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彩人像摄影
(1)勾线:对于仕女画面部的重彩着色部位,必须有针对性地运用浓淡不同的墨线勾出,如头发及眼眉部分的墨色可稍浓一些,而脸、鼻、口,脖颈及手属于肌肉皮肤的部分,则都要用较淡的墨勾出。
(2)头发和眼眉的染法:首先用淡墨将发髻染出第一遍,染时要注意额头与发际的严格界线,既不要染过头,又要染够,以免破坏形象或污损额靓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严格控制笔上所含水分,也就是说,染到发际的边界时,笔上含水量要逐渐减少。
(3)染两颊、眼窝、耳轮及手指尖:这些部位都要用曙红染出(曙红即洋红),其中双颊尤其要用曙红染,这里有两个表现意图,其一,用以表现人物皮肤健康的颜色其二,表现特定的妇女化妆效果。举凡男女老少及婴儿的面部,都应先染洋红,就连现代题材人物面颊的画法也是如比特别是工笔重彩画人物的面部着色更是这样。
(4)三白法的运用:三白是指人物的额、鼻,下颏用较厚的白粉染出。三白法开创于唐代,如前所述,它既能表现人的面部三个受光的凸出部位,又能表现中国古代妇女施朱粉“盛妆”的化妆效果。在唐,宋两代又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画法,一种是用粉由眉毛一直向额上染去,染到发际为止;一种是由额头发际处往下染,染到眉毛为止。这是两种部位完全相反的染法,现在惯用的是后一种。
(5)开脸,完成:这是最后一道着色程序(其实在染好三白之后,就已经将眉,眼画好,而且嘴的部分也已完成了上嘴唇的一半),首先将头发加到最浓度;第二步,用淡花青在发髻部位罩一遍,以使头发更黑,第三步,用深墨将眼眶勾足;第四步,用深墨点出眼珠,点眼珠用八成黑就行,不要点得死黑,要看出原来勾线时点出的瞳孔,才能生动;第五步,在眼睑的内部及白眼球的下边,还要用淡花青染出,眼睛才显得晶莹有光。
仕女画,一作“士女画”,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
中国仕女画形成在一千多年前的两晋时期。仕女画是人物画中以女性形象为描绘对象的绘画。仕女画在发展过程中,其表现领域也不断扩展。
“仕女画”作为一个概念、一种题材门类、一种规模而论,就目前资料记载,应从唐代开始。其代表画家有张萱、周肪等。他们笔下的仕女,大都是上层社会和宫廷生活中的贵族和名门淑女。向人们展现了当时上层妇女闲逸的生活及其复杂的内心世界。
2. 重彩淡彩摄影
有区别。
一、唐卡和国画工笔绘画中原色与渐色使用的差异:
1、彩绘唐卡的画面中往往呈现出色彩艳丽,金碧辉煌的视觉效果。这与其独特的赋色原则是分不开的。唐卡绘画中,偏好于对饱和原色的直接使用。原色(也称第一次色),即红、黄、蓝三种颜色,是不能由其它色彩调和出来的,认为是最纯净和最鲜艳的颜色。在唐卡绘画中,三原色的使用比较普遍,画面中经常使用对比强烈的红、黄、蓝等颜色,给观者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2、国画工笔画的赋色则趋向于典雅沉着、清新朴素。在传统工笔画中,使用的较多的是经两种原色调和而成的间色。传统工笔画视设色为绘画语言的符号之一,非常注重对色彩的运用,整个画面追求的是一种和谐而富有美感的理想化装饰意趣。色彩与色彩之间的块面对比较为自然清新,形成统一的色调。这是汉地传统绘画所特有的处理方法,画家在设色时注重色彩的格调,追求古厚沉着、雅致明快的效果。
二、唐卡和国画工笔绘画着色技法上的差异性:
1、彩绘唐卡着色有着相当程度的规范性,一般着色有两种方法,一为重彩,一为淡彩。其步骤为:先根据大体的色调铺好整个画面的底色,然后再逐次绘制画面中的背景,如天空、山川、花草、云雾等等,绘制景物一般是根据各自不同的色彩进行平涂。一次只能上一种颜色,一般是先上深色后浅色。接着是绘制画面当中的主体人物形象,如诸佛、菩萨等。多采用平涂与晕染相结合的方法,由此表现出形象的体积及较大程度上保持了色块的原有鲜亮色彩。
2、国画工笔画主要为勾填法、勾勒法、没骨等主要画法。勾填法即先用墨线勾出形象的轮廓,再紧挨着墨线染色,着色深浅与墨色深浅一致。勾勒法先用淡墨勾勒轮廓,然后层层上色,以色彩压住墨线,最后以色线再次勾勒。
综合上述唐卡和国画工笔是有区别的。分享到此。
3. 重彩美人群像图
第一幅——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据传顾恺之读曹植的《洛神赋》后大为感动,一挥而成《洛神赋图》。此卷一出,无人再敢绘此图,为顾恺之传世精品,成为千百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名画。此图为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馆,其他藏本大多为宋代摹本。
全卷分为三个部分,层次分明地描绘了曹植和洛神之间曲折而真挚的爱情。人物安排,空间交叠错落,山川景物,落笔疏密得宜,具有顾恺之艺术的空间美,时隔千载,仍可在笔墨之间窥探其情。
第二幅——唐代. 阎立本《步辇图》
