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旁轴黄斑对焦
一般功能正常的话,黄斑区域内是可以看到清晰的影像的,只要转动镜头对焦环,将黄斑区域内的影像重合就完成对焦了。
如果只看见黄黄的黄斑,看不见中间的影像的话,很有可能是黄斑玻璃出问题了,至于什么问题需要拆机检查。
一般这种情况无非就几种可能:
1、黄斑玻璃夹层里的银镀膜氧化了导致不能成像,这个故障是旁轴相机的通病,一般都是保存不当造成的,即便是徕卡这样的品牌,在早期的M2\M3\以及螺口相机身上,也偶尔会发生黄斑玻璃氧化的问题。维修也简单,凤凰205B目前应该还有大量库存零件,淘宝上也有不少卖这款相机黄斑玻璃的,买一块找个维修师傅给你更换就可以了。
2、黄斑玻璃常年不维护积累了许多灰尘影响了成像,这种只要打开机身外壳,清理一些里面的灰尘就可以了。
3、黄斑对焦机构内的机械故障,导致某个镜片不能移动,黄斑对焦说白了就是内部几块镜片相互移动产生裂像,如果有某块镜片移动不顺畅,自然不会有成像的,通常都是常年不用黄斑机构内那几片很薄的金属之间相互渗透粘连在一起,拆机,酒精浸泡洗干净老润滑油残留,重新润滑装回去就可以了。
2. 旁轴相机黄斑对焦演示
带辐射的。
Xpan是一台神奇的机器,哈苏和富士合作的产物,由于镜头使用了辐射玻璃,遭到欧洲禁售,不得不停产。机器采用旁轴造型,黄斑测距对焦机制,电动过片,快门坚决有力,测光准确无比。配套的30/5.6、45/4、90/4三枚镜头素质都非常优异,作为套头出售的45/4相当于135系统的25mm视角,比较适合风光、建筑等题材,尤其擅长表现建筑和人物的关系。
3. 黄斑对焦和估焦
去日本买的话我觉得不如在ebay上拍日本卖家,有时候能拿到挺值的价钱。
手动入门我推荐后期的机器,比如九十年代或者上个十年的,基本都是led的测光,比较方便,也都带黄斑,宽容度很高。我用的是朋友在集市淘的大概五百块左右的奥林巴斯om2000带标头。
自动的话我觉得尼康和佳能都行,卡扣好像都支持,或者m43系列的应该也可以。
旁轴或者小相机,我知道好多自动的旁轴都是三百块左右,ebay和国内市场比较多,而且质量也不差,日本的二手相机市场像楼上说的,价格有点高,让朋友帮忙看过。
如果喜欢手动,可以直接入一个禄来35,非常不适合新手,当时的定位也不是家用,但是我觉得几乎够你玩很久了。另外可以看看柯达早起的产品,retina和retinette系列都不贵,虽然需要估焦,但是我觉得还挺宽容的。
良心推荐在国内市场转转。
4. 旁轴相机黄斑
旁轴相机就是在相机左上角有一个光学取景框的相机。这种相机不通过镜头取景,属于最早的相机结构,原理就是通过计算,让取景框的角度有一定的角度,使取景器视野范围与镜头视野范围相等。最初级的旁轴取景框是不变的,存在视觉误差,距离越近误差越大,但一般这种旁轴的镜头取景最短也要1米,所以这种误差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高级的旁轴如徕卡,则是具备联动测距功能的,这种联动测距功能不是类似单反那样现场实测,而是通过标准化实现的,即在旁轴标准内,不同焦段的镜头在相同的焦距范围内,镜头的伸缩长度是一致的,因此根据这个标准,在镜头后部有一个可以伸缩的机构,通过这个机构在不同焦距内的长短变化,来带动相机内部的机械结构,调整光学取景器内各个光学部件的位置来实现精确对焦以及误差调整。所以旁轴相机的对焦机构很复杂也很精密,单反的对焦系统就反光镜和五菱镜解决了,旁轴的还有黄斑光学系统、采光系统、对焦系统等许多光学零件,全部靠机械运动来解决对焦,生产技术门槛很高,成本也很高。
5. 旁轴黄斑对焦玻璃
