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片相机的像素越高越好吗?
卡片机的成像元件CCD的尺寸比较小(与单反、单电相比),像素达到一定的指标后,即便继续增加像素也难以提高成像质量,因为单位面积的像素过高,不仅制造工艺难度加大、成本增加,还会引起噪点增加。
高像素对于专业摄影、印刷、出版等大幅面输出确实重要,但定位于家用市场的卡片机并非像素越高越好,目前主流市场1200W像素的卡片机足够家庭使用了。
像素这东西只能决定照片的尺寸大小!跟清晰度没什么关系! 别误解了像素!很多人看相机第一个就问像素高不高!都是很白痴的问法!现在的像素随便700像素就已经满足基本需求了!
二、单反相机的分辨率越高越好,还是越低越好?
首先确认一个概念,“分辨率”是镜头的素质,具体定义是每毫米内能解析出黑白线的数量,现在通常用MTF曲线来显示这个参数。
你所说的概念,我估计应该是“像素”吧,这个概念是感光元件中具备的“点”的数量。像素越高相片就可以被放得越大;而如果放大到同样的大小,像素越高画面也就越细腻,显示的细节更多。所以一般人认为像素是越高越好。
但是呢,由于感光元件大小是一定的,所以像素越高,“点”的密度就越大,间距(点距)就越小。密度太大了容易产生干扰,所以当像素太高就会影响成像质量,因此最专业的单反如尼康的D3s和佳能即将推出的1DX,为了保证极高感光度下的成像质量,其像素分别只有1200万和1800万,在旗下单反中只能算是中下水准。
另外像素高,照片文件的容量也就会比较大,占据存储空间比较多,一方面会提高存储成本,另一方面也会减慢存储的速度,从而影响连拍速度。例如2400万像素的D3X,连拍速度比1200万像素的D3要慢。
所以像素这个东西,够用就好,不必一味追求高。
不能用一概而论,要结合相机本身感光元件大小,新技术的运用等各方面因素才可以评判。
单反相机传感器的面积较大,通常像素密度高些对高ISO噪点的影响相对卡片机会小些。新式传感器还设法增加像素的开口率来减低这种影响。不过像素特别高的话总会影响存储速度进而影响连拍速度(高端机型可用双处理器克服这个缺点),可用ISO水平也会降低。
例如尼康高像素的D3x就比D3s慢一些,可用ISO也低些。佳能将要发布的1Dx也适当降低了像素数以便取得高速连拍的极限速度和高ISO表现。
像素适中才能取得画面细节表现与速度和高ISO表现之间的平衡,片面提升像素数或许是商业竞争的变态反映。
同样的感光元件,当然高一点好。
不好说,原则上来说越高越好,细节丰富,过渡细腻当然是有好处的,不过分辨率高意味着像素高和需要更好的镜头,像素高意味着像素密度高,像素密度太高,画面的纯净度难以保证(在同等技术条件下),高感光难以保证,而好的镜头又比较贵……所以,像素太高了也不是好事,同一时期的产品,像素中规中矩就OK,不过需要指出,全幅机身的感光元件面积比APS-C的大不少,所以虽然像素高一些,但像素密度并不太高。
三、像素越大越好吗?
当然是越大越好,按照我们普通人的使用规律来说是像素越大越好。 但是某些专业人士也许会解释像素大了某些方面不好,但是那只是片面的,针对小部分人群的。 所以 尽量往大像素的买,但是一般家用的400-600万够万千了。
像素数是指CCD上感光元件的数量。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可以理解为由很多个小的点组成,每个点就是一个像素。显然,像素数越多,画面就会越清晰,如果CCD没有足够的像素的话,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清晰度就会大受影响,因此,理论上CCD的像素数量应该越多越好。但CCD像素数的增加会使制造成本以及成品率下降,而且在现行电视标准下,像素数增加到某一数量后,再增加对拍摄画面清晰度的提高效果变得不明显,因此,一般一百万左右的像素数对一般的使用已经足够了。
像素肯定是越高越好的,但是有些数码产品在处理像素问题时,会在一个像素点附近复制1个甚至更多个像素点,这样的机器像素确实是高了很多,但是照出来的照片不能放很大,会模糊.建议数码产品不要图便宜,比如说现在市面上电视里宣传的那些都不靠谱,央视2套生活栏目经常会报道这些的,为了不花冤枉钱,还是买正规的东西好
很多朋友买数码相机就会问“你看是不是600万像素的机器比300万像素的好多了?”“是不是8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很好呀”等等。对于这个购买误区必须指出的是:按需购买,才是正路。以追求高像素为购买原则,买到的不一定就是一款好的数码相机。
