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敦煌风格摄影
1987年,莫高窟被评为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时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的樊锦诗是申遗的主要负责人。梳历史、理保护、讲开放,在填写大量申遗材料的过程中,她看到了更为深广的世界。
“文物保护的国际宪章和公约原来没听过,保护涉及法律和管理从前不知道,怎么处理保护与旅游开放的关系也不清楚。这给我莫大的刺激。”樊锦诗说,在全面了解世界文化遗产体系后,她更深入地认识到了莫高窟的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的6项标准莫高窟全部符合。我想,一定要把莫高窟保护好,让它的保护管理真正符合国际标准和理念。”她说。
一幅关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巨大图景,在樊锦诗心里悄然铺开。莫高窟历经千年,壁画彩塑已残损破败。如何让这一人类遗产“永生”?做过文物档案的她想到了用数字的方式。
上世纪80年代,敦煌研究院开始尝试文物数字化。就是将洞窟信息拍照,再拼接整理,最终形成能够“永久保存”的数字洞窟。这些数字资源还可以被“永续利用”,成为出版、展览、旅游等的资源。
说时容易做时难。形制改变、颜色失真、像素不足等一道道问题摆在眼前。与国内外机构合作,自己逐步摸索……樊锦诗说,从提出设想到真正做成高保真的敦煌石窟数字档案,他们花了整整20年。
这些数字资源显示了价值。2014年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投运,数字球幕电影让游客领略了石窟风采,也缓解了保护的压力。
此外,敦煌研究院还在立法保护文物、制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了经验。
莫高窟的管理与旅游开放创新模式,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认可,称其是“极具意义的典范”。
“莫高精神”:大漠“第二宝藏”
自1944年敦煌研究院建院以来,一批批学者、文物工作者来到大漠戈壁中的敦煌。今年国庆前夕,樊锦诗为工作30年以上的敦煌人颁发奖章。她那一头白发,写照着岁月的流逝,见证着一代代传承。
建院70周年之际,樊锦诗在总结前辈创业历程后,总结出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2. 敦煌艺术摄影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
3. 敦煌照相
1.只能用手电筒观看。
2.不能用相机拍照。
3.不允许携带宠物。
4.不要用手触摸文物。
5.不能破坏文物。
6.不能带包。
7.如遇下雨、下雪、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为保护文物,敦煌莫高窟石窟暂停开放。
8.醉酒、衣冠不整者,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者禁止入内。
9.不要直接驱车前往窟区。
10.行动不便、身体有潜在疾病的观众需有人陪同方可参观。未成年人须由成年人陪护或集体组织方可参观。
4. 敦煌风格设计
代表作品有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舞蹈《飞天》、《千手观音》等。
5. 敦煌 摄影
莫高窟真的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它是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
我是班级艺术考察跟着团去的,门票什么都不用操心。但莫高窟接待人数是有限的,自己去需要提前安排。首先,进去数字中心看两场电影,对于莫高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第一场巨幕,大概讲述一个它的历史。第二场是球形影院,太震撼了,美轮美奂,不过跟亲眼看到莫高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我当时因为缺觉很困,但还是睁大眼睛感叹,千万不能睡觉,不要错过!然后出来坐大巴车,好像差不多十分钟就到了窟区。这是排队的时候匆忙拍的,人真的很多。
讲解员会给你发一个耳机,保持联系,因为有很多批游客,可能担心走散。而且一批人蛮多的,否则讲解也听不清。洞窟开放的只有特定的几个,平时是锁着的,根据你买的票决定看几个。