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阎立本便以此为题材,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明接见来迎娶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时的场景,是为《步辇图》。此图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馆,绢本,设色,纵38.5cm,横129.6cm。阎立本是中国唐代画家,取材当世事件,为后人记录了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同时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在人物肖像上形似细致,生动鲜明地再现了当时历史,是唐代绘画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名画的传世经典。
第三幅——唐.张萱 、周昉《唐宫仕女图》
《唐宫仕女图》并不是指某一幅画,而是指代张萱和周昉所作的几幅描摹唐代仕女画作的总称。唐代以其辉煌开放闻名世界,当世的仕女画也是最为繁荣兴盛的时代,唐代仕女画端庄雅丽,雍容高贵,《唐代仕女画》群像展示着那个时代仕女的生活情调,和繁荣盛景。
第四幅——唐.韩滉《五牛图》
《五牛图》的作者是唐代著名宰相韩滉,以画牛著称。此图为现存最早的纸本中国画,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麻纸本,纵28.8cm,横139.8cm,无款印。问世之后,几易其主,险些损毁,流落海外,最终还是被抢救了回来。此图的珍贵之处在于,以牛入画者鲜少,难得如此传神生动,堪称孤本。
第五幅——五代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南唐画家顾闳中以连环长卷的方式绘出了韩熙载在家夜宴时的场景,画面线条流畅,细致灵动。这幅画的珍贵之处,还在于画卷背后掩藏了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猜疑,以声色游戏为韬光养晦的真相,是以颇有意蕴。此图先存北京博物馆,绢本,纵27.9cm ,横69cm。是今存五代时期人物画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第六幅——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这幅画的作者英年夭折,18岁在北宋画院做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得到宋徽宗赵佶的亲自传授,半年后创作了《千里江山图》。如此年纪便留下这幅传世名作,20余岁便早逝,可惜可叹。此图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馆,绢本,设色,纵51.5cm,横1191.5cm, 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
第七幅——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的这幅《清明上河图》应该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幅作品。此画不仅艺术高超,同时还留下了许多生动传神的故事。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盛景,是一幅北宋风俗画作品。通过这幅画,我们可以细致地了解当时北宋都城的经济面貌和各层人民的生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史料价值。此图为绢本,绢本、淡设色,高24.8cm,长528.7cm,原作现珍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我国一级国宝,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第八幅——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被誉为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是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的作品。此图纸本,水墨,纵33cm,横636.9cm,历时三年才完成,在清代曾遭焚毁,前半段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段藏于台湾。
第九幅图——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汉宫春晓图》是中国人物画题材,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馆,绢本,重彩,纵37.2cm,横2038.5cm,尺幅很大,是装饰性绘画巨制。这幅画是明代杰出画家仇英的作品,仇英在绘画上“重彩仕女”著称于世,《汉宫春晓图》主要描摹了宫中嫔妃的日常生活琐事,画中人物着唐代衣饰,又有明代色彩,故非汉代宫廷的意思,而是汉人宫廷。
第十幅——清.郎世宁《百骏图》
《百骏图》大概是中国古代十大名画之中,唯一一副外籍画家的作品。郎世宁是意大利籍的清廷画师,以传教士身份来到中国,最后成为宫廷画家,因此这位画家的技法融中西为一体,创造了独特的画风。《百骏图》共绘了百匹骏马的姿态,构图复杂,颇有意趣,为郎世宁生平杰作。《百骏图》稿本为纸质,纵102cm、横813cm,目前保留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画作也是瑰宝,但是这十幅名画都能代表各自的时代,因此选了出来。大家有其他的也可以留言补充,让咱们中国人也知道老祖宗在绘画领域也是不逊于西方的!!