✎徕卡的黄斑对焦是联动测距对焦(Rangefinder Camera)在取景框里的光学指示方式。这个“联动”就是指相机上的测距仪和镜头的对焦调动的联动使用,通过拧动镜头上的对焦环,直至黄斑跟被摄体重合来达到精确对焦。
✎至于徕卡M的黄斑对焦是不是比其它手动对焦方式快,还要看您对这种对焦方式的熟悉程度,跟长期练习也有关。
✎从我个人的使用体验,徕卡黄斑对焦跟手动单反相机的裂像对焦在对焦效率上差不多,但对拍摄现场氛围的“捕捉”方面有一定优势,其实这也是很多拍纪实的影友喜欢旁轴相机的原因之一。当然了,要是单讲“快”的话,还有“超焦距”摄影这种快速抓拍的摄影方式可以尝试。
6. 黄斑对焦偏移
前阵子换了某大著名品牌显示器不久后,不知不觉眼睛就很难受了,一开始并不知道是显示器伤的,只是第一眼看就感觉略刺眼,很莫名其妙,以前一直用的十几年前生产的某大品牌的老款的液晶显示器(那种老款的液晶显示器背光用的是灯管,不是用现在普遍的LED灯),都很多年了也没见我眼睛有任何问题,凑很近也没事。但是,至此也还不能因此指证一定是新近换的显示器损伤眼睛,后来问题越来越严重了,谁挨谁知道(有些人挨了也不一定知道!),不得不去寻找原因,才不得不相信原来LED显示器对眼睛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
目前主流的LED显示器(包括手机显示屏幕)对人眼睛的伤害,主要表现在2大方面,一是闪烁,另一是蓝光。
具体点来说,第一,闪烁,很多人觉得液晶显示器不闪啊,比CRT那种好多了,实则不然,只是表面看起来确实没有CRT闪得那么明显了。液晶显示器的发展经历了从以前的用灯管做背光的LCD转型到目前的LED背光,这两种都闪,由于LCD的灯管所具有的延迟特性会没有那么严重(注意观察的话日光灯管关了以后还是会继续微亮一小段时间才真正熄灭)。那么为什么要闪,显示器一般可以调节亮度的对不对,如果只有一种默认的亮度,或许会好一点,要调亮度的话,有些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用脉冲的调节方式,脉冲就是一开一关、一亮一暗地闪,让他闪得频率高一点,就更亮,闪得频率低一点它就暗,不同品牌型号的闪烁程度可能会不一样,调低了亮度一般闪得更伤眼,(亮度高了如果刺眼,一个可能是光环境不配套刺眼,比如你看太阳也会刺眼啊,一个就是蓝光刺眼,以及其他原因),那么为什么生产厂商要这样做,可能主要是因为这种技术方案成本相对低廉呗。
什么,你说要环保?环保并没有错,问题是环保不能以牺牲人的健康为代价,不然,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你要环保为啥不去吃地沟油呢,循环利用,经济实惠又环保对不对?你完全可以用既环保又健康的更好的良心技术来做啊。
第二,蓝光,并不是所有的蓝光都会伤害人的眼睛,就像并不是所有的紫色光都伤害人一样,这里指的是某个特定波长的蓝光,关键是,据查到的资料说,这种蓝光会造成眼睛黄斑的 不!可!逆!转!的病变!(医学知识仅供参考)。LED灯做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灯以后,LED正好发出大量的那种有害蓝光(吹嘘LED的那些人在哪里!),相对来说,以前的LCD液晶显示器的灯管反而在这个有害的波段发的蓝光比较少,以前老款那种LCD其实是相对现在主流的LED护眼的,因为闪烁少,有害蓝光少,但是也不是尽善尽美的,也不能说完全无害。