大多数用户使用数码相机都是用来拍照,然后进行数码冲印。现在普遍使用的200万至500万像素数已经能够满足日常需求了。其中200万以上像素是冲印照片最基本的要求,200万像素可以达到1600×1200的分辨率(这是最大分辨率,建议使用1280×960),按照一般300dpi的标准来计算,210万像素就可以完美地输出5英寸的照片,而500万像素可以达到大约2580×1936的分辨率,能够完美地输出14英寸的照片。
目前市场上炒得很热的800万像素,按照这个算法可以输出16英寸以上的照片了。即使是在电脑上观看相片,19英寸的显示器的最佳分辨率是2048×1536,所以那么大的照片也要缩小来看。买8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就是为了把800万像素的照片缩小到300万像素来看,如果这样,500万像素就足够了。
各人心目中“好”的标准是不一样的。选择合适、适合你自己的,就是好的了。选择家用型数码相机主要要看的性能指标有:
1,CCD尺寸,这是成像质量的关键所在,尺寸越大成像质量越好。一般选1/2.5英寸以上的。1/1.8或1/1.7英寸的比较好了。
2,CCD的有效像素。CCD有效象素一般的选500万以上。一般家用的去年主流是500万,今年是600万。像素大小的作用在于能打印多大的照片。500万像素的分辨率最大打印尺寸就可达50 x 75 厘米 (20x30 英寸)的优质照片了,注意是优质,也就是说,再打印大些的效果也是不错的。你想想,一般人需要用1000万像素的吗?其实300万就够用的了。
3,镜头尺寸。3到12倍光学变焦,一般选3到4倍就够了,6倍以上是长焦机了;要广角的选28mm镜头尺寸;要长焦的选200mm到400mm的;不要去看数码变焦了。当然了,如果能有28mm广角+300mm以上长焦,那就更好了,就能更加的适应各种场合的拍摄,就能实现一镜走天下的愿望了,但这样的机型太少了,只有寥寥无几的那几款,可选的对象不多了。
4,显示屏。2.5英寸20万像数以上显示屏,这类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就相当的不错了;当然还有可旋转的显示屏可选了,旋转屏会给你的取景带来更多的便利了。要看大小,更要看像素,佳能最大的也有3.0的,但像素只是到了17万,效果就不是很好了。如果是买17万像素显示屏的,2.5就比3.0的要好了,不能贪大。当然了象索尼松下的3.0英寸,23万像素的,其效果就特别的好了。
5,动画功能。支持640×480像素30帧/秒以上的主流的动画功能。动画过程中如果能拍静态照片、能进行光学变焦、能进行光学防抖,能在拍完之后进行动画编辑和剪切静态照片的,那就更好的了。
6,手动功能。需要手动的话还要看手动功能(M档、A档、S档)如何。这就要看各人的爱好了,毕竟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全自动了,但如果你是想学摄影的话,手动功能越强大就越好了。最好是光圈优先、快门优先和手动曝光都有。
7,机身大小(外形、颜色)、电池类型(能力)、防抖与否等等了。想要防抖机型的话,一般要选光学防抖型的了。电池一般是锂电的好了。
当然啦,还有光圈大小快门速度感光度等等,不过如果不是有特殊要求的话,这些不看也罢,这些配置是会和整机的档次相匹配的。如果你要求高的话,那么就需要有大光圈F2.8、高感光度ISO3200、慢速快门60秒、快速快门1/4000秒等等。
当然是越大越好,按照我们普通人的使用规律来说是像素越大越好。 但是某些专业人士也许会解释像素大了某些方面不好,但是那只是片面的,针对小部分人群的。 所以 尽量往大像素的买,但是一般家用的400-600万够万千了。
像素数是指CCD上感光元件的数量。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可以理解为由很多个小的点组成,每个点就是一个像素。显然,像素数越多,画面就会越清晰,如果CCD没有足够的像素的话,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清晰度就会大受影响,因此,理论上CCD的像素数量应该越多越好。但CCD像素数的增加会使制造成本以及成品率下降,而且在现行电视标准下,像素数增加到某一数量后,再增加对拍摄画面清晰度的提高效果变得不明显,因此,一般一百万左右的像素数对一般的使用已经足够了。
像素肯定是越高越好的,但是有些数码产品在处理像素问题时,会在一个像素点附近复制1个甚至更多个像素点,这样的机器像素确实是高了很多,但是照出来的照片不能放很大,会模糊.建议数码产品不要图便宜,比如说现在市面上电视里宣传的那些都不靠谱,央视2套生活栏目经常会报道这些的,为了不花冤枉钱,还是买正规的东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