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viog镜头
一般人不会是用18的镜头来拍摄了。因为会产生畸变效果。
2. vag镜头
监控颜色变暗主要是这几方面,一是连接视频的信号线接触不良,二就是显示器灯管老化了,毕竟监控显示器是不关的,三就是信号线已经损坏了传输出来的信号不好,所以你检查一下这三方面看看,换个显示器试试颜色有没变化,
3. vivitar镜头
vivitar不是杂牌。是美国老牌子,但是已经很没落了,而且他的数码相机都是贴牌的, 快门滞后的感觉狠严重,而且几乎现在市面上流通的都是三手的相机或者洋破烂翻新的 。
历史上也推出过众多物美价廉的产品。其很多自动对焦以及手动镜头口碑不错,二手市场很受欢迎。
4. 35㎜镜头
当然是全画幅的d750好了,35mm是最佳人文焦段;配aps画幅的d7200乘上1.5的系数实际焦距为52.5mm,实用性上不如前者。
5. 16~50镜头
看你拍什么了 一般来拍夜景需要大光圈的镜头50是定焦而且最大光圈1.8肯定受光量比1650好了这个还是3.5的光圈,但是5018拍的主题很单一啊 一般拍人像 微距什么的拍风景的宽容度不行的。
我觉得如果有钱可以考虑入手蔡司1670这个镜头,那你就可以买单机了,一般新手刚开始可以选配1650+55210这种搭配。6. 35~70mm镜头
可以,尼康单反口没变过,到D850能接的上用,不过3570这颗不是什么好镜头,如果是2.8那颗恒定倒是还行,不过3570 2.8d因为镜片胶合剂老化导致边缘起雾,会影响画质。这是通病了。胶片时代光学与镀膜设计能力与今时今日不可同日而语,除非情怀在线(那也建议玩一些经典特色的定焦镜头),还是有新用新吧。如果一定要玩老变焦,建议选中长焦段,因为结构经典,吃光小色散也小,比如AIS80-200 F4,撑4000万像素全画幅数码没问题。没预算买AF长焦的时候,这颗我用了好久非常满意。而需要尽量要避开超广,广角镜头。吃光大,色散重,边缘弱,只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胶片时代超广都很重视畸变抑制,而非现在这样重边缘画质不重畸变,抑制交给机身矫正和后期矫正
7. 18~140镜头
18一140镜头属于中低档次
8. 24~120镜头
24-85是老头,是24-70 的前代,焦段是属于常用焦段,什么都能干,有广角端有长焦端,微距也能勉强,成像质量好,缺点是特点不明显,长焦不够长,广角不够广,成像不如定焦24-120和28-300 是近些年流行的一镜走天下的头,有长焦有广角,成像比24-70差很多,就是方便没其他用处
9. vivitar镜头价格
1894年,奥地利检测员萨姆弗拉格发现:当被摄体平面、胶片平面、镜头平面这三个面的延长面相交于一直线时,即可得到全面清晰的影像,这个发现被称作“萨姆定律”,后被广泛用于技术摄影领域。这有别于缩小光圈所获得的景深,而是即便在最大光圈下,得到的也是全清晰的影像。
十多年前有次给广告公司拍广告,其中有一块电脑主板要求从45度角斜俯拍,而每个元件和印刷电路板上的字迹全部都得清晰。我用遍了能找到的各种镜头,光圈收到最小还是办不到。而客户方拿出的日本的画册的确是全清晰的。在那个连摄影书籍都难得买到的年代,哪里知道它是用技术相机拍摄的啊......这事儿以后就成了我的一个心结,以至于当知道还有种相机叫做“技术相机”后,毫不犹豫地买了我的第一台4x5双轨机——皇冠格拉菲,题图照片就是当年用4x5反转片拍的。直至今日,我还收藏着林好夫和富士680技术相机。
大、中画幅技术相机均有平移和偏摆调整功能,它利用的是镜头像场的边缘部分的斜角透视,因此可选用镜头的像场要足够大。平移功能能够改变景物的透视关系,因而广泛地运用于建筑摄影中矫正楼体下大上小等状态,而偏摆功能则主要用于“萨姆拍摄”,获得“全景深”的影像。
当数码相机全面取代了一般胶片相机,而大画幅数码后背又是我等贫民所不敢奢求的,在普通单反数码相机上实现这些技术调整就成了一个梦想。我也曾买过大画幅相机的135数码转接板,还是因为麻烦而放弃了。曾一起玩过大画幅而主攻建筑摄影的老哥L君更是花1.3万大元买来了佳能24mmTS-E移轴 镜头 。
“让普通镜头摇头”——网络让这个愿望实现起来竟然是这么容易。近来一种移轴接环在淘宝等销售。它介于镜头和机身之间,具备平移和摇头功能,让普通镜头变成了移轴镜头。最贵的当属哈苏的, 价格3.9万元,其次是德国的MiREX,价格是3、4千元;同时具备平移和摇头功能的国产品牌接环需要1800元左右,而单独具备平移或者摇头功能的,则只需要几百元。平移功能所取得的改变透视效果在后期ps里很容易实现,而全景深的效果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软件能够做到的。我选择了单一功能的摇头接环。
用转接环实现技术调整有两个前提:一是所用镜头的像场要大于相机的CCD(CMOS),二是镜头的像面距要大于机身的法兰距。也就是说:135全幅机身上必须用120画幅的镜头,这个比较麻烦了,120镜头分辨率一般都不及135镜头,画质好的康泰时645和哈苏的蔡司镜头都价格不菲。另一个选择是135全幅的镜头用在APSC画幅机身上,接环的距离加上镜头的像面距,也只有单电相机可以承接了。 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EOS转SONY NEX的接环,这样可以说通吃我手头的大部分各种卡口的镜头了。接环回来只在桌上和室内试拍了一下,还没拿出去实地拍摄呢,今天天气不错,便到湖边试拍了几张:
机身sony nex5c,镜头vivitar28mm2.8,还是从桌面的试镜开始吧:上图没用摇头功能,光圈f2.8,只有中间部分的字迹是清晰的,上下两端模糊了。下图向下偏摆镜头,边调整焦距,直至全清晰:
接环是可以360度旋转的,每30度有定位。以下上图为反向偏摆,故意虚化左右影像;下图为向左偏摆,直至画面全清晰:
室外换了宾得77mm1.8“二公主”,光圈f2.8,前者焦点调在人身上,近景的花儿全糊了;后者向下偏摆镜头,同时调整焦距,直至前后景全清晰:
向右偏摆接环,柱子基本全清晰:
向左偏摆接环,只要中间的清晰:
回到vivita28mm2.8,仍然全开光圈,前者向下偏摆,全清晰,后者还原偏摆角度,只有近景清晰:
这排栏杆在画面中是斜向排列的,于是采用了向左下角斜向偏摆接环,前者为偏摆的,后者是取消偏摆的:
初试接环,还没有摸到调整规律。与大画幅相机不同的是,技术相机多半可以镜头平面和胶片平面同时调整,而这种接环只是让镜头摇头偏摆了。在实际拍摄中,要用萨姆定律获得全景深的影像,在偏摆调整后,自然还是要收缩光圈的,因而细微的误差并不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