4. 重彩人像摄影作品
管道升(1262~1319),字仲姬,德清县茅山村(今属干山乡)人,元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
管道升自幼聪慧,能诗善画,嫁赵孟頫,册封魏国夫人。元延裆六年五月十日病卒,葬东衡里戏台山(今洛舍乡东衡村)。擅画墨竹,笔意清绝。又工山水、佛像、诗文书法。著《墨竹谱》1卷。传世作品有《水竹图卷》、《秋深帖》、《山楼绣佛图》、《长明庵图》等。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他在字画方面都颇有造诣,赵孟頫官居江浙儒学提举,是一位文化高官。
明代最著名的十位女画家
柳如是(1618-1664年),本姓杨,名爱儿,字如是,号影怜、河东君,江苏吴江人。早年曾为南京名妓,后归“东林领袖”钱谦益为妾。她博考群籍,能书擅画,与黄媛介为诗、画密友。柳如是虽赋才情,但流存下的画作甚少
顾眉(1619-1664年),字眉生,一字眉庄,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秦淮名妓,后为崇祯进士龚鼎孳(字孝升)宠妾,改姓徐,号善财君、梅生,时称横波夫人。她才貌双全,精诗擅画,通晓音律。尤以撇笔画墨兰为人称绝,与以画兰著称的马守真难分伯仲。清张庚《国朝画征录》称其:“工墨兰,独出己意,不袭前人法。”古代女画家无论闺阁还是妓家,她们的画不为人所重,其原因之一是她们在创作上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顾眉画兰能不袭前人之法,实属难得。
李因(1610-1685年),字今生,号是庵、龛山逸史,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为江浙名妓,后嫁光禄寺少卿葛征奇为妾。她擅墨笔山水、花鸟。山水法宋人米芾、米友仁父子,多用水墨点染,“以烟云掩映树石”。花鸟画在师法明中晚期陈淳(字道复,号白阳山人)的写意画风基础上,又以自然为师,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她最终在创作上避开了女画家惯有的构图小气、笔致纤弱等弊病,以潇洒随意及疏爽隽逸的艺术风貌备受时人赞许。
文俶(1595—1634年),字端容,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文从简女,文徵明玄孙女,精于花草虫蝶画的创作。花鸟画是女性画家们最热衷表现的题材,出于女性细腻的情感和她们对花鸟特有的偏爱,及花鸟具有托物言志、比兴的审美意趣,促使深居中的女子,对自己生活中最常见的花鸟加以表现并形成了一定的创作规模,文俶便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明末钱谦益给予文俶的艺术极高的评价:“点染写生,自出新意,画家以为本朝独绝。”清代张庚在《国朝画征续录》中则赋予文俶更高的赞誉:“吴中闺秀工丹青者,三百年来推文俶为独绝云
薛素素(生卒年不详),名薛五,字润娘,号雪素。她是位相貌俊美,而于诗文、书画、箫、弈、马术、刺绣等又无所不能的江南名妓。绘画上的造诣更使她从容地走进文人们的笔墨酬答之中。她“尤工兰竹,下笔迅扫,各具意态。虽名画好手,不能过也。”(胡应麟《甲乙剩言》)
方维仪(1585-1668年),名仲贤,字维仪,桐城(今属安徽)人。人物画创作在女性画家的笔下较为丰富,既有仕女画,又有宗教人物画、还有反映男性社会生活方面的作品。这其中表现救苦救难教义的佛像画最多,妇女们既已坠入尘寰中的苦境,自然向往解脱痛苦。方维仪便因命运坎坷多难,导致她毕生以虔诚之心绘制带有救苦救难教义的观音、罗汉像,以求精神上的寄托。
