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拍自行车赛技巧
1、固定在自行车龙头上。
2、就是固定在自己的头盔上。
3、其中米狗运动相机同时具有这两种配件,可以随意选择固定方式,所以很多选择骑行的人都会直接选择米狗3。 一般不是固定在自行车龙头上就是固定在自己的头盔上,其中米狗运动相机同时具有这两种配件,可以随意选择固定方式,所以很多选择骑行的人都会直接选择米狗3。 一般不是固定在自行车龙头上就是固定在自己的头盔上,其中米狗运动相机同时具有这两种配件,可以随意选择固定方式,所以很多选择骑行的人都会直接选择米狗3。 首先准备一只自行车支架,类似手机支架,支架上开一个孔。支架安放在自行车龙头上,再将相机底座孔于支架孔对齐,螺钉旋紧即可。 1、可以的,需要购买相机支架配合才能安装在骑行的头盔上。
2、小米运动相机采用塑料机身设计,十分轻盈,但也没有太多质感。规格方面,小蚁运动相机采用了1600万像素索尼背照式图像传感器以及Ambarella A7LS图像处理器。小蚁体积60.4mmx42mmx21.2mm,重量方面,小蚁官方资料显示为72g。最大可实现1080p@60fps以及720p@120fps甚至是480p@240fps视频拍摄,编码为H.264,输出格式为MP4。数据显示支持155度广角范围,支持40米防水,内置WiFi功能。
2. 自行车比赛技巧
关于学骑自行车的问题知乎上也有几个。
学骑自行车有窍门,而且窍门很简单,特别是对于成人来说更简单。
就一句话,也很好落实到行动中。
学骑自行车最好的方法就是刚开始学时,车座不要太高,骑上去后,双脚能够蹬到地上,用脚蹬地向前滑行,学习如何保持平衡,滑行的过程中慢慢的双脚可离地,直到学会如何保持平衡。在学会保持骑车平衡后,再蹬脚踏板。
按照这个方法,基本一上午就能够学会骑自行车,由于双脚可以蹬地,完全可以避免学车过程中摔跤。
这个方法也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其实自从我学会骑自行车的那天起,心中也有一个解不开的困惑。困惑于发明自行车的人最初怎么知道骑上车后能够不倒!心里是一万个佩服。
当我了解自行车的发明及发展历史后,这个困惑也迎刃而解。在此,借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自行车的发展历史趣,感受发明者们的创意和智慧。
1791年,法国人西夫拉克发明了木制的自行车,但是该车既没有类似脚踏板的驱动装置,也没有类似车把手的转向装置。骑车人靠双脚用力交替蹬地前行,改变方向时也只能下车搬动车子。由此可见,
西夫拉克在发明自行车时根本不用考虑骑上去后会不会倒的问题。
因为自行车靠双脚间歇性用力蹬地行前,脚蹬地能够很好的控制车子的平衡性。西夫拉克也是在骑车的过程中,认识到了即使在双脚离地的时候,车也能够靠惯性继续前行而不倒。西夫拉克的自行车并没有广泛的流行开来,不过该车给了后人启示,经过不断改进完善而有了今天的自行车。1816年,德国人德莱斯在发明的自行车前轮上加了一个控制方向的车把手,增强了车的方向操控性。尽管德莱斯的自行车仍然需要用脚蹬地前行,但还是受到人们的喜爱而推广开来。因为骑上车确实比走路速度快,而且还能驼东西。这一点我深有感受,在一次下班骑车回家途中,车链子断裂而无法骑行。最开始,我也是推着车走,走累了就坐车上,沿着马路边沿用脚蹬着马路牙子往前骑,速度确实比走路快很多,而且也不是很累。正是由于自行车的方便性,1830年时,法国政府为邮差配备了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
德莱斯发明的自行车,没有脚踏板,靠脚蹬地前行
1839年,英国人麦克米伦在自行车前轮处加上了脚踏板,通过连杆驱动后轮为自行车提供驱动力。骑车时双脚离地蹬脚踏板,而不用脚蹬地提供驱动动力。从加上脚踏板以后,骑自行车就需要先学会保持平衡而使车不倒了。麦克米伦的连杆设计应该是受到火车连杆推动的启示,不过由于两个脚踏板分离于两边,实际踩踏起来协调性不够好。麦克米伦的自行车为了提高车速,采用后轮大前轮小的设计。
麦克米伦改进的自行车,感受一下这种奇特的脚踏板
1861年,法国的米肖父子改进麦克米伦的自行车,直接在前轮上装曲柄和能转动的踏板,通过踏动脚踏板旋转驱动前轮。该车于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曾一度掀起自行车热。由于两边脚踏板的整体性,米肖父子的自行车骑起来较麦克米伦自行车容易。
米肖父子改进的自行车,现在儿童小自行车的脚踏板也在前轮
