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卫星摄影(拍摄人造卫星)

   2023-03-04 08:24:11 admin1640
核心提示:1. 拍摄人造卫星从首颗人造卫星到一箭三星,从无人试验飞船到航天员太空出舱,从探测器绕月飞行到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航天事业正大步迈向国际最前沿。2020年,北斗三号有望实现全球组网、火

1. 拍摄人造卫星

从首颗人造卫星到一箭三星,从无人试验飞船到航天员太空出舱,从探测器绕月飞行到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航天事业正大步迈向国际最前沿。2020年,北斗三号有望实现全球组网、火星探测提上日程,中国人认识和探索太空之旅正积蓄力量,向更高目标挺进。

1970年4月24日,中国首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搭载着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史迎来又一个里程碑,而这也是中国航天日的由来。今天,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让我们重温东方红一号研制升空的历史,回顾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铭记和弘扬历久弥新的航天精神。

4月24日,第五个中国航天日。这一天,也正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进入太空整整50周年。

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发出轰鸣,东方红一号卫星飞向广袤无垠的太空。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人自此叩开了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

时至今日,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围绕地球飞行。在天气晴好的日子,许多天文爱好者还会拍摄这颗卫星经过祖国上空的照片。这些照片所承载的,是一段刻骨铭心而历久弥新的故事。

集中科研力量

登上航天舞台

1958年5月,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

“这个号召宣告了中华民族有信心、有勇气登上空间活动的舞台。”时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组副组长潘厚任回忆道。

1967年,我国将第一颗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将第一枚运载火箭定名为长征一号。东方红一号卫星属于科学探测性质的试验卫星,外形为近似球体的72面体,直径为1米,重150公斤,计划在1970年左右发射。这颗卫星的任务,是为中国今后发展对地观测、通信广播、气象预报等各类应用卫星奠定技术和实践的基础。

1968年2月20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宣告成立,钱学森兼任院长,东方红一号卫星便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研制、生产、发射、测控在内的众多领域。“现在看简单,但那个年代的工业水平、科技水平都有差距。”受命领衔研制卫星的孙家栋这样形容。

随着设计方案的不断修改,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重量从起初的150公斤增加到173公斤,远超世界前4颗卫星的总和。要把这么重的卫星送入太空,难度可想而知。时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的戚发轫说,卫星还必须达到国家提出的4项技术要求,即“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

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科研人员开始了追逐梦想的艰难探索。

克服重重困难

完成四大目标

“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寥寥12字概括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总体技术方案和目标,也概括了技术的难度。

首先考虑的,是能否“上得去”。按照计划,东方红一号卫星要在近地点400多千米、远地点2300多千米的椭圆轨道上运行。想把卫星准确送入轨道,负责搭载卫星的运载火箭必须拥有强大的推进能力。

专家们提出了一个“两结合”方案:用中远程导弹作为第一级和第二级,利用探空火箭技术研制第三级。通过这三级的连续传递,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在时任火箭技术负责人任新民的带领下,运载火箭正式进入研制阶段,最终实现了导弹技术和探空火箭技术的完美结合,解决了“上得去”的难题,也让“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这句话广为流传。

想在地面上“抓得住”卫星,就要时刻掌握卫星在太空中的位置,这需要计算出卫星与地面的距离。对比几种方案后,专家们决定利用多普勒原理——根据无线电波频率的变化测出速度,进而测出距离。而这个解决方案却需要一个特殊的方程式,这对当时的中国科学家来说是一道难题。

对此,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人员转变设计思路,重建卫星测轨方程式,破解了卫星测轨方程式的谜题,最终使卫星在太空中的位置可以被随时监测到。

接下来,人们将目光集中在了“听得着”和“看得见”。

要让卫星在太空奏响《东方红》乐曲,这在当时具有很高难度。研制人员以高稳定度的6个音源振荡器代替“音键”,用程控线路产生的节拍来控制发音,经过上百次试验,终于确保东方红一号奏出了《东方红》。

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组成员胡其正提及,要让普通收音机接收到卫星传来的乐曲,大家提出了“接力”的办法。“我们在地面上直接听不到东方红一号卫星播放的乐曲,需要通过卫星的天线发送、地面站的接收,再由电台转播。”戚发轫回忆。

