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摄影用光的要领有哪些
1.顺光:顺光又叫正面光,是从相机方向投向主体的光线。顺光光位是表现人物的常用光源,与相机镜头的光轴成0度-15度夹角。
2.侧光:是在被摄者的前侧或者侧面方向布光。
3.侧逆光:分为左侧逆光和右侧逆光位,是从主体人物的后左侧和后右侧方向照射过来的光线。在布光上应做到:宁打一条线,不打一块面。起到修饰人物轮廓和结构的作用。属逆光范畴。
4.逆光:是来自被摄主体正后方的光线,属修饰光范畴。逆光的光线最能勾画出人物的轮廓和立体感。
5.顶光:光线从被摄者上方投向被摄者。通常是要描出人物上半部的轮廓,和背景隔离开来。但光线从上方照射在主体的顶部,会使景物平面化,缺乏层次,色彩还原效果也差,这种光线很少运用。
6.底光:光线从被摄者下方投向被摄者。底光在传统摄影中被称为恐怖光或鬼光,过去摄影师们一般较少应用。现代人像摄影有很多摄影师为了拍出新颖时尚照片也会经常使用。
2. 摄影用光的要领有哪些方面
1.如果要拍摄以车为主的构图时,尽量不使用广角端或者广角镜头拍摄。为了体现出汽车的线条,在将汽车作为主要物体构图时,一定要使用100mm以上的镜头或者是DC的3倍光学变焦,长焦的镜头的空间压缩,有利于将车的线条更好的表现,并将背景与汽车更好的压缩在一个整体中。而使用广角镜头则很容易造成畸变。如果是使用DC拍摄,只要用到光学变焦的极限即可,使用数码变焦是没有用的,反倒影响拍摄效果。这就是一个使用长焦镜头压缩空间拍摄的明显例子,车子粗旷的线条表现的淋漓尽至,与后面巍峨的山峰合为一体,就好像在同一平面内,但实际它们可能相距的很远。
2.注意构图和拍摄机位。很多朋友拍摄的汽车照片没有生气,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机位选择不好造成的。如果拍摄轿车正侧面,机位最好不要选择与车灯平行或略高一点的位置,一般都采用低机位来突出车的霸气,通过高机位体现车的整体线条。根据空间立体美学的概念,当拍摄车的正侧面时,将车灯一角到镜头连成的直线,保险杠与这条直线所成的角度要大一些,车侧面的线条要略小,这时的汽车是最漂亮的。采用这种空间构图和机位,能够对汽车的前脸和车身都有重点的突出,给观看者很全面的视角。
3.场景气氛的渲染。拍车,首先要了解它的定位,是家用车,还是商务车,还是运动性的车,或者是越野车。只有了解了它们的定位,才能给它们选择合适的场景,结合机位的选择进行拍摄。家用车突出的是温馨,可以选择咖啡馆前或者别墅的庭院内拍摄;商务车突出的尊贵,可以选择CBD的高楼或者高档写字楼前拍摄;跑车突出的是速度,可以在公路上使用动态同步摄影;越野车则需要在沙漠、山石、斜坡才能体现出他的轮胎和底盘的性能,最好采用低机位拍摄。当你选好了合适的场景,你就在拍摄前已经成功一半了。
4.动感拍摄更突出车身线条。动态同步摄影是一个比较难的拍摄方式,但得到的照片却充满美感。它利用了两车同步或镜头追随汽车时,背景的模糊来体现汽车行进中的风驰电掣。一般拍摄时都最好需要三个人:拍摄车和被拍摄车驾驶员,摄影师。相机可以通过强力吸盘固定在车外,摄影师凭感觉,通过遥控器拍摄,这样可以拍摄到比较低的角度,或者比较在难得到的机位拍摄。也可以打开拍摄车的窗户,将相机固定在车内拍摄。
5.细心之人注重细节。所有的车都有其设计的亮点,因此很多朋友也喜欢拍摄一些汽车的细节,刚刚更换的轮毂,充满机械美感的发动机仓,还有体现品牌荣誉的车标……车上可以拍摄的太多太多了。
3. 摄影用光的六要素
1、光的七要素为:亮度、照度、光比、光位、光质、光效、光控。
2、亮度即指被摄物体的表面受到光照后所呈现的明暗程度,多为反射光。
3、照度指被照射物体在单位面积上接受到的光量。
4、光比即指表现在被摄体上受光的照射后所形成的阴阳两个面的明暗对比度。
5、光位是指光源所处的位置。
6、光质是指光线的基本性质、强弱程度及其他特性运用在摄影画面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定效果。
7光效是指摄影创作中运用各种照明光线在画面中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特定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它是摄影艺术造型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
