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负片摄影法
负片是经曝光和显影加工后得到的影像,其明暗与被摄体相反,其色彩则为被摄体的补色,它需经印放在照片上才还原为正像。简单的来讲我们所拍摄的胶片冲洗出来后,所看到的影像是反色的影像,再通过扩印或放大成照片就变成了与所拍摄景物相同色彩的影像。
拿黑白的片子来说,在负片的胶片上人的头发是白的,实际上白色的衣服在胶片上是黑色的;彩色的胶片,胶片上的颜色与实际的景物颜色正好是互补的,如:实际是红色的衣服在胶片上是绿色的。负片不论是黑白或彩色均是摄影最常用的胶片。我们平时用普通相机拍照冲洗出的底片就是负片.
2. 负片摄影法是谁发明的
蓝晒,英文名称Cyanotype —— 铁氰酸盐印象法,是一种最古老的照片冲印方法,它十分简单且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制作出成功的照片。
英国的约翰·赫歇尔爵士(John Herschel,1792-1871)于1842年发明了这种能持久保存的蓝色照片的成像工艺。此后他还创造了诸如”正片”、“负片”、“摄影”、“快照”等词汇。
3. 摄影正片和负片的区别
彩色胶片可以分成两大类型,即反转片和负片。
彩色反转片有时也称为幻灯片(即正片),是一种经过反转冲洗后直接得到彩色透明正像的胶片。彩色反转片可以用幻灯机直接将影像投射到屏幕上观摩,也可以在观片灯箱上观赏,既可以直接印放照片,又可以作为原片用来分色制版印刷。彩色反转片色彩真实饱和,影像的清晰度、明锐度比较高,不足之处是相对于彩色负片,暴光宽容度比较狭窄,稍不足或是过度,都会影响影像质量,所以拍摄反转片要求暴光一定要十分准确。彩色负片主要是供印放彩色照片用的感光片,在拍摄并经过冲洗之后,可获得明暗与被摄体相反,色彩与被摄体互为补色的带有橙色色罩的彩色底片。彩色负片的优点是暴光宽容度大,一般暴光不足一级或过度二级,仍可能得到满意的影像。另外,彩色负片对色温的变化有相当的通用性,在印放照片时可以通过放大机的滤色镜再次调整色彩平衡和反差。彩色负片的英文品牌的字尾是COLOR(彩色),而反转片的字尾是CHROME(克罗姆),在英文标示的胶片盒上可以根据以上两个字尾来区别负片和反转片。另外,按色温平衡来分类,彩色胶片还可以分为日光型和灯光型两大类。日光型彩色胶片适合在色温5500K左右的日光或电子闪光灯照明下拍摄。灯光型彩色胶片适合在色温3200K左右的碘钨灯等灯光源下拍摄,如果用日光型胶片在色温3200K左右的灯光下拍摄,画面就会片偏橙红色调,应在镜头前加蓝色色温转换滤色镜。相反,如果使用灯光型胶片在色温5500K左右的日光下拍摄,画面就会偏蓝色调,应在镜头前加琥珀色色温转换滤色镜,才能得到准确的色彩还原。负片是供应拍摄画面用。要求感光度高,宽容度大。正片是供放映用。要求颗粒细,反差大,灰雾小,解象力和清晰度都较高。4. 相机 负片
点<相机>里边设置键,<色彩数果>设置成须要的颜色,这样拍出来的图片颜色就可反转,由于各个手机配置不同,你自己在<相机>里查找,相机里来来去去只有几个设置,很易找的
5. 负片 曝光特性
1. 尽量使用三脚架
很多情况下,照片图像模糊、不清晰的原因,是拍摄者在按动快门时产生“手振”或相机反光板抬升产生“机振”所造成的。如果使用了三脚架,无论快门速度设定到如何的“慢”,甚至长时间的曝光,即可防止图像由于“抖动”而产生的图像模糊。但要注意,使用三脚架时,要尽可能地使用快门线,忽视这一点,仍有可能在手指接触快门时产生的震动而影响清晰度。
2. 尽可能地使用高速快门
在手持照相机拍照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高速快门来拍摄。没有经验的拍摄者,快门速度设定在1/30s以下时,照片拍虚的概率较大。即使专业摄影工作者,也不能保证在低速快门拍摄时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提高快门速度,会相应提高照片清晰度的概率。当然,在手持照相机提高快门速度的情况下,势必开大光圈,因而会失去“大景深”,但为保证照片的清晰度,放弃景深是不得已的办法。
3. 尽可能使用“最佳光圈”
