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摄影角度分析电影
在我眼里没有大片。大片只是现行商业模式中的一种视觉传播形式,起到的是视觉传销的作用。其目的在于传播,以及传播后带来的效应(比如销量增加),功能上属于广告行为。“摄影大片”可以和好莱坞“电影大片”放到一起来理解。大片的共同特点是“卖相好”、“卖得好”。
2. 从摄影角度分析电影画面
这部电影确实比较难看懂!我也试着解析一下。
首先要看明白电影,谁杀了谁!电影画面很多都是点到为止,夹着很多镜头的切换,所以搞不清楚金先生杀了人,还是女主杀了人!!所以要借助警察的视角
1:金先生杀了自己全家,最后跑到公司,死在了配电间。而且散发出了臭味,可见已经死去多时了。(据此可知,后面死的人,都与金先生无关)
2:其他死者(均是被女主杀死的,越到后,凶手越清晰)
第一个死者,看到的是金先生。最后被吊死在了天花板
第二个死者,没有看到凶手,死在了过道
第三个死者,也就是死在卫生间那个,初看是金先生,后面又变成了女主。
第四个死者,女主爆发杀死了她,并扔下了楼。
3:一个重要的隐喻是,金先生曾递给女主那把刀,金先生说你我都是一样的人,你比我更需要这把刀。女主歇斯底里的喊道,我哪里像你了?
---------------------------------
可见故事里描述了2个遭受职场欺负的人,金先生被辞退后,杀死了自己的家人,最后悲哀的死在了配电间。而女主,在金先生死后,受到巨大刺激(金先生似乎是唯一对他比较关心的人)。她没有选择独自承受痛苦,而是黑化后报复了那些她自认欺负自己的人!!
她和金先生是一类人,他们都兢兢业业,却受到不公的待遇。干最多的活,却得不到认可,奖赏,甚至随时被公司抛弃。
她和金先生也不是一类人,金先生致死都没有反抗是自己痛苦的真正原因,而是牺牲了自己和家庭。而她最终选择了反抗。
人生即使如此,承受它是那样痛苦,反抗它是那样惨烈!
3. 从摄影角度分析电影天堂电影院
天堂三部曲”之《天堂:爱》《天堂:信仰》和《天堂:希望》都证明了这一点。尤里西·塞德尔于2012年执导了这部系列电影。既然天堂不存在,那么爱也就是虚无的。如同《天堂:爱》中一直从事护工的中年女人特蕾莎,终日辛劳,懒散的女儿虽已上中学,仍不谙世事,更谈不上理解妈妈的不易。
4. 从摄影角度分析电影建党伟业
1911年冬,孙中山从海外归来,翌年1月1日就任临时大总统。与此同时毛泽东参加了光复新军。很快,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在皇室中的威信,从孙文手中取得了大元帅之身份,北洋民国政府成立。同年10月,国民党成立。
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5年袁世凯同日本定下密约二十一条并且更改国体,自封为中华帝国皇帝,自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孙中山与蔡锥成立护国军,出师讨袁。很快袁世凯便在举国声讨中黒然死去了。
之后又随着张勋复辟的失败,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而毛泽东、李大钉、周恩来等人虽身处不同地方,但都在内心思索着救国救亡之路,命运的相会即将到来。
1917年冬,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918年冬,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北洋政府派遣使团出席巴黎和会。但是英美等国为制约已赤化的俄国,将青岛以及胶州湾割让给了日本人,完全无视中国的利益。1919年夏天,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经历了以上种种,中国的进步青年们发现西方列强完全靠不住,而列宁的成功如今却如同一盖明灯,为他们指引了方向。
1920年3月,维经斯基来到中国,准备在远东建立共产国际支部。1921年3月,陈独秀、李大钉、蔡和森等人彼此来往交流,誓要建立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1921年7月22日,十三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代表集结在上海博文女校宿舍,“中国共产党”在众人齐声吟唱的《国际歌》中呼之欲出。
5. 从摄影角度分析电影观后感
首先,要满足眼睛的感觉——
1- 总体色调控制:
人的第一观感是通过视觉来扑捉的,而色调和谐的画面最能吸引人的眼球。
或追求高纯度的艳丽
或追求高级灰的油画感
或干净纯净
或鳞次栉比 五彩斑斓
或冰清冷艳
或热情沸腾
有一个色调统一和谐的画面,是一幅摄影作品的首要追求。
2- 合乎常理但又富有创意新意的构图:
合乎常理是为了满足逻辑接受的感觉需求,
富有创意新意是为了让人有新鲜感,打破常规的视觉疲劳,从而实现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进而提现个性化的价值感。
3- 创造出“超级瞬间定格”:
摄影是一个“凝固瞬间”的艺术,
能够在特殊的季节、
特殊的时间段、
特殊的气候状况、
特殊的拍摄主题对象、
采用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拍摄技法,
才能创作出超级作品来,这样,也就顺理成章的实现了“凝固珍贵瞬间”的高级感。
总之,要满足人的第一感觉需求——视觉。
其次,要满足脑子的感觉——
1- 主体明确的主题思想
如同写文章,一幅画面就是一篇文章,一组画面就是一部著作。
不同的是,写文章要多一些形容描述,而摄影是要做最大化的减法。
2- 做好单一主题的最精彩表达
一幅照片不可能包罗万千,
或山水风光
或田园风情
或工业金属
或人文情怀
或静物禅意
或人物运动
能在单一主题里,捕捉到最为精彩的瞬间,也就捕捉到了读者的思想,也就体现了作者的创作动机。
总之,在满足了视觉感觉之后,要用有思想的创作主题来满足人的脑子需求。
第三,后期修片让人经久回味——
如今的摄影,后期技术不仅不可或缺,依然成为摄影创作的一部分了。
或尊崇现实的真实感
或魔幻迷离的夸张感
或乾坤大挪移般的颠倒季节与黑白
总之,好的摄影作品要让人记住,令人回味。
就先表达这些吧,个人观点,个人感受,仅供娱乐,欢迎探讨。
6. 从摄影角度分析电影红高粱
1950年出生在西安的张艺谋在成长过程中赶上了那个纷乱的年代,初中毕业就到农村插队,后来又在一家棉纺织厂做了工人。
从20岁到28岁,张艺谋在工厂一干就是八年。
直到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北京电影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对摄影抱有一腔热情的张艺谋决定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当时的主考老师看了他的摄影作品,颇为惊叹,觉得是一个不错的人才。但因为当时张艺谋超过了报考年龄,不符合报考条件,所以并没有录取他。
面对打击,张艺谋骨子里的韧性显现了出来,他没有轻易放弃,而是决定主动出击,为自己争取机会。
他干了一件非常大胆的事情:将自己拍摄的三十多张照片装订成册,并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一同寄给了当时文化部部长黄镇。
黄部长十分重视人才,收到张艺谋这样一个“无名之辈”的信件,并没有视而不见。碰巧著名的漫画大师华君武找黄镇部长汇报工作,看到了张艺谋的摄影作品,并大加赞赏。黄部长由此批示张艺谋的入学问题,被北京电影学院“破格录取”。
从那一年开始,他的人生和电影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而中国电影也将和张艺谋这个名字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28岁被北电破格录取的张艺谋,当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一个年近30才读大学的导演能有多天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