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色温对于摄影来说有多重要?
摄影中所谓“色温”,我们完全可以“望文生义”来理解,就是颜色的温度;一种颜色是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还是给人一种“冷淡”的感觉,还是其他的感觉;由于一幅画面上主要色彩主宰了阅读人的视觉感受,给人不同的“温度”感染;这种效果也被有的人称之为一张图片的“调性”,是暖性还是冷性,是高调还是低调,等等。
但是,具体到摄影的拍摄过程,实际上就是指相机的“白平衡”设置。所谓白平衡的设置准确,就是指通过相机白平衡这项指标参数的设置,使得拍摄所成的图片上的“白”白得与绝大多数人肉眼看到的“白”完全一样,“灰”与看到的“灰”完全一样,“黑”与看到的“黑”完全一样。按照这样的逻辑,我们完全可以把“白平衡”改叫成“灰平衡”设置或者“黑平衡”设置,不是不可以,只是大家都习惯了叫做“白平衡”而已。
上面的说法确实有点拗口和晦涩,改用通俗的说法就是——白平衡的重要性就在于,通过白平衡的设置,使得我们拍摄的照片颜色与自然真实的色彩是一致的,至少是“很”接近的。
白平衡的设置到底该如何掌握呢?
第一、白平衡的设置力求客观准确。白平衡设置的选项里面一般有日光、阴影、阴天、钨丝灯、白色荧光灯和闪光灯等等,你可以根据现场的具体条件,是日光的设置为日光,阴影的设置成阴影,阴天的设置成阴天等等,来一下“对号入座”即可。但是,不能忘记,机器毕竟只是机器,也不是就百分百能如人愿;另一方面,你的判断和理解多多少少会掺杂一些个性因素进去,所以,一般都要进行试拍来确定。
更为“高级课程”做法就是,到达现场后,根据现场的光线条件,拿出一张你认为是“标准白”的卡纸,手动调整白平衡的色温设置,试拍几张,然后根据你的判断,认为那一个色温参数最为正确就记下色温的数值,作为将相机在此场合下的色温参数进行确认设置,一般来说这样做出的判断是比较准确的。你如果细心观察的话,比较讲究的摄像师在拍摄视屏是就是这么做的的,道理完全一样。
除了“标准白”的卡纸,灰色的和黑色的卡纸也可以如法炮制。
第二、一般拍摄场合使用“自动白平衡”。这是一种十分经济、实惠也基本准确的做法,绝大多数人和绝大数场合来使用完全没有问题。
第三、遇有“特需”时,可以手动设置白平衡。人的口味和创作思路是不一样的,如果白平衡的设置和使用不准确,拍摄的照片就会“偏色”。不过“英雄所见不尽相同”,有的人和有的大师却却会反其道而行之,就是要人为的“制造”偏色的效果,而且会在各种偏色里面“慢慢的寻觅”,直到找到合适的一种为止。不过,如果你还不够老道的话,不建议你去做这种尝试。
第四、后期适当修正白平衡。这个里面包括重新定义“白场”或“灰场”和“黑场”,包括有限度的向左、向右调整白平衡的设置,以达到不同影调效果。
所谓色温,就是相机上的白平衡,目的就是确保照片色彩还原准确。要想照片色彩还原准确,就要在拍摄前给相机设置一个准确的色温值,不过现在相机的色温值在设置上已经很简单,有自动、阳光、阴天、雪天、、白炽灯、荧光灯、阴影等各种内置模式可选,只要根据天气(室外)或灯光(室内)情况设置一个模式就可以,比如在户外拍摄,大晴天就选择阳光,阴天就选择阴天,最简单的是直接设成自动,相机色温的自动还是非常可信的。
通过色温的设定,得到一个真实的色彩,通过色彩来渲染气氛、表达作者情感、情绪,所以色彩是照片除了光线外的另一个重要“语言”。但是,在实际拍摄过程中,专业的摄影师一般会选择RAW格式来拍,这个时候的色温基本就是个摆设了,因为RAW格式的图片,是一个全息数字底片,需要后期处理才是一张真正的“照片”,在后期处理时,恐怕色温是首先在处理的,因为这是给照片定调调。简单地来讲,是暖调还是冷调,都是通过后期来调整。并且,作者可能会根据需要,并一定是“准确”地还原色彩,很有可能是往冷或暖的方向的人为调整,以达到某种效果。
这是一张晨曦的照片。为了渲染“早晨”,后期处理上要人为往暖的方向调整。
这倒一张夕阳的照片,但作者为了表达一种秋的萧瑟,人为地往冷的方向调整。
这是一张表现秋收的照片。为了更多展现秋的“金黄”,在后期处理上,也是人为往暖的方向调整。
…………
色温,对摄影尤为重要,是照片的“调”,是氛围、是情绪、是思想的表达。但是,在色温的把控上,前期已经不太重要,关键是在后期的处理,特别是RAW格式。
当然,如果是JPG格式的话,最好还是设置一个准确的色温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