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反相机设计图
绝大部分情况下,单反相机拍摄时候,出片模式是JPG格式的
因为这个最方便,而且需要后期的时候,比如PS、修图、磨皮、液化也都得是JPG格式的去进行处理。
这里提一下RAW格式的图片,这个图片往往是需要进行精细调色时候会去用。
因为RAW格式的图片保存了所有白平衡模式跟曝光模式的数据信息,在进行调色的环节可以在调色过程中更多的保留图片细节(相比压缩版的JPG格式而言)。
所以通常拍摄的方式是:
拍摄的时候出片格式为RAW格式的图片
后期的时候先使用专业调色软件进行调色,比如LR的软件,调色工作全部完成之后将图片转存为JPG,最后再使用JPG格式的图片进行PS上的修图。
2. 单反相机结构图解
一、不要使用单反相机进行直播
单反相机并不适合直播。单反相机的主要用途是拍摄照片,附加功能是拍摄视频,而如果用单反相机进行长时间视频拍摄是并不妥当的,为什么呢?
1、单反相机结构有所限制。单反相机具有反光板,开启视频模式需要反光板一直处于抬升状态,让cmos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这样的结构设计并不是为视频专门设计,反光板抬升会加大电量损耗,同时大型cmos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会产生较大损耗。虽然cmos并没有那么脆弱,但用单反这样的大型cmos来干直播这活儿确实有些浪费。
2、单反相机与网络连接并不方便。单反这种设备一般并不需要与网络连接,都是单机作业,如果有需要连接电脑或手机的时候也是为了传输照片或者实时显示拍摄状态,并不是用来直播,因此与手机、电脑连接并充当摄像头的功能并不强大,需要很多转接装置,用于直播并不好用,太麻烦。
3、单反相机散热能力有限。单反拍照片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因为它只有拍照的一瞬间才会有电量消耗,而长期打开lv实时取景则并不妥当。因为单反cmos比较大,在工作中需要进行有效散热,而单反这个机型本身散热能力并不佳,所以单反只适合拍摄视频“短片”,并不适合长时间镜头拍摄就是这个道理。
4、单反相机续航能力有限。单反相机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对电量的消耗是巨大的,而单反一般是不能直接连接充电装置的,只能使用电池,这样的续航并不适合直播。虽然也可以把单反加装一个“假电池”来进行持续供电,但这样对机器损害过大,还是慎用
3. 单反相机结构图
首先将镜头的对焦模式设为自动对焦,将机身快门设为连拍模式,然后调整好拍摄的焦段,固定好焦距后长按快门就可以了。相机的连拍模式一般用于拍摄高速移动的物体,比如体育比赛和飞行/奔跑中的动物。普通相机每秒可以拍摄三张,相机越高档,每秒连拍的张数就越多,像专门拍摄体育比赛的佳能1DX3,每秒可以达到可以达到恐怖的20张。最后提醒一点,再使用连拍时一定要用高速快门。
回答完毕,希望能有所帮助。
4. 单反相机介绍详解
如果要说胶片机,那么上世纪80年代绝对是繁荣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拜日本经济腾飞所赐,日本开始大量制造入门级旁轴相机,这些相机只需要德国相机1/10的价格,却能获得80%的性能,所以一经推出马上风靡世界,甚至严重冲击了德国的相机产业,这个时期倒闭了了一批德国大牌相机企业,比如福伦达、蔡司属下的康泰时、巴尔达、潘泰克斯、百佳等等,但是日本的平民化相机却走路了千家万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七剑”(无忌大佬起的名字)。这些相机奠定了八十年代日本相机的霸主地主。同时期国产的相机开始起步,最有名的是上海、海鸥、凤凰。上海牌是鼻祖,即后来海鸥牌的前身,凤凰是当年为了响应毛主席打核战的要求,动员了国内几家主要相机厂迁往江西山沟中开辟的三线企业。产品图纸就是海鸥的原稿。海鸥相机从仿制相机开始入手(海鸥著名的旁轴机型海鸥205是仿制的日本yashica,双反相机海鸥4则仿制自德国禄莱),到1975年,柯达首先年研发出第一个CCD,宣告数码相机时代的来临,但是柯达自己并没有把握住机会,反而让日本企业后来居上,日本的CCD开始逐渐从数量到质量上全面超越柯达(以SONY为代表),这个时候的数码单反还是少数人的专业工具,不是贫民可以玩的东西。
直到2000年,Canon推出了一款入门级数码单反Canon 300D,价格降低到了1万元以内,没错,当时的入门级机身就要这么贵。但是1W已经很便宜了好不好。柯达和Nikon合作生产的数码单反DCS Pro SLR/n,使用Nikon的顶级F机身,1千4百万像素,售价10万人民币,根本不是一般人买得起的。所以2000年也是数码单反普及的元年,自此数码相机越造越便宜,销量越来越大,到现在已经是随便谁都能买的起的普通商品了。
5. 单反相机效果图