1869年,英国人雷诺,将自行车车架改由钢管制作,车轮采用钢圈和辐条支撑,使用实心轮胎,从而使自行车变的轻便。同样是为了提高车速,出现了前轮巨大的高轮车。脚踏板直接驱动前轮转一圈,轮子越大,前行距离越远,速度也越快。也正是因为高轮车的前轮太高了,骑车时上车起步和停车下车都比较费劲,有点像我国踩高跷的感觉,安全性较差。因为安全性问题,高轮车局限于运动爱好者和不怕摔的人去骑,被人们认为是危险的玩具。杂剧中常看到的独轮自行车算是高轮车的特例,高轮车去掉后面的小轮子就成独轮车了。高轮车,大家可以脑补一下这车是怎么骑上去的?这车不是高手不能骑,太容易摔。
1879年,英国人劳森在自行车上装上链条和链轮,通过链条驱动后轮的转动来推动车子前进。用链条驱动后轮,能够解放出前轮,显著提高转弯时前轮的灵活性。劳森改进的自行车还是前轮大,后轮小。由于协调性不够好,劳森的自行车在市场上也还是不受欢迎。此时高轮车也得到了改进。高轮车出于提高车速的目的,增大前车轮,但是车轮不能无限大,因为人腿长度有限。发明家的思路确实比较开阔,与链条驱动后轮发明的同一时期,高轮车也在前轮上加链条驱动。这样可以通过控制链轮大小提高车速,这种车被称为袋鼠车。袋鼠车发明者思路是正确的,但是方向错了,链条驱动后轮明显要优于前轮。正是链条驱动的引入,转变了通过增大车轮提高车速的思路,对自行车车型改进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劳森改进的自行车
袋鼠车,设计师也是脑洞大开,在前轮上装链盘,为了速度也是蛮拼的。
1885年,英国人斯塔利在自行车中使用前后大小相同的轮子,并用钢管制成了菱形车架,采用链条和链轮驱动后轮。斯塔利改进的自行车具备了与现代自行车基本相同的车型。
斯塔利改进的自行车
1888年,爱尔兰的兽医邓洛普,将充气轮胎用于自行车。充气轮胎增加了自行车的弹性,减轻了路面的震动,骑车舒适性大大提高。邓洛普为他的发明申请了专利,并放弃了兽医职业,于1890年成立邓洛普橡胶公司,经营自行车轮胎。
从1791年到1888年,用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经过众多发明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性能完善的自行车,它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自行车三百余年历史中,自行车的改进从来没有停止,性能也越来越好。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被用于自行车,比如现在碳纤维车架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自行车的轻便性、刚性和对冲击的吸收性。
从自行车发展史中最开始用脚蹬地前行可以给我们启示,学骑自行车最好的方法就是刚开始时车座不要太高,用脚蹬地前行学习如何保持平衡。在学会保持骑车平衡后,再蹬脚踏板。自行车的发明也告诉我们,一件发明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不断改进而完善的。生活中的我们,应该学习自行车发明者们大胆创新和不断改进的精神。
3. 自行车比赛拍摄技巧
1、固定在自行车龙头上。
2、就是固定在自己的头盔上。
3、其中米狗运动相机同时具有这两种配件,可以随意选择固定方式,所以很多选择骑行的人都会直接选择米狗3。
4. 自行车拍照技巧
用相机或者手机设置自拍即可。我已经体验过很多很多次了。
1.考虑地平线,不要将地平线放在照片的中间,否则会将照片分为两半。如果您希望强调空间感,那么应将地平线置于照片的下部,尤其当蔚蓝的天空中有白云时。如果您想创造出一种狭窄的感觉,就要将地平线置于照片的上部。另外一个容易忽略的要点就是在按下快门时,要使取景器中的地平线保持水平。
2.既然要避免居中,就要知道所谓的“三分法则”(rule of the thirds),也称“黄金分割”,“九格宫”…… “三分法则”是构图的基本的规则,意思是:把画面按水平方向在1/3,2/3位置画两条水平线,按垂直方向在1/3,2/3位置画两条垂直线,然后把景物尽量放在交点的位置上。
3.相机多采用低角度拍摄,相机贴着地平线或者低于单车重心一下,这是单车旅行摄影特有的拍摄角度,会给人不同的视角。
5. 自行车竞速技巧
折叠车属于休闲运动车,同样体力情况和山地区别不大,优点就是累了方便搭车。竞速公路速度快,但是也看个人身体素质,体力不行什么车都白搭。
6. 如何拍自行车比赛
如何拍摄运动?
