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郑州的戏曲文化
河南的戏曲三大剧种。
豫剧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近几年,豫剧跟随河南卫视,河南豫剧院,台湾豫剧团等演出团体走过了世界诸多国家,如到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加拿大、委内瑞拉、新西兰、德国、英国、美国、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演出,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中国歌剧”等。
豫剧文场中的传统伴奏曲牌有300多个,其中唢呐曲牌130多个,横笛曲牌20多个,丝弦曲牌170多个。唢呐曲牌中常用的有春来到、大汉东山、小汉东山、大桃红、小桃红、大开门、小开门、大风入松、小风入松、文二凡、武二凡、水龙吟、新水令、折桂枝、晏驾令、山坡羊、红绣鞋、唢呐皮、娃娃等;横笛曲牌常用的有朝天子、五六五、哭皇天、云霄歌、石榴花、花朝元歌、百鸟朝凤、鸡爬坡、小开门等;丝弦曲牌中常用的有小花园、九连环、花错字、小红鞋、苦中乐、浪淘沙、油葫芦、呓怔、算盘子、娶嫁等;豫剧乐队武场的主要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手镲、小锣和梆子等。
曲剧
曲剧是主要流传于河南地区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旧时也称“高台曲”或“曲子戏”。曲剧流行于河南全省及周围邻近地区,是在当地流行的曲艺鼓子曲(洛阳曲子、南阳曲子)和踩高跷的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曲剧音乐最早可追溯到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由其中的杂牌小调与河南的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于1926年经由临汝县(今汝州市)农民组成的同乐社在登封县首次搬上戏剧舞台,从而正式发展为戏曲剧种。其中的“高跷曲”由去掉高跷拐子的演员登上戏剧舞台,是曲剧由民间歌舞演变为“高台曲”这种正式的戏曲形式的一个质的飞跃。
越调
越调是河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河南全境、湖北西北部、陕西东南部、安徽西北部、山西东南部、河北中南部、北京等省市。越调的主奏乐器早期是象鼻四弦,后来一般用坠胡。
越调除戏曲形式外还有曲艺和木偶两支分支。1942年河南发生大旱,期间许多越调艺人(如张桂兰)等都曾转入过地摊说唱,等灾荒过后,再重新回到舞台来演唱戏曲。木偶的越调分支在南阳一带十分盛行,其中有些民间职业木偶艺人至今仍十分活跃。
2. 郑州哪里有戏曲演出
老舍茶馆,大概人均消费40元,我才去的,茶很醇香,还可以听评弹和霸王别姬哦
3. 河南的戏曲文化
10个关于河南的物质文化遗产:嵩岳寺塔 祐国寺塔 白马寺 观星台 修定寺塔 社旗山陕会馆 风穴寺及塔林 净藏禅师塔 初祖庵及少林寺塔林 济渎庙 南阳武侯祠
拓展资料
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也是站在前列的:麒麟舞(开封兰考县、睢县)管会响锣(周口项城市)耍老虎(焦作市)龙舞(焦作孟州市)唐三彩烧制技艺(洛阳)真不同洛阳水席(洛阳)焦作当阳峪佼胎瓷烧制技艺(焦作)汴绣(开封)木板年画(朱仙镇、滑县)灯彩(洛阳)豫剧(河南省郑州市豫剧院)越调(周口、邓州、许昌).大平调(滑县、濮阳、新乡市延津县)曲剧(河南省艺术研究院)道情戏(周口太康县)
4. 郑州的戏曲文化有哪些
河南地方戏有豫剧、曲剧、越调,还有道情等。
5. 郑州戏曲文化标志
河南大学戏曲学院是二本公办大学。
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位于郑州市,是以河南大学教育资源为基础,整合省内有关院校和剧团等资源进行组建。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是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关于筹建河南戏剧学院的通知》精神,以河南大学相关教育资源为基础,整合省内有关院校和剧团等资源组建。河南戏剧学院组建前期,挂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牌子,利用中原文化艺术学院(筹)部分校区筹建,自2022年起以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名义招生,办学地点为郑州市郑东新区郑开大道132号。
6. 郑州影视戏曲
艺术本科A段。
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是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关于筹建河南戏剧学院的通知》精神,以河南大学相关教育资源为基础,整合省内有关院校和剧团等资源组建。河南戏剧学院组建前期,挂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牌子。自2022年起以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名义招生,办学地点为郑州市郑东新区郑开大道132号。
2022年招生三个专业,分别为表演50人,广播电视编导30人,绘画20人,放在艺术本科A段录取。
7. 郑州戏曲文化海报
郑州大石桥戏曲演出都是在桥西南角空地上自发演唱的。
有时候可能会到人民公园里面。
8. 郑州地方戏曲
楚剧、汉剧、荆州花鼓戏、江汉平原皮影戏、黄梅戏等。
1、楚剧
楚剧,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清代道光年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地方声腔剧种,1926年改称楚剧。
主要流行于武汉、孝感、黄冈、荆州、成宁、宜昌、黄石七地市四十余县。楚剧腔调分为板腔、小调、高腔三部分,其题材广泛,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厚。