马守真(1548-1604年),小字玄儿、月娇,号湘兰,金陵(今江苏南京)人。秦淮名妓。她聪颖机敏,能诗擅画,又轻财重义。其往来于文人墨客间,尤与文士王稚登(字伯谷)最为友善。马守真以画兰之精、画兰之专而名扬江南,因此自号“马湘兰”。其作品不注重对兰之外在形态的细致刻划,而重在通过对兰的描绘抒发内心之逸气。其笔下之兰具有脱俗的飘逸之气与野趣,与男性文人画家,尤其是“吴门画派”中文徵明等人的花卉有着更多的相近之处,反映了妓家对男性文人画家的迎合性及师承性。
李翠兰,生平不详,擅以宋李公麟白描法创作人物画,线条外柔内刚,富有表现力度
仇珠(生卒年不详),活跃于明代中期,号杜陵内史,原籍江苏太仓,寓居吴郡。当女性在封建社会的重重伦理道德的束缚下,政治上无地位、经济上不独立、婚姻中不自主时,她们的绘画艺术亦不为社会所关注,只是在专业性较强的书籍中才有关于她们简单而重复的记载。仇珠仅知为“吴门画派”画家仇英之女。她自幼观父作画,渐通笔墨之道,深受仇英工笔重彩人物画风的影响,擅绘仕女画,笔致工细精整,设色于明丽鲜亮中毫无媚俗浮躁之气。
傅道坤(生卒年不详),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自幼受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影响,喜书擅画,“尤工山水,唐宋名画,临摹逼真,笔意清丽,神色飞动,咸比之管夫人。”(明姜绍书《无声诗史》)
5. 重彩摄影作品
现在的家长都喜欢给自家的宝宝拍摄一套属于自己的时尚唯美的写真,给宝宝的童年留下美丽的记忆。随着儿童摄影市场的火爆,人们追求的摄影风格也在多样化,最普遍的便是中式、欧式、韩式等这些比较时尚唯美的风格。而风格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围绕艺术风格、类型元素、视觉元素技术手法等创新重点,追求有差异的作品风格。然万变不离其宗,儿童写真主题更新再快,新颖风格在炫目,也不会从本质上脱离儿童摄影主流写真风格和经典写真风格,一张照片的风格,宝宝写真风格直接关系到整组写真给人的整体印象。也是照片的每个细节流露出的服装、布景、灯光与道具等综合到一起的作品。而选择一种风格是根据宝宝由摄影师决定的,今天北京就给大家介绍一些摄影师经常用到的一些儿童摄影风格。
(本作品由Augustkids儿童摄影提供)
照片风格可以选择的有:柔和、鲜明、悠远、怀旧、清爽、宁静、古典。
常见的图片拍摄风格包括:简洁背景型、风景型、广角风景型、肖像型、抓拍型、影棚拍摄型、合成型、物外部性、物内部型、局部型。
简洁型
画面包含无规则的图案、形状、元素或颜色,没有实体的内容,但容易表达感情意思,如火红色代表热情等,这类主要在影棚拍摄,用单色或多色的背景墙来进行表达想要表达的感情。
风景型
画面主要就是宝宝跟自然、田园等风光景色,体现的就是宝宝天真自然地玩耍嬉笑。
广角风景型
画面也是宝宝和自然、田园风光,不过书用的是广角镜头拍摄的,景在整个画面中比重比较大,但不是景的特写。
(本作品由Augustkids儿童摄影提供)
肖像型
照片本身目地在于刻画人物特点、情态或性格,画面主要由人物形象充满,人物专注于镜头,没有其他动作,并非所有人物看着镜头的照片都是肖像型。
影棚拍摄型
顾名思义,可以明显的看到照片是摄影棚里拍摄,画面内有摆放的道具。
合成型
有两张或更多所合成的照片,包括拼起来的全景照片。
抓拍型图片很自然的记录画面内的人物的正常活动,不刻意的摆出动作和姿势,画面内的人物没有注意到镜头的存在。
物外部型
图片目的就是用建筑或某个物体的外观,如楼、汽车等。