1.拍摄运动场景,比较考验器材。不论拍摄哪类运动题材,都要先对场地,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先准备好适合的器材。
比如是室外的汽车拉力赛,足球赛,摩托车赛等场地大,广的。要准备长焦头。能把远的场景拉过来。如果是室内的,像蓝球赛,排球赛,羽毛球,乒乓球赛等等,标头24-70,70-200就可以了。
2.拍摄参数的设置
a.快门速度:
运动场景,瞬息万变,千变万幻。只有比较快的快门速度,才能定格精彩的瞬间。建议快门速度1/800-1/1600即可。当然也可以有意识地用相对慢速来表现运动场景的动静变化。
b.感光度
如果是室外运动,就正常设置可以。为了能提升速度,且无噪点不影响画质,建议感光度在800以下。(现在相机性能优越,800的感光度,画质还是可以的。
如果是室内运动,室内的光源有限限,建议感光度不超过3200.这样快门速度可以达到1/1000以上,确保能定格精彩瞬间。且能通过后期降噪,确保画质。
这里强调一点,不建议感光度设置成全自动。因为相机为确保高速,有时感光度会达到12800以上。这样图片的噪点严重,后期很难降下来,因而影响了画质。
c,光圈。建议用大光圈的拍摄。这样聚焦拍摄主体,虚化背景,更能突出主题。
d,对焦。平时我们拍摄多采用单点单次自动对焦。在拍摄运动场景,建议用人工智起伺服自动对焦模式,同时建议选用区域自动对焦模式,加大对焦速度。尤其提醒一下,为拍摄好运动画面,可以在相机的MENu中,提高追踪灵敏度的设置。
e,驱动模式,建议在对焦清晰后,采用高速连拍的方式,总有一张能满足你的不低的愿望。
f,白平衡。室外还是常规设置。室内比赛场地一般光源稳到,建议用荧光灯。4000左右都可。
拍摄运动场景,可以用光圈优先模式,把各种参数设定后,最后通过曝光补偿来调节画面的明暗。也可以用M档,我个人比较喜欢M档,且曝光量指数+1/3-1/2级,这样画面比较明快。
3.拍摄主体。拍摄运动场景,当然聚焦点应该时时关注参赛者身上,以及裁判员身上。但也不能丢了突发事件的记录,增加运动的趣味性和画面的可看性。
4.拍摄运动场景,有时会场面激烈,激情四射,可自己拍摄出来的画面却平淡无味。这就要注意拍摄的角度。拍摄的角度十分关键,比如你不能大部分画面都是运动员的背影,而应该是运动员丰富夸张的表情。运动的激烈程度,通过虚实对比,动静对比,明暗对比等手法,这样的画面才生动,真实再现了运动的魅力。运动场景也可以试试慢门,重曝等手法,呈现与众不同的画面。
5.运动场景的拍摄,很考验一名摄影师的预判能力和抓拍能力。不能眼到手不到,完美躲过了精彩的一瞬。
希望通过勤奋的练习,早日成为一名专业的运动题材的摄影大师!
这是我拍的一组蓝球赛图片,请老师们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