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70年代马灯图片
在5-6十年代,那会结婚的陪嫁就有马灯,现在结婚的早就没有马灯了,都是台灯
2. 60年代的马灯图片
8月1日凌晨2时左右,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划破了漫漫黑夜,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打响了。参加南昌起义的部队主要有贺龙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叶挺率领的第11军第24师以及朱德率领的第三军军官教育团部分学生,再加上准备动员参加起义的蔡廷锴第10师和在起义后赶到南昌的第4军第25师。当时这些参加起义的部队大部分名义上还为国民革命军,战士们和敌军穿着一样的国民革命军军服。
由于南昌起义是在秘密的情况下举行的,为保证战斗能顺利打响,起义时间确定在夜间进行。如何保证起义战士们在夜间也能准确辨认敌我?佩戴既醒目又秘密的标识就显得极为重要。于是,起义军统一在胸前佩戴红色领带、在左臂扎上白毛巾,由于起义时间在凌晨,起义军在马灯和手电筒的玻璃上也都贴上了红十字,这样一来,在很远的地方就能辨别敌我。同时,起义军还约定以第20军军部吹响冲锋号为发动进攻的信号。
选择红、白两色作为标识颜色,一是因为在夜间特别醒目,二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红色代表着喜庆,象征着“除旧迎新”,希望通过起义揭开中国革命的新篇章;更重要的是,这几样标识物品易于携带,便于隐藏,佩戴方便。除此之外,起义军标识还拥有深刻的寓意:红色领带代表着与旧时代的决裂,象征一支红色的军队;马灯是夜间照明工具,预示着南昌起义即将点燃革命的火种,照亮中国革命的新方向。
由于起义军布置周密,对敌军进行突然打击,仅仅5小时就全部解决了战斗。
因为战斗结束得很快,市民的生活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起义胜利的第二天一早,南昌的大街小巷上就多了很多带着红领带,扎着白毛巾的士兵,当时的南昌老百姓都亲切地称呼他们为“红带兵”,红领带、白毛巾这些起义时的标识也随之深入民心,成为了南昌起义军的形象代称,这也是《八一起义歌》中唱到 “原来是红带兵解决了国民党”的由来。
1959年,起义标识马灯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建馆之初征集而来。如今,这盏有些年头的器具就摆放在纪念馆的展柜里,大家透过它陈旧的玻璃外罩、鲜红的十字标志、锈迹斑斑的铁架,依然能够看到它曾在1927年8月1日的凌晨,为一群年轻战士点燃的胜利曙光。
3. 70年代的灯
其实远近灯光的原理就是:远光灯更亮,然后光线是直线的,与道路平行,所以光照得远,行人看到了很刺眼。
近光灯稍暗,光线是斜的,光线与路面相交,使近处的东西看得清,远处的看不清。
4. 70年代路灯图片大全
七零后的农村孩子来给你回答:
我记事的时候还是生产队,小队长每天敲村南口那棵歪脖大槐树上的铁钟,风雨无阻,晴天下地,雨天也有活,那会儿的农民除了过年就没有闲的时候。
那个年代化肥稀少的缘故粮食产量非常少,大锅饭队员干活也不积极,斗嘴闲聊,队长要连喊带骂督促下地。
干一天活一个劳动力多少公分?我也记不清了,家里壮劳力少的每年还得给生产队倒贴钱,要不粮食就不够吃的,我家就是靠城市里的姑姑们接济父亲。
村里的房子大部分是土坯盖的房子,条件好一点的是蓝砖表面里面还是土坯。大街小巷都是土地,下过雨后满街泥泞,土打的院墙,一下大雨,就有倒墙头的。
每到傍晚,家家户户的飘起炊烟,开饭了大街上喊孩子大人吃饭的叫声此起彼伏。
那个年代的农村小子不愁找媳妇,因为都穷,院子里随便一间屋都能做新房,大家不攀比,没压力。
因为是回答问题,就简单里说说。以后大家想了解农村,关注我。
(网络采图)
5. 马灯老照片
跑马灯是传统特色手工艺品,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由毛竹编织成马头,马尾,属于灯笼的一种。 在过去,跑马灯一般在春节等喜庆的日子里才表演,由二十来位11—14岁小孩组成,边跳边唱,根据节奏快慢形成不同阵势,
由于走马灯仿佛几个人在你追我赶,也用来比喻来往穿梭不停的事物。在日本传统文学中,走马灯是夏季的季语。
走马灯古称蟠螭灯(秦汉)、仙音烛和转鹭灯(唐)、马骑灯(宋),汉族特色工艺品[1],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常见于元夕、元宵、中秋等节日。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