物内部型
在建筑货汽车等某个物体的内部拍摄,反应其内部装饰、特点等。如别墅内,跑车内。
局部型
画面主体内容的重要部分没有收入进去,主体内容不完整,比如只拍半张脸,或者拍宝宝小手小脚。
大部分家长去儿童摄影机构选择的都是简洁唯美、时尚欧美风格或复古欧美、唯美韩式、中式复古等主流拍摄风格。
以上所述都是儿童摄影拍摄的基础拍摄风格,下面就说下现今的几种流行风格。
(本作品由Augustkids儿童摄影提供)
韩式风格
背景以浅色、素雅为主,这样的背影容易拍出唯美的感觉,不要让小宝宝pose一样的拍摄,主要是小宝宝的自然的动态,不然就会很僵硬。韩式儿童摄影对发型的要求比较高,化妆什么的对小宝宝没有益处就不要弄了,主要以宝宝的自然神态为主。
欧式风格
漂亮的欧式照片需要的不仅是拍摄技法,还需要欧式的场景、服装等。所以拍摄欧式要选择有实景影棚的,或者是在外景中有欧式别墅等的影楼,不然拍出的欧式照片四不像,只会看着别扭。
简洁唯美风格
讲究的是拍出的照片要有简单、时尚、唯美的一种质感。画面简洁,突出可爱的宝宝,体现出宝宝天生的一种美。这种风格一般用来拍摄周岁下的宝宝,给宝宝拍百天照或是给宝宝拍周岁照时,因为宝宝还不能走路,所以用这种不花哨的风格正合适。
拍摄风格是儿童摄影中重要的一环,但没有周全的服务,高超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等方方面面都是拍好照片的基础。在这就给大家推荐August kids儿童摄影,。拍摄风格都很齐全,不管想要拍什么风格,都有专门的摄影师和引导姐姐在旁实行2对1服务。就北京儿童摄影中August kids也是第一家专门拍摄儿童的儿童摄影机构,拥有丰富的外景,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卫生干净的实景棚。用质量赢得千万家长和宝宝的信赖和喜爱。
6. 重彩人像摄影照片
潘絜兹(1915.9—2002.8)当代著名工笔人物画家。原名昌邦,浙江宣平人。1 932年入北京京华美术学院,师事吴光宇、徐燕孙,专攻工笔重彩人物画。1937年入伍,在张自忠将军部下做宣传工作。曾在四川临摹蓬溪梵明寺壁画。1945年到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从事古代壁画的临摹研究工作。曾任台湾台北民众教育馆艺术部主任,主编《民众画报》,后得于右任先生资助,从事敦煌艺术研究。1949年在上海军事管会艺术处美术工场工作,并参加上海市美术家协会。
1951年调北京参加筹备敦煌文物展览,后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美术组组长。1956年到1957年访问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考察文物保护和壁画修复工作。1958年调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作,1956年调北京画院工作,同年主持山西永乐宫迁建後的壁画修复工作。
曾先后在兰州、西安、南京、上海、台北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1978年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 1995年10月15日,潘絜兹艺术馆在他的家乡柳城龙山公园建成开馆,潘絜兹亲赴开馆仪式,并捐赠了代表各个时期的艺术精品及尹瘦石、刘勃舒、刘春华、何海霞等书画名家的作品400余件。2002年8月10日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8岁。