任何镜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成像误差,这些成像误差将使镜头的成像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镜头球面的曲率不同,光线经过透镜中心和边缘时因折射率不同而不能聚焦于同一焦点,从而导致清晰度下降。如使用镜头的最大光圈拍摄,将导致该镜头像差缺陷的最大暴露,导致图像清晰度下降,而使用镜头的最小光圈拍摄,会产生光的衍射,也会导致图像清晰度下降。为改善像差而引起的清晰度下降问题,通常采用缩小光圈的办法来提高成像的质量。一般来说镜头的最佳光圈为该镜头最大光圈缩小2~3档左右,拍摄者可对某个镜头的最佳光圈进行比较。
4. 尽可能采用手动对焦
目前大多数相机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然而,在景深特别小的情况下,自动对焦往往会聚焦不准确,特别是在向主体近距离对焦,使用长焦距镜头,采用大光圈拍摄人像特写的情况下,要特别小心。如果此时采用自动对焦,“靶子”非要对在人物的眼睛上,如果没有十分的把握,宁可放弃自动对焦,而采用手动对焦。人们不希望照片上人物的耳朵或鼻子是清晰的,而传神的眼睛是模糊的。
5. 尽量使用遮光罩
遮光罩的使用,很多人并不在意。在用正面光、前侧光或侧光时,遮光罩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是在逆光或侧逆光拍摄时,必须使用遮光罩,有时即便使用了遮光罩,阳光仍会直射到镜头上,造成画面“冲光”,产生雾翳,影响被摄体的色彩饱和度和清晰度。这时,应调整镜头角度,避开直射到镜头上的光线。此外,遮光罩还有助于防止镜头镜面损伤,同时避免手指接触到镜面。
6. 合理利用景深
景深的大小是根据拍摄者拍摄的目的来决定。如果是拍摄风光摄影,景深就要求大,目的是为让照片上景物的清晰范围从近至远都表现得很清楚。如果是拍摄特写,景深就要求小,目的是让照片上主体的背景(也可能是前景)虚化(模糊),突出被摄主体。用小景深来表现风光题材,或用大景深去表现被摄体特写,从摄影表现手法上来说适得其反。如何合理运用景深呢?请记住:采用小光圈、短焦距镜头、远距离对焦拍摄三种方法,景深就大。采用大光圈、长焦距镜头、近距离对焦拍摄三种方法,景深就小。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拍摄方法也行,但效果没有三种方法合起来使用作用更明显。
7. 尽可能选用低值感光度
要获得影像的高清晰度,让照片看起来具有丰富的质感,除选择使用高像素的数码照相机和大画幅的传统相机外,还有个简便的办法,即选择低感光度拍摄。
传统感光材料和数码影像电子传感元件有个特性:即ISO感光度设定得越低,胶片的颗粒度就越细(数码图像表现为噪点较少),照片的清晰度就相对高。ISO感光度设定得越高,胶片的颗粒度就越大(数码图像表现为噪点较大),照片清晰度就相对较低。目前,胶片的感光度在ISO25~1600范围可供选择;数码相机的ISO感光度,根椐厂家对低端、中端、高端相机的不同要求,设计在ISO50~3200不同的范围。了解了传统感光材料和数码影像传感元件的这一特性,在拍照的时候,将ISO感光度设定为低值,照片的清晰度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8. 把握正确曝光(测光)的方式
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都会导致影像清晰度下降和影像色彩偏移。要准确曝光,必须掌握正确测光的方式。
采用反射式平均测光时,有时,按测光数据将导致曝光不准确。举个例子:你想表现冬季的白雪(白雪在画面中占多数),如用反射式测光,拍摄结果,白雪却不是原本的白色,而是呈现为浅灰的色调,经验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测光提供的“准确”数据上再增加一些曝光,以便使雪呈现“正确”的白色。相反,你想表现黑色的煤炭(煤炭在画面中占多数),结果,煤炭呈中灰色,这时,就要在测光的基础上再减少一些曝光量,以便使煤炭看上去更接近本色。
