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粮食景观
主要观赏摩崖石刻和道教圣地。石刻部分好像还没有全部修复完成。道教圣地名副其实,道教庙宇,名人轶事和民间传说似乎比号称道教第二名山的青岛崂山还要丰富多彩。
这里有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手书‘幽谷风香’,长春子丘处机手书‘靝姿靈秀’古戏台、有苏轼手书‘无憾’,有由王重阳,金大定八年(1168年)首创的太清宫,金承安三年(1198年)由全真派七子之刘长生、丘处机初建的泰山圣母庙、大基塔、昊天观、北极阁远拜观音台。还有圣水观、黄帝庙和钟鼓楼等等。仔细观赏至少需要4小时。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
2. 粮食设计
《粮食变变变》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 乐于比较食物制作过程中的变化,激发探究周围食物的兴趣。
2、 了解食物在某一特定条件下的形态变化。
3、 初步了解油炸食物不利于健康,乐意少吃油炸食品。
4、 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面包、包子、油条等食物、魔法棒、锅盖、课件。
活动过程
一、 魔法导入。
(教师把食物放到桌子上,锅盖盖住图片。)
——教师请一个幼儿上台,教师拿出魔法棒和幼儿们一起念魔法咒语变魔法。
——请一个幼儿上台打开锅盖。请在座的幼儿说说变出了哪些食物?(面包、包子、油条等)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食物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吗?(面粉)
——师:要将面粉做成以上这些食品,需要经过怎样的加工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了解形态变化。
1、教师播放课件,了解食物形态的变化。
2、请幼儿分别说一说食物加工前后的变化。(面包、包子、油条、麻球、爆米花、棉花糖等)
3、(出示面包、包子、油条等)引导幼儿看看、尝尝,并用纸巾吸吸油,比较谁的油多。
4、小结:这些包点有蒸出来的、炸出来的、烤出来的、煮出来的等等,其中蒸出来的和煮出来的食物相对来说是健康的,幼儿可以常吃。炸出来的和烤出来的食物相对来说不太健康,幼儿应该少吃。
三、肢体变魔术。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参与编出每种食物的相应动作,请幼儿站成一个圈,根据教师的指令变出相应的食物。例如:变变变,变成小面包。(所有幼儿做面包的动作)教师留意幼儿的创意性动作,并给予表扬。
活动应变
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找一些油炸食品的制作过程给幼儿看,让幼儿注意观察油锅里食物形态的变化。
活动延伸
1、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带幼儿到厨房观看厨师制作包子的过程。
2、 班级可以在幼儿家里举办制作糕点的亲子活动,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糕点制作前后的形态变化。
区角活动
语言区:将各种食物加工前后的图片贴在语言区,让幼儿比较食品加工前后形态的变化,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美工区:提供橡皮泥,让幼儿尝试搓包子、油条等食物。
环境创设:在主题墙上设置健康食品区和垃圾食品区,引导幼儿将各种食物的图片贴在相应的区域,引导幼儿区分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
家园同步
1、请家长告诉幼儿哪些是健康食品,哪些是垃圾食品,引导幼儿注意饮食健康,少吃垃圾食品,并做到以身作则。
2、日常制作糕点时,支持幼儿一起制作,体验制作糕点的过程和乐趣。
随机教育:生活中的食品都是由大米、小麦、高粱、玉米等等农作物加工而来,这些农作物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所以大家要爱惜粮食,避免浪费。
活动反思
老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注重教学趣味性 用变魔术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得到发展。通过观察比较,发展幼儿观察力 , 提高感知力,丰富了认知。
3. 粮食环境
1.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
2.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 乱点一气。
3.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回家。
4.让孩子懂得粮食来之不易。浪费粮食的孩子,往往不知道食物是怎样产生出来的,他们只知道有钱就可以买到很多食物。建议父母有机会带孩子去农村看一下农民是怎样播种、锄草、施肥、浇水的,让孩子体验“粒粒皆辛苦”。
5.不给孩子浪费粮食的机会。浪费的习惯是慢慢养成的,虽然孩子没有把碗里的食物吃净,父母也把碗洗净了;当桌子上剩的菜孩子不爱吃的时候父母就会倒掉。这样就给孩子留下了浪费的机会。建议父母给孩子定量的食物,吃不完不可轻易倒掉。
4. 粮食美景的作文
“食不过佳,充饥则可;身不过华;遮身则可。”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粮食是用来满足温饱的不是用来浪费的。”
“粮食就是生命,知识拯救灵魂。”
如果世界上再也没有了粮食,那我们也活不了多久了!我们一定要好好节约粮食,不要再浪费每一粒粮食了!
5. 粮食介绍
可以让朋友拉你进几个群,进群后发个红包,再说自己是收什么粮食的,多少钱收,人们有需要就会找你了。
6. 粮食主题公园
海埂公园自从昆明市行政区域重新划分后属于昆明市西山区。
海埂公园原来属于滇池水域面积的一部分。由于淤泥经年累积,造成滇池水域面积逐步缩小,海埂公园露出水面,淤泥硬化杂草丛生。
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向荒山荒地要粮食,围滇池而造田,人们在海埂大坝原址上修建了海埂大坝,逐步形成了现代的海埂公园。
真正让海埂公园扬名的是红塔体育馆,国内奥运健儿每年都会在此进行高原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