7. 人像剪影重影摄影
就摄影创作而言,虚与实的对比处理,具有明显的艺术感染作用,同时又逐步探求到以虚代实的视觉造型,更具有意想不到的促动人们唤起多种审美联想的效应。 一、模糊摄影的特性和功能
在摄影艺术实践中,人们的审美意识产生了多样化的发展,从虚实结合的作品,到仅有一点实的作品,以至到完全虚化的作品,已被现代摄影家所猎取,被现代的观众所接受,这就不能不涉及到现代人思想观念所带来的,对模糊摄影的审美需求。 实,在摄影创作中只能表现出静态的画面;而虚,却能使摄影作品出现动态的画面,它具有明显传达时间流程的作用。这就突破了一般技巧规律。
用似见非见,似有非有的虚效应,造成一种特殊的氛围(它传递着生发意境、情调、节奏和旋律的形声象信息),是深化主题,加强画面框架厚度的一种有力手段。
由于能产生不同程度的,相应的节奏信息和旋律信息,便能提高画面的审美品级,具备诗情的韵律。可以造成人们的多种联想(接近、类似、对比、因果、自由、控制),即形成观众的心理复合感。
模糊摄影的“模糊”有深化作品主题内涵、抒发情感、喧染氛围以及强化形式感的作用。有人说风和日丽阳光灿烂才是拍照的好时光,其实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云腾雾绕的天气反而更能使画面情趣盎然。模糊摄影借助云雾的作用,来突出画面的韵味,拉近摄影与艺术的距离。雨后的雾景是摄影者深化意境的拿手好戏之一,也是模糊摄影造型的常规手段,机会不容错过,更确切地说,是一钱不花练手的好时机。
模糊法拍摄的作品法代表的是一种艺术意境,这犹如一杯平淡无奇的白开水,虽然给人一种清彻透明的感觉,一览无余,却没有任何回味和幻想,而梦幻之所以美和神秘,是因为它朦胧,人们无法将它看透,而事后醒来总是竭力去想透它,模糊摄影之所以美和迷人,其道理亦是给人们留下了理解和补充的想象空间。
二、模糊摄影的艺术规律
切莫把虚的随意性当成模糊摄影的艺术规律来看待,两者不应混为一谈。虚的随意性,既是自在具备的,又是人为造成的。它是人的视觉本能直觉的模糊对象,本身所产生的无规则或有规则的随意变化,这种变化多样而复杂,不能说都能成为模糊摄影所取的对象,它同样也有一个选择和提炼的过程,这就涉及到了模糊摄影的艺术规律。
其基本规律是: 首先是摄影创作者对生活感受和提炼生活的结晶,它既是美的多样体现,也是形象思维的变异再现,从美和变异中,表达摄影创作者对待生活的看法和思想。
要依据生活的真实为基础,并通过创作者的感觉、感受和经验,把生活的真实上升到艺术的真实。不同的是,它是以虚见长。 要强调摄影创作者的题材选择和构图处理。不同的是,选择的题材必须适于模糊摄影的特点,而不能任意滥用题材;而构图的处理,又必须跟具体选定的画面内容相适应。
三、模糊摄影的表现形式
有人把模糊摄影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主题模糊摄影,一种是画面模糊摄影。模糊影像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能单纯的只把虚影图像作为模糊影像的唯一形式,实际上艺术作品画面中空白、色块、浓影等都应视为是模糊影像的表现形式。只有对模糊影像的表现形式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宽泛的、确切的了解和认识,才有可能在摄影创作中掌握和应用,充分发挥其造型作用和艺术表现力。下面我们介绍几种艺术形式也可视为是展现模糊影像的一些方式。 虚影模糊。拍摄出的影像是虚糊的影子。这种形式既包括虚的看不出形象的大虚,也包括可看出形象的轻虚,其缥缈的视觉效果会让观赏者产生虚幻的感觉。