8、光控是指在摄影创作中正确的利用光的强弱、远近、角度等,控制和运用各种光线效果,恰当的表现生活,从而达到或符合某种审美形态的用光方法
4. 摄影用光的要领有哪些内容
开始拍摄时先尝试只用一个灯(光源)
一开始就使用太多的灯容易导致光位错乱,难以应付。使用一个灯,然后观察一下它的效果,或许你会发现一个灯就已经足够了。根据这个理论,在实际拍摄的时候,可以先尝试一下只使用环境光,或许也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在考察拍摄地的时观察环境光来自哪里
对拍摄场地最初的考察和评估将决定你在什么角度、用什么方式来拍摄。假设拍摄场地条件非常有限,时间非常紧,拍摄对象能给你的时间也很少,在这样的情形下,最开始拍摄到的照片或许将是你唯一能拍摄到的内容。因此,初期的实地考察和自我发问就显得尤其重要。
3.光线最难的地方不是如何打光,而是在于对光线的控制
想要能很好地跟光线“对话”,利用光线给画面不同的地方创造不同的阴影、色彩和色调效果,这就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也需要大量经验的积累。旗帜、刀具、蜂巢式金属烤架、遮光板、滤镜或者餐厅桌布,利用这些东西来辅助主光源,有助于控制和分散使用闪光灯发出的光线。如果你在拍摄的时候学会协调所有这些因素,然后反复练习,你很快就会做到即使是同样画面的图片也会因为你用光的不一样而不同一个实用的小窍门:如果你想某个事物看起来有趣,就不要对它全部用光
5. 摄影用光的基本规律
风光摄影的关键在于对光线和氛围的把握,以下是几个常用的光线技巧:
1. 选择合适的时间:光线最柔和的时间一般是在日出和日落时,此时的光线柔和而温暖,给照片带来了丰富的调子,同时也避免了强烈的反差和过度曝光的问题。
2. 利用前景:很多时候,有一个好的前景会让整张照片更加生动有趣。当你在寻找景点时,注意寻找一些具有层次感、纹理或颜色变化的前景,并将其置于画面的下部。
3. 利用云彩:云彩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趣味性。在摄影时,可以等待云层移动或者在云彩稀少的天气下寻找清澈的蓝天。
4. 逆光拍摄:逆光条件下很容易产生剪影效果,使图像更加简洁和特别,但是需要注意光线过于强烈可能会造成曝光不均或光斑等问题。
5. 使用滤镜:滤镜可以控制光线的色温和色彩,例如使用渐变灰镜可以平衡大片天空和地面的光线亮度差异,使用偏振镜可以增强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等。
6. 摄影用光的六大要素
摄影用光的六大基本因素
光度
光度是光源发光强度和光线在物体表面的照度以及物体表面呈现的亮度的总称(光源发光强度和照射距离影响照度;照度大小和物体表面色泽影响亮度)。
在摄影中,光度与曝光直接相关。从构图上来说,曝光与影调或色彩的再现效果密切相关。丰富的影调和准确的色彩再现是以准确曝光为前提的。有意识的曝光过度与不足也需以准确曝光为基础。所以,掌握光度与准确曝光的基本功,才能主动地控制被摄体的影调、色彩以及反差效果。
光位
光位是指光源相对于被摄体的位置,即光线的方向与角度。同一对象在不同的光位下就产生不同的明暗造型效果。摄影中的光位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归纳起来主要有正面光、前侧光、侧光、后侧光、逆光、顶光与脚光等七种。
(1)正面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面,随角度高低分别称“为平射光、顺光和高位顺光。正面光照射的被摄体令人感觉明亮,但立体感较差,缺乏明暗变化,利用正面光拍摄时的曝光宽容度较大。在灯光人像中,正面光常用作辅光。
(2)前侧光:指45度方位的正面侧光。这是最常用的光位,前侧光照射的景物富有生气和立体感。在灯光人像中,前侧光常用作主光,通常位于人物脸部朝向的另一侧,脸朝左用右侧光,脸朝右用左侧光。
(3)侧光:又称90度侧光,侧光下被摄体呈阴阳效果,是一种人像摄影中富于戏剧性效果的主光位置,它能突出明、暗的强烈对比。
(4)后侧光:又称“侧逆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侧后方,能使被摄体的一侧产生轮廓线条,使主体与背景分离,从而加强画面的立体感、空间感。