所以,目前主流LED显示器更闪更多蓝光,这是双重毒害,希望厂商能针对这些问题改进,不要再坑害大家的眼睛了,其实有些人被害了也不知道的,所以才不屑地说所谓的护眼显示器是噱头,当然我也不知道那些护眼显示器做到了哪些方面和哪些程度的改进,这里没有数据,据说有些厂商已经积极尝试改进技术了,要给点掌声他们,有些产品是单方面改进,比如有些采用不一样的调光方式来使背光稳定不闪或者更高频地闪,有些是从消减有害波长的蓝光着手,采取特别的LED或者特别的荧光粉等,让那些有害波段的蓝光少发出来或者蓝光波段偏移到无害的区间,有些产品则双重改进。为了健康,还是注意点吧,我反正是要果断摒弃那些坑爹货了,或者/并采取一些弥补措施。
---------------
有人指正LCD的概念,LCD确实原本的含义就是液晶显示器,从这个名词的原始含义的角度来说,LCD是包含CCFL和LED光源的。不过,从液晶显示器的商品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演化过程来说,早期一般把液晶显示器叫做LCD,后面的商家逐渐只在外壳包装箱和液晶显示器的机体上面等处只印上“LED”字样,从这个角度来说,LCD事实上专指CCFL类的液晶显示器而LED专指以LED做光源的液晶显示器也是有合理的部分。另外,现重新查看,只需明确本文的“灯管”专指CCFL灯管,本文的表述其实也没多大毛病,对LCD和LED含义事实上没有用错,可以把文中“LCD”一词全部替换成“液晶显示器”,只有一处重复了。这基本不影响其他内容和中心思想。
另外,提问说的过滤蓝光软件是否伪科学,这里没有直接回应。
7. 什么是黄斑对焦
1.曝光控制镜头上有三个环,上便有数字刻度,2.8到22那个为光圈调节,数值越小光孔越大,在光线较暗,或追求小景深(背景虚化)时可以用。
2、快门的调节镜头上最外面的转环,B到300那个是快门速度调节,B门一般用不到,手按着快门,那么光圈叶片就一直开着,胶片就一直在曝光,用这个快门一般是上三脚架和快门线,30分之一秒(刻度显示为30)以下拍摄尽量用脚架。30分之一以上可以手持拍摄,那么通过光圈和快门地组合调节你可以看看取景器内的灯确定是否合适,按下快门就可以看到灯亮了。
3、对焦取景器内你还会看到一个浅黄色的小亮方块,哪个是用来对焦的黄斑,镜头上还有一个没有刻度,很宽的,可以转动的环,那个就是调焦环,你可以对准一个电线杆或线条比较明显的物体反复观察相信会看到里边的物体会有两个变成一个,也就是合焦了,合焦就可以拍摄了。
8. 黄斑对焦 裂像对焦
旁轴相机的一个特点是有测距和对焦两个系统。从取景框看到的“合焦”其实是测距仪的输出,真正的对焦在镜头上。对于 联动测距的旁轴相机,有联动机构将二者对应起来。而没有联动测距的旁轴相机则往往有两个距离标尺,一个在测距仪上,一个在镜头上。先用黄斑对焦的办法读出 一个距离值,然后按照读数调节镜头的对焦环。 理想情况下,通过测距窗口看到无穷远“合焦”的时候,镜头本身也联动对焦在无穷远,或者说镜头 的对焦环刻度对在无穷远位置。所以,一个准确的旁轴相机对焦系统应该有以下三个要素:一个精确的测距仪,镜头的无穷远位置正确,测距和镜头的联动准确。但 现实往往不象想象的那么完美。 首先是测距仪的精确程度,这由“有效基线”决定。测距仪的基本思想其实和人眼有点类似。同一个物体,我们分别 用左右眼镜看到的位置会稍有不同。这种差异给了我们立体的效果,而立体的感觉其实就是距离的感觉。换句话说,我们人眼能判断物体的远近,也就产生了立体视 觉。测距仪也类似,通过两个窗口的视差来估计对象的距离。在一些过去的战争题材照片、电影中,有时能看到士兵举着一根水平的柱状杆子,一头有一个小窗口, 通过这个设备来观察战场。这其实就是一个光学测距仪,多用在火炮、机枪的观瞄上。