是否有必要购买要看你的用途,如果是非商用的普通摄影爱好者,完全可以购买。数码相机自诞生以来,都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一款相机的停产意味着有更先进的机型诞生,但相机的基本功能并没有改变,作为普通的摄影爱好者没有必要追逐也追不上新技术的发展步伐。
6. 单反相机图解
1952年,日本宾得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装备了“快速复位反光板”的相机Asahiflex,在取景和对焦的时候,这台相机的反光板将从镜头中进入的光线反射到相机顶部的取景器中;当按下快门的时候,反光板会自动向上弹起,于是成像光线就落在了胶片上,曝光完毕,反光板将立即返回原位。但此时还没有引入五棱镜,因而摄影师在毛玻璃取景器上看到的是一个左右颠倒的图像。为了让取景器中看到的不是左右颠倒的影响,1957年,宾得又率先推出了第一台装备了五棱镜的相机Asahi Pentax。于是,世界上第一台同时结合了“放光板”和“五棱镜”的相机问世了,这种相机被称为“单镜头反光式取景相机”,简称为“单反”。
7. 单反相机拍照构图
单反相机拍摄构图基本上遵循井字格构图法则,主题人物放在井字格的四个交叉点上或一侧。需要注意的是人前方留三分之二的空间,人的背后留三分之一空间。
在就是拍半身照片时,要把人物的手拍出来。为了避免人物双手下垂拍成死板大半身照片,可以指导人物做一些手臂的动作。如,头痛、牙痛等。 在拍全身时要把脚拍全。往往人们拍全身时不注意把脚拍全,多数拍的是半个脚,甚至根本就没有脚面。
在拍风景照片时,首先要注意控制景深,尽量使用小一点的光圈,再就是注意相机的稳定,最好用三脚架。再就是注意对焦点的选择,使整个取景范围都在清晰的范围内。最后选取三分构图法。在体现地面景物时,地面占三分之二,天空占三分之一,在表现美丽的天空时,天空占三分之二,地面占三分之一。没有天空的衬托显示不出,地面的广阔。反之亦然。
8. 单反相机示意图
展开全部
1、合影拍摄尽量用50mm焦距的标准镜头或相应焦段,因为标准镜头视角和人眼基本一致,拍出的照片透视比例接近人眼看到的视觉印象,尽量避免使用广角镜头,拍出来的人像前后比例悬殊太大。
2、 为了前后人物在合影照片上都尽可能清晰,尽量使用F8.0以上的较小光圈(便携相机也要用F5.6以上光圈),以获取较大的景深。但光圈也并非越小越好,太小的光圈成像质量会有所下降,尽量不要使用F16以上的较小光圈。
3.、对焦点定在前排和后排中间稍靠前的位置,这样前后排清晰度都能保证,因为后景深一般比前景深要长,这样可以保证第一排和最后一排都清楚,确定焦点后把对焦开关关掉,避免相机再对焦时精确度不够。
4、 有条件要使用三脚架和快门线,把相机设置在连拍的位置,喊“准备...一 二...”的时候按下快门,等喊到“三...”时候已经拍了数张,避免个别人因紧张而闭眼的现象。
5、如室外拍摄最好避免使用造成阴阳脸的90度侧光,如光比大打开相机的机顶灯也能起到一定的补光效果。测光时候注意背景,如果背景太暗的话要减曝光,反之则加曝光。
6、 人数较多的集体合影要利用台阶,一般站位是第一排坐凳子,第二批站地上,第三排站台价或凳子第四排站桌子,如果还不够则安排蹲在前排。
7、文件存储一定要用最大尺寸最好的压缩比,最好使用RAW格式,因为拍摄时曝光、白平衡不准确的话后期调整余地大,如果是JPG格式的话基本上就难补救了 。
扩展资料:
简单的拍摄技巧:
1、以长焦距镜头为主要拍摄镜头(120型相机的约250mm左右镜头,或135型相机的135mm左右镜头),取其短景深功能。
2、依人像公式构图法的原则,直接框取特写、半身、七分身或全身之构图,大约是距离被拍者5—8步左右,即可轻易拍得。
3、曝光时,需依人像摄影的特点,多开1~2档光圈补偿,以使脸部质感较为亮丽。人物脸部的光线柔和亮丽,是拍摄此类型照片的重点。
4、为了制造亮丽的眼神,最好在人像前方置一块反光板或白色板,以使眼睛反射雪亮光点。
5、冲印时,最好依后加工处理技巧加上冲印柔焦处理,全面性的柔化肤质后,即可达到整张照片柔美漂亮的效果。
6、应多变换主题人物的造型或道具,否则拍照张数多时,视觉重点会毫无变化,构图、景深以及拍摄技术类同的缺点就会暴露出来。
7、设计好主题人像的造型风格,选择适合整体表现的场景,做好先期的主题与场景设计作业。
8、平时应多培养美学构图的能力,并在拍摄时拟定好主题人像与场景之间的整体构图计划,不可落入人像公式构图的俗套,而拍成特写类型的照片。
9、解析并运用现场采光情形,用加减运作的方法融入所要拍摄的人像主题,在场景环境中,控制采光的突出表现,而不落入一般纪念照的平光通病。
10、控制景深的长短,制造动人与高层次的景深表现,不可落入一般生活照的杂乱模式。
11、选择最适当的拍照时机按下快门,掌握住人像的生动感与景象的艺术感,拍摄出完美的人像带景艺术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摄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