最后一道难关就是“看得见”。要想用肉眼就能看到太空中运行的卫星,它的亮度必须要从七等星上升到四等星。不仅如此,由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直径仅有1米,也让“看得见”更加困难。最终,研制人员从折叠伞收缩打开的特点中找到灵感,决定在运载火箭的第三级上安装一个由高反光亮度的材料制成的、可以在太空中撑开的“观测体”。由于这个“观测体”体积巨大,反光亮度极高,人们就可以直接观察到。

解决世界难题

创造崭新纪录

登天之路还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那就是卫星必须经受住太空极端温度变化的考验。

太空中,卫星向阳一面温度可高达100多摄氏度,背阳一面的温度则能降到零下100多摄氏度,如何让卫星在太空中保持正常“体温”,是世界公认的难题。

技术人员研制出了一套完整的温控系统来平衡卫星内部的温度,但系统正常运转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而卫星携带的电量很有限。最后,科研人员想出了一个温控系统零耗电方案:利用其他仪器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帮助卫星控制温度,巧妙解决了耗电大的难题。

克服种种困难,卫星和运载火箭的研制顺利完成。

经过4天4夜的旅程,1970年2月,东方红一号卫星和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被运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1970年4月24日当天,发射进入负8小时倒计时,“测控信号不稳定”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又让现场的技术人员紧张起来。

准确进入预定地球轨道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了24天,不仅顺利通过了太空极端环境的考验,也圆满实现了“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的要求。由于东方红一号重量超过了此前4个国家首颗卫星的重量总和,也创造了人类航天史上的新纪录。 干扰信号究竟来自哪里?人们将问题源头锁定在卫星与火箭的连接处。为了温控要求,火箭和卫星连接处有一个镀铝的薄膜包着仪器,由于没有固定好而产生了晃动,导致信号不稳。经过固定,问题得以解决。此时,天空中的乌云也消失不见,阳光照在运载火箭的身躯上,腾飞的一刻终于到来。

“通过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攻克了一个个不可能,终于将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送上太空。”戚发轫说。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20世纪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它宣告着一个东方航天大国的崛起。东方红一号卫星也与核弹、导弹一起,被誉为“两弹一星”,成为中华民族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2. 看一下人造卫星

用肉眼区分星星和人造卫星的方法:

在天空位置短时间内改变得快的是人造卫星,短时间内不变的是自然星体自然星体中 肉眼看上去不断闪烁的是恒星 不怎么闪的是行星 而肉眼能看到的行星都是太阳系的(当然不排除抬头看天空时间久了会眼花)

3. 人造卫星拍摄地球

红外线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频率低,在红色光的外侧,人的眼睛看不见 (但人能感觉到,譬如,在火炉旁感觉到的热,就是火炉的红外线辐射的结果),物体的温度不同,发出的红外线强弱就不同,例如蛇,靠红外线感知周围的物体.

地球表面的物体,总是有温度差异(从严格意义讲,同一物体的各个部位温度也不同),即使在夜晚,这种差异也存在,红外线照相就是把这些差异灵敏的反映出来,结果就成了物体的照片.所以红外线拍摄不受光线(可见光)的影响.

4. 人造卫星纪录片

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发出轰鸣,东方红一号卫星飞向广袤无垠的太空。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人自此叩开了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

时至今日,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围绕地球飞行。在天气晴好的日子,许多天文爱好者还会拍摄这颗卫星经过祖国上空的照片。这些照片所承载的,是一段刻骨铭心而历久弥新的故事。

集中科研力量

登上航天舞台

1958年5月,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

“这个号召宣告了中华民族有信心、有勇气登上空间活动的舞台。”时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组副组长潘厚任回忆道。

1967年,我国将第一颗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将第一枚运载火箭定名为长征一号。东方红一号卫星属于科学探测性质的试验卫星,外形为近似球体的72面体,直径为1米,重150公斤,计划在1970年左右发射。这颗卫星的任务,是为中国今后发展对地观测、通信广播、气象预报等各类应用卫星奠定技术和实践的基础。

1968年2月20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宣告成立,钱学森兼任院长,东方红一号卫星便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研制、生产、发射、测控在内的众多领域。“现在看简单,但那个年代的工业水平、科技水平都有差距。”受命领衔研制卫星的孙家栋这样形容。

随着设计方案的不断修改,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重量从起初的150公斤增加到173公斤,远超世界前4颗卫星的总和。要把这么重的卫星送入太空,难度可想而知。时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的戚发轫说,卫星还必须达到国家提出的4项技术要求,即“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