2006年5月20日,楚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58。
2、汉剧
汉剧,湖北省武汉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汉剧,旧称楚调、汉调(楚腔、楚曲),俗称“二黄”。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民国时期定名汉剧。
汉剧主要流传于湖北省,远及湘、豫、川、陕、湘、粤、皖、赣、闽、黔、晋等省的部分地区。
汉剧传统剧目有660余个,唱腔优美,对白雅致,文本大气,对演员文化素质要求较高,角色共分为十行,腔调除了西皮、二黄外,罗罗腔也用得较多。伴奏乐器有胡琴、月琴、三弦、鼓板等。
2006年5月20日,汉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30。
3、荆州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荆州花鼓戏曾称沔阳花鼓戏,1954年定名为天沔花鼓戏,1981年改称荆州花鼓戏,形成于清道光年间,迄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荆州花鼓戏主要流行于湖北及与湖北毗邻的河南、湖南周边,重点在仙桃(原沔阳)、潜江、天门、荆州、监利、洪湖、荆门、京山、钟祥、石首等江汉平原一带。目前荆州花鼓戏专业演出团体总数8个,含国办团体6个,改制转企团体2个 。
2006年5月2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4、江汉平原皮影戏
江汉平原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迄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是指流行在湖北中南部沔阳(今仙桃市)、天门、潜江、监利、洪湖、京山、公安等县(市)具有相同艺术特征的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是江汉人自己的“土电影”,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江汉皮影尤以沔阳皮影戏最为著名,它融传统绘画、雕刻、美术于一体,集电影、电视动画于一身,具有浓郁民族气息,是中国艺术菀里的一朵奇葩。
江汉平原皮影戏是表演的形式大致都是一样的,表演是先自制一块类似电影银幕的白色布幕,然后在幕后面加以灯光照射,表演者在幕后操纵事先按剧情雕刻并安装好活动的影人,把幕上的影子展现给幕前的观众,在配以音乐锣鼓及说唱,进行故事表演。
5、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现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等地。
黄梅戏的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真实活泼,韵味丰厚富于生活气息,以崇尚情感体验著称,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
黄梅戏中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其中以《天仙配》、《女驸马》等最具代表性。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影响十分深远。
9. 郑州的戏曲文化是什么
戏曲作为国粹,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过数百年历史文化的演变,形成以5种戏曲为主,各地域百花齐放的局面。
第一种京剧,代表作有《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等剧目。
京剧的原身是徽剧,始于清代乾隆55年,四大徽班陆续来到北京,吸收昆曲、秦腔以及不同地域的民间曲调交流融合而成京剧,位列中国戏曲榜首,有“国剧”之美誉。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第二种越剧,代表作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祥林嫂》《何文秀》《碧玉簪》《追鱼》等剧目。
越剧流传甚广,有第二国剧之称,外国人称为“中国歌剧”,发源于浙江嵊州,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之特色,流传于世界,由男子越剧转变成女子越剧为主,多以才子佳人为主题,极具江南之灵秀气息。
第三种豫剧,代表作有《春秋配》《梵王宫》《黄鹤楼》《三拂袖》《三上轿》等剧目。
豫剧发源于河南开封,因其伴奏是用枣木梆子打拍的,所以得名河南梆子。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传承、创新、发展而来的豫剧唱腔铿锵大气,擅长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广受国内外人士的欢迎。2006年,豫剧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四种黄梅戏,代表作有《天仙配》《牛郎织女》《槐荫记》《女驸马》《孟丽君》《夫妻观灯》《打猪草》等剧目。
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盛行于安徽安庆,是融合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等逐渐发展起来的剧种。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极具感染力,黄梅戏的鼻祖刑绣娘曾经四次为乾隆皇帝献艺,并获得了“黄梅名伶”的御赐墨宝。
第五种评剧,代表作有《小女婿》《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
评剧俗称“蹦蹦戏”或"落子戏",从流行于19世纪末河北唐山民间的说唱艺术莲花落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融入了东北民间歌舞,擅长表达当代人民现实生活。
10. 郑州 戏曲
河南艺术中心,郑州艺术宫,英协剧院,香玉大舞台等剧场都有,你可以留心演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