进了洞窟,是没有照明的,小心脚下。而且为了保护洞窟,坚决不允许拍照。讲解员会拿一个手电筒,照到哪里就看哪里,同时他会给你讲解。一般都是泥塑,里面是木头框架。保持原貌的雕塑不多了,有的经过后朝精修,呆拙,失了本来的灵气。最让人赞叹的的是敦煌壁画,这些壁画绘制太美了!而且都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比较著名的有九色鹿的故事,五百强盗成佛等等。你自己也可以提前了解一下,到时候看着墙上的壁画,非常清楚。我记忆比较深刻的有几点。一个是导游讲到藏经洞,只可惜其中很多文物被盗窃,流落世界。另一个是大佛殿,九层楼。还有的壁画镀了金箔,非常立体,但被后人抠走过,太可惜了!另外一个是从洞窟出土的唐代放妻协议,最后一句话是“一别两宽,各生欢喜”。这句话太美了,而且在封建朝代,这样的观念太令人感慨。
最后,希望你不会错过莫高窟的魅力。
6. 敦煌摄影工作室
当然是穿民族风风格的服装了,红配黄
7. 敦煌摄影作品
你是我的荣耀这部剧的取景地一共有三个,分别是敦煌、上海及复旦大学。
敦煌:剧情里可以看到敦煌晶晶去沙漠拍戏的时候,于途也去探班了,并且带了信号加强器去的。
上海:剧里晶晶住的环境可以看出来,实在浦东,能看到东方明珠,于途工作的地方也是上海航天。
复旦大学:在剧情里,晶晶跟于途回忆在学校的时候,可以看到学校的门口。
8. 敦煌人物摄影
驴肉的做法步骤1新鲜切好的驴肉。
2配料:干辣椒5克,红枣子10克,桂皮一小块,八角2枚,当归一小条,姜一块。
(盐,水晶糖1/2加饭酒没有拍照)。
3锅里烧开水,驴肉在开水里掉一遍水捞取,放在清水里再洗一遍备用。
4锅里麻油烧热,姜爆香,倒所有配料。
5倒入驴肉爆炒,加盐,水晶糖,1/2瓶加饭酒焖2分钟,改用砂锅煲30分钟。
6改用砂锅煲30分钟。
7红烧驴肉做好了。
8把红烧驴肉切小块沾着汁吃,甜辣可口。
9. 敦煌影像
绘画艺术达到了令人震惊的水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令人可怕,好象是天外来客的杰作。
▼
中国的卢浮宫
1600年前的辉煌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沿古丝绸之路往敦煌市东南方向走25公里,会看见一座盛名赫赫的鸣沙山。转到山的东麓,远远望见南北长约1600米崖壁上布满了洞窟。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放眼四外,此处南枕祁连,襟带西域,前有阳关,后有玉门关。此处历史悠久,自汉代起就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
所有来到敦煌的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走进莫高窟,亲眼目睹精美绝伦的壁画。整个莫高窟共有735个洞窟,常年对外开放的仅有60-70个。一般进入莫高窟跟随景区讲解只能欣赏到5-6个洞窟。不过就算如此,我们也已经被眼前的这一切震慑住了,进入莫高窟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静听讲解员的述说,全神贯注于斑驳石壁上的方寸之间。
很多人说莫高窟就是中国的卢浮宫,其实它距今已有1600余年远比卢浮宫历史悠久。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公元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随后历经北魏、隋、唐、北宋、西夏不断扩大修建,元代以后莫高窟渐渐衰败而被废弃。
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瑰丽华艳,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如果仔细品味这些壁画,就仿佛进入一个时空的隧道,每个朝代的生活习俗、艺术造诣都历历在目。随着朝代的更迭,工匠们不同的画风都在这里留下了历史的见证。
创造莫高窟壁画的古代画师,大致分为三类:一种是僧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为数不多。再就是画僧,他们是僧侣也会作画,人数较前者略多。最后便是纯粹的画工了,他们游走四方居无定所,在洞窟里作画,便在洞窟里起居,一旦完工,就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了。可想而知这个巨大的绘制工程,一定是令许许多多的画工,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们走进了这状如蜂巢的石洞,恐怕就再也没有走出莫高窟了,正是这样一批优秀而又伟大的无名者,为后世留下了,人类辉煌的丝路文明的影像。
莫高窟壁画的工艺早已失传,至今再也无人能画出盛唐时期的那种奢华极致的美感。其实唐代和宋代这一个更替,画风就有了明显的改变,可以说越往后越显得浮躁,如果拿如今的画工和当时的作对比,那简直惨不忍睹,僵硬呆板山寨感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