质感的表现”
[来源:温州市摄影家协会 作者:邵家业]
自然界里各种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质地特征,表现着自己的特性。对于人的肌肤质感我们是很熟悉的。由于年龄、性别、境况不同,表现出不同质感的差别。如老年人的粗糙、布满绉纹的皮肤,儿童、少女丰满、滋润、富于弹性的皮肤……等等。把这些不同的皮肤质感表现在画面上,才能使人觉得真切、确信,有助于人物性格的揭示,表情真实地流露。所以一张艺术人像照相对质感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既不能把每人的皮肤一律地表现光洁、滋润,也不能不加分析地原样翻版。因为这样就会失去对不同类型人的的特征、性格的表现力。那么,正确地表现人物细部皮肤质感有哪些手段呢?归纳起来有五个方面:(1)光源性质;(2)光源照射角度;(3)用灯多少;(4)辅光运用;(5)曝光量控制。
光源性质与质感
摄影光源性质不同,对物体表现质感亦不同。光质可分为硬聚光和软、散光两大类。作为人像摄影的主光源,在对肌肤层次质感的表现,两者各有千秋。主要是看我们艺术上需要怎样选用。
硬聚光,如聚光灯效果,强烈鲜明有力,投影清晰锐利,强调亮部高光点的反射和细部(如毛孔、绉纹等)阴纹加深。对表现皮肤质感平淡的人可增强皮肤质感。如艺术上需要刻划人物个性特征,而用于皮肤粗糙的人物,就更能助长质感和气质表现。
软、散光如汇射、散射灯的效果,柔和、细腻、虚化、投影松散、层次丰富、亮部反射的光点隐约、细部影纹松化,能使皮肤更滋润、细嫩,用于皮肤粗糙的人物,能使粗糙性得到减弱。拍摄儿童、少女就更能表现出富于弹性细嫩的皮肤特征和生气勃勃、富有活力的儿童、少女气质。
光源照射角度与质感
表现好质感还需要一定角度的光线来表现。它可用高低角度、正侧方向调节灯位,使质感得到加强或减弱。
层次质感明显与否,和光照下皮肤纹理组织的直向、横向有很大关系。以主光而言,照射的角度垂直于皮肤纹理时,影纹最深,皮肤的质感得到最大的表现力,层次也丰富,面部纹理有直、横,所以一般用光多呈45°左右高度的侧光,使直横皮肤纹理都兼顾,面部的皮肤质感得到较好的表现。
细微光点与细微影纹同样是影响质感的重要部分。因为光与影是相对统一、相辅相成,细微光点同样要在一定角度光照下才能出现的,因为光的入射角和反射角是相等的,只有在光源照到面部某一点,再正好反射到镜头,才能出现某一点上的光点,否则就看不到光点。
用灯多少与质感
对质感的表现是多用灯好或是少用灯好?我认为少灯比多灯好。一般人想象人像照灯光越多越好,其实不然。表现人物皮肤细部质感是以细微处见精神,灯多影多并且光斑零乱,影调灰平,皮肤细部质感得不到显现。因为人的皮肤表面是由无数的细微毛孔和肤纹组成,多一个灯会增加一个细投影、一个细光点,它们互相交射、互相对冲就会损失层次,减弱肌肤毛孔的质感。也就是说,多用一个灯就减少一层层次和质感。不论拍摄高、中、低影调,在不需要多灯情况下,我主张要少用灯。要把每盏灯有目的地用在关键上,决不能滥用灯光,把灯光减少到最低限度,以增强皮肤质感。如拍摄高调照相,为了保持细微变化的脸部层次和质感,采用一个灯光照明面部(指人物面部、背景例外),其余以反光板代替,这样才能不失高调照相白中有白的细腻丰富皮肤质感。
辅光与质感
在主光的光质、光的照射角度确定以后,还必须正确运用好辅光灯,原则上以不损失主光来造就良好质感,只是适当地减弱主光的投影而不能消除投影。这就决定了辅光的性质必须要软散,亮度低于主光,尽量不留下投影痕迹。“主光硬,辅光软;主光软,辅光散。”这是我使用辅光的原则。所以运用辅光时多用灯光的边缘散射光。因中间部分比边缘部分亮,而且光质也是中间硬、边缘软。中心光是灯泡直射光加灯罩汇射光,而边缘光则是灯罩的散射反光。使用其亮度必然减弱。所以宁可把灯位靠近被摄者,这样比用中心光在远处照明质感层次要好得多。阴辅光和阳辅光口都向画面外侧偏离,即阳辅光偏向主光一边,照明面部大部洽接阴阳两面过渡层次,阴辅光偏向相对的另一边,只照明以鼻梁为界的阴面,不照到阳面,只有层次丰富,才有好质感。
辅光的应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光比。如果光比过大,超过胶片的宽容度,那么明面或暗面两者必有一个部分损失质感;过小层次又平淡无力,质感随之损失。所以运用辅光时,还要考虑到胶片的格玛值高低、感光度、宽容度以及冲洗条件,因为各种胶片记录亮度等级能力都不同,特别是使用彩色胶卷更要注意。
控制曝光与质感
正确地控制曝光,对质感的真实还原有重要的意义,似乎在广泛应用测光表的今天,控制曝光意义不大了。其实不然。从艺术上理解,我们不光要能以测光表所测得的EV值来控制曝光,还要掌握不同对象艺术要求,有意识地增加曝光或减少曝光来达到艺术上的曝光标准。因为测光表只是正确表现好中性灰色的曝光量。如只有中性灰色的物体能依据测光表所得的EV值,曝光能得到最逼真质感。因为不管黑、白、灰测光所得的效果都表现为浅灰色,在底片上都是中级密度,即特性曲线直线部分的中点,这种曝光对中间调子的照片无疑是正确的,只要亮度差不要太大,各种层次质感都能得到很好表现。但是高、低调子的照片,如依此曝光,那么所得的效果都是偏向中间调子,所以高调照相必须依测得的曝光量增加1-2级所得的密度,从特性曲线的直线部分的中点提高到上部,而使黑色部分密度处于直线部分,浅色部分提高到肩部,这样黑色部分的正确记录层次质感,不至于一团黑。浅色部分密度等级间距压缩后变化细微。同样道理,低调照相所测得结果减少0.5-1级曝光量,阳面层次质感得到正确表现,而大面积阴部的密度等级变化细微。
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曝光艺术标准,当然增加或减少曝光量都必须纳入胶片的宽容度,包括利用特性曲线的肩部或趾部。
表现好质感,除上述几个因素外,对选用照相机的焦距长短、分辨力的强弱、口径大小都有很大关系,还必须聚焦正确,充分利用画面拍摄特写镜头来表现皮肤质感。
可以说不管艺术要求如何,其艺术手段都离不开一个“光”字,即用光、曝光。正是这样,人象摄影艺术所独具对皮肤质感逼真的表现能力,是其它艺术所不及的。我们就是要以这种摄影艺术的特长把各种皮肤质感表现好,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