另外,在逆光拍摄人像(背景较亮)时,采用反射式平均测光,人物的面部往往曝光不足。当然,用具有“点测光”功能的相机或者用“点测光”功能的测光表去测被摄体的反射光(测人物脸部),曝光的准确性是毋庸置疑的。
采用入射式测光的原理是测光表直接测量被摄体上的光线照度。因此,无论被摄体是灰色、黑色或白色的物体,入射式测光所得到的结果,都能正确体现被摄体原有的影调和色彩(这比反射式平均测光有利)。但在入射式测光时要注意,测光表必须挪到被摄体的位置测光,同时,测光表上的乳白罩中心须对向摄影镜头。
9. 合理设置白平衡
照片偏色,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色温偏差所致。呈“白色”的光线的色温度为5500K。色温度低于这个值,光线呈红色,越低,越红;反之,色温度越高,光线越蓝。在使用传统相机时,对色温的控制,是选择“日光型”胶片或“灯光型”胶片或使用各种色温滤色镜的办法来解决。
数码相机可直接在菜单上控制色温的白平衡。其原理是利用偏色光的“补光”去“中和”色光,达到白光的目的。相机的白平衡功能一般有三种:预设的白平衡(Preset); 自动白平衡(Auto);手动白平衡(Manual)。
如果光源色温变化不大,又较明确,如阳光、阴天、白炽灯、荧光灯(分日光灯、暖色荧光灯、冷色荧光灯)等,那么,只要在“预设的白平衡”中去“对号入座”就行了。如果光源色温变化很快,如忽晴忽暗的天气,变化较快的舞台灯光,使拍摄者无法适从,此时应运用“自动白平衡”。
如果光源为混合光或色温值很高或很低,用“自动白平衡”也不能解决,此时,最佳的办法就是采用“手动白平衡”。方法是将—张无光的白纸放在拍摄对象的现场光线下,将镜头对准白纸,撑满画面,按相机菜单中“手动白平衡”的说明操作,设定完成后即可拍摄。这个手动的白平衡,只有在此一种光源下有效,换了其他光源,需要按照上述方法重新设定白平衡。
有意思的是,利用白平衡的“补色”原理,可达到某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比如,在阳光下拍摄,要想偏蓝,可用设置白平衡的“白炽灯”模式,要想偏红,可用设置白平衡的“阴天”模式。如果要达到更多的色彩,可采用“手动白平衡”来自己设定,如用蓝色的纸预设,画面效果呈现黄色;如用青色的纸预设,画面效果呈现红色;等等,还有可以打开Photoshop制图软件,选择或配制需要的“补色”(成千上万种颜色),储存于“手动白平衡”备用,有兴趣者可一试。
10. 尽可能选用RAW图像存储格式
RAW是一种无损压缩的文件存储格式,它能在拍摄的一瞬间将各种有关参数,包括相机、镜头、焦距、曝光组合等最原始的数据完整地记录下来。
RAW格式与TIFF格式相比,RAW格式的最大优点就是储存空间要比TIFF格式小。尽管TIFF格式是一种无损压缩文件格式,且不必转换文件格式便可直接打印照片,但TIFF格式占用的储存空间较大。拍摄同样质量的照片,采用RAW格式比TIFF格式要多拍2~3倍的数量甚至更多。因此,目前有的生产商在相机上已不采用TIFF格式,看来是有道理的。
RAW格式与JPEG格式相比,RAW格式的图像质量显然要比JPEG格式好(照片放得越大越明显)。由于JPEG格式是一种有损压缩文件格式,而且压缩后是无法恢复的。如果JPEG格式文件每改动一次,仍用JPEG格式储存,又有损压缩一次,导致图像再次受损,因此,一个JPEG文件应在完成所有编辑后一次性保存。放较大尺寸的照片,最好不要采用JPEG格式拍摄。但JPEG格式仍有优点,文件小速度就快、张数多、兼容性强,可以通过网络传输。
11. 用好闪光灯
尽量使用反射闪光法 反射式闪光就是把闪光灯朝天花板和墙壁或反光板等反射闪光。反射式闪光好处是,光线均匀、自然、阴影柔和。但采用时要注意:1. 在用手动闪光方式时,要注意“闪光灯指数摄距=光圈系数”公式中的“摄距”是指:闪光灯至反射物的距离加上反射物至被摄体距离之和。2. 应注意按照“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的光学常识,掌握好闪光灯射向反光物的角度。3. 如房间太小,避免向天花板反射,不然会产生眼窝阴影和鼻影,可以射向墙壁或反光板。4. 反射物必须是白色的,不然会改变闪光灯的色温,使被摄体偏色。
用漫射闪光法 就是直接在闪光灯上加乳白色柔光片和蒙上白色的手帕或纱布等,向被摄体闪光。这种闪光能产生柔和的光线效果。使用慢射闪光法,由于在闪光灯上蒙了织物,光线有所减弱,因此,需加大光圈系数或减小摄距的办法来弥补闪光的损失。