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科研人员开始了追逐梦想的艰难探索。

克服重重困难

完成四大目标

“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寥寥12字概括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总体技术方案和目标,也概括了技术的难度。

首先考虑的,是能否“上得去”。按照计划,东方红一号卫星要在近地点400多千米、远地点2300多千米的椭圆轨道上运行。想把卫星准确送入轨道,负责搭载卫星的运载火箭必须拥有强大的推进能力。

专家们提出了一个“两结合”方案:用中远程导弹作为第一级和第二级,利用探空火箭技术研制第三级。通过这三级的连续传递,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在时任火箭技术负责人任新民的带领下,运载火箭正式进入研制阶段,最终实现了导弹技术和探空火箭技术的完美结合,解决了“上得去”的难题,也让“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这句话广为流传。

想在地面上“抓得住”卫星,就要时刻掌握卫星在太空中的位置,这需要计算出卫星与地面的距离。对比几种方案后,专家们决定利用多普勒原理——根据无线电波频率的变化测出速度,进而测出距离。而这个解决方案却需要一个特殊的方程式,这对当时的中国科学家来说是一道难题。

对此,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人员转变设计思路,重建卫星测轨方程式,破解了卫星测轨方程式的谜题,最终使卫星在太空中的位置可以被随时监测到。

接下来,人们将目光集中在了“听得着”和“看得见”。

要让卫星在太空奏响《东方红》乐曲,这在当时具有很高难度。研制人员以高稳定度的6个音源振荡器代替“音键”,用程控线路产生的节拍来控制发音,经过上百次试验,终于确保东方红一号奏出了《东方红》。

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组成员胡其正提及,要让普通收音机接收到卫星传来的乐曲,大家提出了“接力”的办法。“我们在地面上直接听不到东方红一号卫星播放的乐曲,需要通过卫星的天线发送、地面站的接收,再由电台转播。”戚发轫回忆。

最后一道难关就是“看得见”。要想用肉眼就能看到太空中运行的卫星,它的亮度必须要从七等星上升到四等星。不仅如此,由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直径仅有1米,也让“看得见”更加困难。最终,研制人员从折叠伞收缩打开的特点中找到灵感,决定在运载火箭的第三级上安装一个由高反光亮度的材料制成的、可以在太空中撑开的“观测体”。由于这个“观测体”体积巨大,反光亮度极高,人们就可以直接观察到。

解决世界难题

创造崭新纪录

登天之路还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那就是卫星必须经受住太空极端温度变化的考验。

太空中,卫星向阳一面温度可高达100多摄氏度,背阳一面的温度则能降到零下100多摄氏度,如何让卫星在太空中保持正常“体温”,是世界公认的难题。

技术人员研制出了一套完整的温控系统来平衡卫星内部的温度,但系统正常运转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而卫星携带的电量很有限。最后,科研人员想出了一个温控系统零耗电方案:利用其他仪器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帮助卫星控制温度,巧妙解决了耗电大的难题。

克服种种困难,卫星和运载火箭的研制顺利完成。

经过4天4夜的旅程,1970年2月,东方红一号卫星和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被运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1970年4月24日当天,发射进入负8小时倒计时,“测控信号不稳定”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又让现场的技术人员紧张起来。

准确进入预定地球轨道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了24天,不仅顺利通过了太空极端环境的考验,也圆满实现了“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的要求。由于东方红一号重量超过了此前4个国家首颗卫星的重量总和,也创造了人类航天史上的新纪录。 干扰信号究竟来自哪里?人们将问题源头锁定在卫星与火箭的连接处。为了温控要求,火箭和卫星连接处有一个镀铝的薄膜包着仪器,由于没有固定好而产生了晃动,导致信号不稳。经过固定,问题得以解决。此时,天空中的乌云也消失不见,阳光照在运载火箭的身躯上,腾飞的一刻终于到来。

“通过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攻克了一个个不可能,终于将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送上太空。”戚发轫说。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20世纪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它宣告着一个东方航天大国的崛起。东方红一号卫星也与核弹、导弹一起,被誉为“两弹一星”,成为中华民族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5.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什么的证据