再看旧时战列舰的主炮炮塔,两边往往有一对“耳朵”,这也是光学测距仪。 在没有雷达、激光的时代,这是精确测定距离,远程打击敌人的唯一办法。测距仪两个窗口离得越远,能够达到的精度越高,能测的距离越远。 常见 的135/120旁轴相机,正面往往有多个窗口,其中两个就是测距用的。窗口的距离叫做基线,基线长度乘以取景器放大倍率就是“有效基线”。之所以提出有 效基线,是由于观测的还是人眼。在取景器放大倍率很小的时候,人眼难以辨别是否测距准确。通常来说,基线长度决定测距的绝对精度,有效基线决定人眼观测时 能达到的有效精度。当有效基线小于基线长度时,可以达到的测距精度是要打折扣的。反过来,如果有效基线大于物理基线长度(比如取景器上添加了放大器),实 际的测距精度还是以物理基线长度为准。如果在对焦上有较高要求的话,特别是使用大光圈镜头全开拍摄时,要选择有效基线长的相机。Leica M3之所以成为经典,而且到今天都有无数拥趸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其最长的有效基线(注:绝对基线最长的是Contax II/III)。 我 们再说说另外两个影响对焦的因素:镜头的本身的对焦精度,以及测距仪和镜头的联动。先说镜头的无穷远位置。有些被业余人士拆卸过的镜头可能会出现无穷远位 置不准的情况。也就是说,刻度在无穷远,但实际的对焦位置可能在前,或者超过无穷远(极端表现是画面全糊)。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对于旁轴相机,想达到准确 的对焦就很难了。这样的镜头需要送去做collimation。 对于测距和镜头的联动,要保证准确比较麻烦。对于一个特定卡口来说,镜头和 机身有一个标准的“接口”来转递距离信息。如果镜头或者机身的这个接口有偏差,传递的信息和对焦环上的不一致,就很难对焦准确。早期的旁轴折叠相机,比如 Zeiss Super Ikonta,机身上有测距拨盘,镜头上有对焦环,然后通过一系列机械传动,使二者达到统一。经典的Leica相机,镜头的对焦环带动卡口上的一个套筒前 后运动,推动机身上的一个金属臂来达到和测距仪的通讯。所有信息都是机械传递的,如果任何一方(镜头、机身)有丝毫问题,都会影响二者的联动,导致对焦的 误差。如果有转接环,转接环的加工精度(一般是厚度)也会直接影响最后的结果。 可以说,旁轴所见非所得的设计,使准确对焦成为一个难题,因 为太多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人们常常用月亮作为无穷远对焦的参照物,因为月亮具有良好的反差,可以很清晰的看出黄斑是否重合。在旁轴相机上,可能对焦月亮 (无穷远)发现黄斑是重合的,但出来的片子却很模糊,因为镜头需要 collimation。反之,也可能发生另一种情况,同样对月亮对焦,把对焦环打到无穷远,黄斑却没有重合,但片子上能看出是对上焦的,这说明联动或测 距部分需要调整。这种调整往往在机身上。还可能存在一种情况,对焦环不在无穷远,黄斑不重合,但片子却是对上焦的。这说明镜头和机身都需要调整。总之,由 于对焦不是TTL的,旁轴相机需要较复杂的设计,很高的加工精度和零部件优秀的可靠度,才能达到同单反类似的效果。 由于胶片旁轴机身的年代 多半久远,一般建议入手以后都去CLA一次,然后以此作为基准来检验手里镜头的对焦是否准确。否则,可能辛辛苦苦把相机的黄斑调节得和镜头一致了,换上另 一个镜头,发现又不能无穷远“合焦”了。当然,不差钱的话,直接把相机和镜头都送去CLA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