用闪光灯拍摄带有夜景人物拍摄,必须使用三脚架夜景拍摄靠闪光灯是不可能解决背景亮度的,如果加大闪光强度,人物的面部曝光就会过度,背景仍漆黑一片。使用三脚架的秘诀是在快门速度上,一般根据背景的亮度来决定,由于夜景的光线一般较暗,曝光“倒易律”失效,此刻快门时间设定在1s或者2s,感光密度相差不太大。在决定背景的曝光速度后,就可以让人物站到指定位置拍摄,光圈系数可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如:闪光灯指数为32,人物摄离拍摄距离为4m,经计算,光圈系数为F8,经这样的曝光组合,人物亮度合适,背景亮度也得到了表现。
在室外逆光下拍摄人像用闪光灯手动补光时,要根据拍摄距离来决定光圈值(或根据光圈系数来决定拍摄距离),光圈系数过大或过小(摄距或远或近),都会影响人像的正确曝光。
使用超广角镜头拍摄时要注意外接式闪光灯的涵盖力问题。闪光灯的型号颇多,但都指定了各型号闪光灯使用的焦距范围。比如一只标明24~105mm镜头焦距范围内使用的闪光灯,在使用24mm镜头时,表明闪光涵盖力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使用更广角的镜头,这只闪光灯会出现涵盖力不够的问题,表现为,照片的中心部位感光正常,周边或四角却发黑,照片边缘与中心感光不均。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是用闪光灯自带的广角扩射片(有的闪光灯自带);二是使用反射闪光法,可以较好地解决闪光灯对广角镜头涵盖力不够的问题。
12. 充分利用电脑修饰照片缺陷
拍摄中—旦出现失误,可利用电脑进行后期修补。在数码扫描仪未出现前,照片的修饰和“改头换面”都是在暗房中完成的,难度高、成功率低。在数码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个问题变得简单易行。当今,无论是负片或反转片还是数码影像文件,都可以输入电脑,通过图片编辑软件进行修饰或创意加工。
6. 摄影负片是什么意思
影调是黑白摄影的造型手段和技术概念,是指在照片,负片或透明片上能够区别于较亮或较暗部分的任何均匀密度区。
7. 负片摄影法又叫什么摄影法
湿版摄影法就是拿玻璃或者铁片当底片的摄影技术,它是一门来自19世纪的古老摄影技术,在干净的玻璃上涂布火棉胶为主材的溶剂,再浸入硝酸银,取出后在保持湿润的同时进行拍摄,然后显影,定影,根据喜好,把底片做成正片或者负片的摄影技术。亦称为火棉胶摄影法。
人们想得到的是既像达盖尔法拍摄的照片那样具有清晰的影像、细致的影纹,又像卡罗法那样能便宜、迅速地印出许多的照片,于是,有人提出了用透明片基代替纸基制作负像片的设想。
8. 摄影负片和正片生成原理
科学实验证明,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像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电影胶片以每秒24格画面匀速转动,一系列静态画面就会因视觉暂留作用而造成一种连续的视觉印象,产生逼真的动感。
1895年,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他们的电影机由一个暗箱组成,里面装有35毫米凿孔胶片间歇运动的牵引机构和遮光旋转机构,并装有一个摄影镜头和放映镜头。
装上摄影镜头时,可以以每秒12幅的频率摄影,获得负片。取下摄影镜头,将曝光后的负片与另一条未曝光的胶卷贴在一起曝光后转成正片。
放映时,正片装入机内。点燃灯泡后,光束穿过胶片和镜头,静止的画面以极短的间隔次高速地通过片窗,使影像在观看者的视网膜上暂留,观众便可看到一组活动的画面。
9. 负片怎么拍
1.正片: 是用来印制照片、幻灯片和电影拷贝的感光胶片的总称。
2.负片: 是经曝光和显影加工后得到的影像,其明暗与被摄体相反,其色彩则为被摄体的补色,它需经印放在照片上才还原为正像。
3.反转片: 是在拍摄后经反转冲洗可直接获得正像的一种感光胶片。有彩色和黑白之分,反转其实是Color Reversal Film,常用于静态摄影。