空白模糊。空白就是没有图像。在摄影画面中留出一定的空白,看起来空白处没有影像,实际上是一种引起读者模糊思维、导引读者联想的艺术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绘画上叫“留白”。在摄影创作中,留白的手法在构图中经常运用,最具典型意义的就是高调作品。
隐匿模糊。隐匿模糊有人也称之为掩隐模糊,这一形式在画面中的表现正好与空白模糊相反, 它是用浓重的色彩或浓黑的影调,把影像隐匿起来,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由读者的模糊思维产生联想,与空白模糊是异曲同工。在摄影作品中,低调作品就是最好的例证。
省略模糊。省略模糊与隐匿模糊形式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同样是用浓重的色块与影调,把景物的部分影像隐匿起来,所不同的是,省略模糊是把景物的细节省略掉,全部被隐匿起来,成为剪影效果,而隐匿模糊隐匿的是被摄景物的一部分,不管是大部分还是少部分,总之不是全部。
杂乱模糊。杂乱模糊是指画面中景物影像杂乱无章,在读者视觉中画面分不出头绪,看不清你我,有一种模糊一片的感觉,照片“天女散花”式的构图就属于这一形式,也包括重叠模糊影像。杂乱模糊的特点是每个个体影像和未重叠的影像还较清晰,甚至很清晰,但所组成的画面却分不出每个个体,其突出的视觉效果就是模糊。 重影模糊。重影模糊就是影像边缘有重影,影像失去了锐度,带有了影子。有的是整幅画面的影像都有重影,原因是拍照时相机颤动所形成,有的是主体影像或其中有的影像有重影,形成的原因是主体或其他影像在曝光时位置有移动。这种形式的特点是看起来影像有一定的清晰度,但又较模糊,似乎有某种动感,特别是当照片放大到一定程度时,模糊的重影更为明显。 重叠模糊。重叠模糊是指两幅以上画面重叠起来,无序或有序地重叠成模糊影像。 四、模糊摄影的几种处理方法
用大光圈快速度:能产生局部虚效应,由于大光圈景深很小,焦点以外的就会出现虚效应。运用这种方法可造成主体以外的虚化效果(如背景、副体)。
用大光圈慢速度:能产生总体虚效应,大光圈造成的虚效应,与慢速度(1/30以下)造成的虚效应,双向套成。运用这种方法,会使你所表达的内容具有较深程度的虚化效果。
利用软焦点:拍摄对焦时,有意虚焦点,能造成虚效应。使用这种方法要具体根据拍摄对象的造型要求,来确定虚焦程度。
利用变焦距镜头推拉和扭旋:先将拍摄对象的焦点对实,然后再根据艺术处理的需要,进行快速或慢速推拉、扭旋。
利用B门、T门慢拍:将照相机的快门调至B门或T门,架稳三角架,可拍摄出虚动的艺术效果。
利用自然环境和器材:如水面倒影或花纹玻璃等等,所产生的虚效应,都能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
利用小光圈慢速度:虽然小光圈的景深很大,但是由于采用慢速拍摄,比如运动中的人和物,运用这种方法拍摄运动中的主体,都可以造成虚动的艺术效果,而背景和不处于运动中的主体的某个局部都是实的。
利用柔光器:由于柔光器具有柔化拍摄对象的作用,如果处理得当,也同样可以产生虚化效果。
以上各法,在于创作者善于运用,而并不需要我们去生搬硬套。要掌握其法,巧用其法。模糊摄影中所造成的丰富多彩的虚化效果,它可以更新现代人的摄影造型语言。而更为重要的是汇流这种造型语言,需要摄影创作者具备多方面的艺术修养。虚的幻化,应成为当代摄影美学,值得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