(5)逆光:又称“背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后方,逆光能使被摄体产生生动的轮廓线条,使主体与背景分离,从而使画面产生立体感、空间感。逆光构图很重要的一条是使画面产生深色背景,否则轮廓线就不醒目。逆光在造型上还有利于表现动物的群体。
(6)顶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上方,如正中午的阳光、顶光会使人物脸部产生不讨巧的浓重阴影,通常忌拍人像。
(7)脚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下方,常用于丑化人物的一种灯光方向。自然光中没有脚光的光位。
光质
光质指光线聚、散、软、硬的性质。聚光的特点是来自一种明显的方向,产生的阴影明晰而浓重;散光的特点是来自若干方向,产生的阴影柔和而不明晰,光的软硬程度取决于若干因素,光束狭窄的比光束宽广的通常要硬些。例如,晴天的太阳从某一有明显方向性的角度照射被摄体,这就是一种直射的硬光;当天空中有雾,阳光就被扩散在一种广阔的区域上,从许多角度发出光线,这、就是一种软光。又如电子闪光灯的直接闪光是一种硬光,反射闪光就是一。种软光。硬光能使被摄体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有助于质感的表现;软光善于揭示物体的外形、形状和色彩,但不善于表现质感和细节。硬光又往往比软光的照明更富有生气。
光型
光型指各种光线在拍摄时的作用。
(1)主光:又称“塑形光”指用以显示景物、表现质感、塑造形像的主要照明光。
(2)辅光:又称“补光“用以提高由主光产生的阴影部亮度,揭示阴影部细节,减小影像反差。
(3)修饰光:又称”装饰光“指对被摄景物的局部添加的强化塑形光线,如发光、眼神光、工艺首饰的耀斑光等。
(4)轮廓光:指构划被摄体轮廓的光线,逆光、侧逆光通常都用作轮廓光。
(5)背景光:灯光位于被摄者后方朝背景照射的光线,用以突出主体或美化画面。
(6)模拟光:又称”效果光“用以模拟某种现场光线效果而添加的辅助光。
光比
光比指被摄体主要部位的亮部与暗部的受光量差别,通常指主光与辅光的差别。光比大,反差就大,有利于表现“硬”的效果;光比小,反差就小,有利于表现“柔”的效果。如拍老年人常用大光比,拍儿童常用小光比。调节光比的手段主要有三种:调节主、辅光的强度;调节主、辅灯至被摄体的距离;用反光板、闪光灯对暗部进行补光。
光色
光色指“光的颜色”或者说“色光成分”。通常把光色称为“色温”。光色无论在表达上还是在技术上都是重要的,光色决定了光的冷暖感,这方面能引起许多感情上的联想。光色对构图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彩色摄影中。
7. 摄影用光方式
1、三点布光:主体光、背景光、辅助光。
2、主体光:直接在对象前方,主要是为了来照亮场景中的主要对象与其周围区域。
3、辅助光:增加主体的层次间的亮暗对比。
4、背景光:增加背景的亮度,从而衬托主体,并使主体对象与背景相分离。一般使用泛光灯,亮度宜暗不可太亮。反正就是让背景和对象之间有层次感
扩展资料
光型
1、主光:
主光是被摄体的主要照明光线,它对物体的形态、轮廓和质感的表现起主导作用。拍摄时,一旦确定了主光,则画面的基础照明及基调就得以确定。需要注意的是,对一个被摄体来说,主光只能有一个,若同时将几个光源作主光,被摄体要么受光均等,分不出什么是主光,画面显得平淡;要么几个主光同时在被摄体上产生阴影,画面显得杂乱无章。
2、辅光:
辅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主光所产生阴影部位的亮度,使阴暗部位也呈现出一定的质感和层次,同时减小影像反差。在辅光的运用上,有一点应明确,辅光的强度应小于主光的强度,否则,就会造成喧宾夺主的效果,并且容易在被摄体上出现明显的辅光投影,即“夹光”现象。
3、轮廓光:
轮廓光是用来勾划被摄体轮廓的光线。轮廓光赋予被摄体立体感和空间感。逆光和侧逆光常用作轮廓光,轮廓光的强度往往高于主光的强度。深暗的背景有助于轮廓光的突出。
4、装饰光:
装饰光主要用来对被摄体局部进行装饰或显示被摄体细部的层次。装饰光多为窄光,人像摄影中的眼神光、发光以及商品摄影中首饰品的耀斑等都是典型的装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