是臭氧层,不但在卫星拍摄的是蓝色,而且我们在地球看没有大气污染的天空也是蓝色的。

6. 拍摄人造卫星要多少钱

不是,人造卫星有很多不同的种类,有些是拍照的,有些不拍照的,比如通讯卫星,是不停地在接收和转发通讯信号。

再比如气象卫星,拍报云层的照片,也不是时刻都拍的,一般过几分钟再拍一张,用来分析云层的变化。

7. 人造卫星的视频

通过卫星获取地面影像,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用摄影机拍摄底片,将装好底片的摄影机安置在卫星上,将卫星送入设计好的轨道上对地面进行摄影,摄影完成后再将卫星收回,通过一系列的摄影处理后得到底片,可以通过影像扫描进行数字化,从而得到数字的卫星影像;第二种是"数字成像"的,成像原理类似于数码相机。

卫星影像应用如同在太空架设一个超级照相机,“天眼”将可以把地上一切看得清清楚楚。而照相侦察卫星是利用所携带的光学遥感器和微波遥感器拍摄地面一定范围内的物体产生高分辨率图像的卫星。主要用于战略情报收集、战术侦察、军备控制核查和打击效果评估等目的。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内容至多8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字     
 
更多>同类摄影技巧
  • 红米相机怎么锁定曝光?
    红米相机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锁定曝光:打开相机应用程序,进入拍摄界面。点击屏幕上的焦点区域,让相机自动对焦。在对焦完成后,长按屏幕上的焦点区域,直到出现“AE/AF锁定”字样。此时,相机会
    08-31
  • 想学,入门二手宾得K20D
    一、想学,入门二手宾得K20D我是宾得用户对宾得的画质很有信心。2W快门85新,感觉只能说凑合,不过这个东西说不好,就1快门,99新,有暗病也是白扯。但是我建议电子产品,尤其是相机机身,还是
    08-23
  • 拍微距时候怎么聚焦在前景并顺利虚化背景啊?
    手边没有LX3,刚刚看了下机器的标称参数。。大致建议如下第一,LX3的对焦模式上,在拍微距的时候要有个设置,应该有个标准微距的AF模式。第二,确认镜头“不是”在广角端,刚刚看了下机器的参数
    08-23
  • 数码单反相机自己不能变焦怎么办?
    一、数码单反相机自己不能变焦怎么办?单反相机没有数码变焦功能,因为这个功能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处,用在单反机身上纯粹是多余.单反相机的机身和镜头都是分开的.所谓的光学变焦是镜头的一个属性.
    08-22
  • 怎么撮合他们两个?
    一、怎么撮合他们两个?初恋对于谁都重要.要想知道自己喜不喜欢他就看你自己看到他的时候会不会有些兴奋,没见到的时候就念着他。这些是比较准确的。我觉得让他们自己发展吧,让那男孩儿多主动
    08-22
  • AF-S DX 18-55mm f/3.5-5.6G,谁给具体介绍一下
    AF-S DX 18-55mm f/3.5-5.6G,谁给具体介绍一下这里边的参数。18-55mm是镜头的焦段,通俗点说就是有广角焦段(视场角度大于46度小于180度),有标准焦段(视场角度为46度左右,和人眼的视场角度
    08-22
  • 什么是“陷井”对焦?如何实现陷阱对
    一、什么是“陷井”对焦?如何实现陷阱对焦所谓“陷阱”对焦是一种可由摄影者事先确定某一距离的焦点,当动态被摄物一进入这个事先确定的焦点范围,照相机快门立即自动释放,从而将这一动态被摄
    08-21
  • 摄影中对焦的定义是什么
    一、摄影中对焦的定义是什么也叫对焦成功。对焦不成功的话图片就是虚的,不知道我这样解释您是否明确?数码相机都是两段式快门,也就是你在拍照的时候需要先半按一下快门,这时候是相机进行测光
    08-21
  • 数码相机裂像屏是什么,是干什么用的?如何使用
    一、数码相机裂像屏是什么,是干什么用的?如何使用?一卜橡般只有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才有裂像液明屏。裂像屏是给照相机使用手动对焦所确认焦点用的。一般裂像屏幕当中有个圆圈,有一条45度的斜角
    08-19
  • 佳能红圈头系列里“最近对焦距离”最
    一、佳能红圈头系列里“最近对焦距离”最短的是哪个头?首先说下最近对焦距离和微距特写虽然有关系 但是并不是影响最大的还要看放大比率 打个比方比如某个镜头 最近对焦距离是0.2但是放大比例只
    08-19
更多>推荐图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