10. 用负片拍负片
我们平时所说的照片底片,也就是普通胶卷冲洗出来的底片叫做负片,负片的颜色是我们实际拍摄图像的反转色,要制成照片还需再重新曝光,通过扩印或放大成照片,才变成了与所拍摄景物相同色彩的影像。 而所谓反转片,又称正片、幻灯片,使用上与普通负片差不多(暴光要宁欠勿过),反转片在底片上所呈现的颜色就是实际的颜色,可以直接使用,如放映幻灯片。 之所以叫反转片是因为此胶片在冲洗的初显时为负像,经中途曝光后再次显影时转为正像。因此冲洗也与负片不同,反转片采用E-6工艺,而负片采用C-41工艺。在亮度和清晰度上比负片要好的多,色彩上也非常出色。 黑自胶片与彩色胶片无论是负片、正片或反转片,都有黑白胶片和彩色胶片之分。彩色反转片用于景物拍摄。经过反转冲洗过程可以直接获得与景物明暗、色彩一致的正像,可直接用于放映和印刷制版。特点是:反差比负片大,比正片小;宽容度比负片小,比正片大;最低密度小,片基为无色透明。 反转片(即正片)是用来印制照片、幻灯片和电影拷贝的感光胶片的总称。它能把底片上的负像印制为正像,使影像的明暗或色彩与被摄体相同。黑白正片的感色性仅限于紫蓝色光、彩色正片的感色能力比彩色反片弱,因而,正片在摄影中很少使用。彩色正片用于印制彩色放映拷贝(电影、幻灯)。特点是:反差大、灰雾度低、清晰度高、感光度低。 反转片有彩色和黑白之分,现在说的反转其实是Color Reversal Film,常用于静态摄影。称其为反转片是有道理的:显影第一阶段成的是负像,然后才是彩色染料形成的正像。反转片是在拍摄后经反转冲洗可直接获得正像的一种感光胶片。黑白反转片可直接获得影像阴暗与被摄体一致的透明片;彩色反转片可直接获得色彩与被摄体相同的透明片,其色彩真实鲜艳,但宽容度较小。反转片由于有高质量的正像效果,被大量用于印刷制版或作幻灯片,专业摄影师在拍摄广告照片大多都使用彩色反转片。 反转片可直接用放幻灯机播放,但要洗成照片其实一点也不麻烦,所有数码冲印店都可扩印。对于杂志来说最好是曝光正常,因为曝光不足可能会损失暗部细节,从而影响印刷后的效果。 反转片负冲 反转片负冲就是使用反转片拍摄,利用C-41药水冲片,使原来的反转片成为负片型的底片。(当然这是自己冲洗胶片时要做的,如果有反转片,拿到外面就可以冲洗了,我们用PS当然就更没必要了) 反转片经过负冲得到的照片色彩艳丽,反差偏大,景物的红、蓝、黄三色特别夸张;客观地讲,反转片负冲比负片负冲在色彩方面更具表现力,其色调的夸张表现是彩色负片不及的,但在层次表现方面,反转负冲又逊色于负片负冲,所以首先确立拍摄对象再选择胶片类型非常重要。反转负冲主要适用于人像摄影和部分风光照片。这两种拍摄题材在反转片负冲的表现下,反差强烈,主体突出,色彩艳丽,使照片具有了独特的魅力。 然而,反转片负冲在拍摄、扩印、放大等过程中,难度大,要求高。因此,在拍摄时适当选择反转片尤为重要。在光源充足,景物反差强烈的情况下,可选用低感光度的反转片来拍摄。50°和100°的反转片可得到色彩饱和而艳丽的照片。在光照条件较弱的环境中摄影可选用200°或400°左右的反转片来拍摄,高感光度的反转片可一定程度地降低反差,使照片略微柔和。 反转片负冲的底片,在扩印和放大时的曝光控制和校色是最困难的,由于目前摄影工作者和摄影爱好者使用反转片负冲工艺冲扩的人还不多,许多彩扩店对此比较陌生,一般拒绝冲扩,而接受冲扩的扩印员大多对反转负冲的底片扩印没有经验,扩出来的照片严重偏黄、偏蓝、偏绿等等,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一般摄影者最好明确地指出自己的需求,并现场监督扩印人员的操作,采用“优选法”挑选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反转片负冲的底片,在放大制作过程中也非常困难,因为与这种底片与负片的基色不同,其曝光宽容度最好控制在±0.3秒之间。 反转片负冲在风光摄影的运用上有很好的表现,在人像拍摄上优点也非常突出,但是人物的肤色还原不易正常,人物面部极易偏黄。不过反转片负冲后底片因透明度高,反差大,人物的头发、眉毛、眼睛、唇线等边缘色彩的相互渗透较重,近似国画家在宣纸上重笔浓抹所留下的边缘浸迹,有着很夸张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