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火棉胶湿版摄影法优缺点
因为使用了硝酸银
湿版照片是拿玻璃当底片的摄影技术,这是一门来自18世纪的古老摄影技术,在干净的玻璃上涂布火棉胶为主材的溶剂,再浸入硝酸银,取出趁着湿的时候进行拍摄,然后显影,定影,根据喜好,把底片做成正片或者负片的摄影技术。亦称为火棉胶摄影法(Wet Plate Collodion)。
2. 湿版火棉胶摄影教程pdf
1851年,玻璃火棉胶湿版负片照相法和蛋白相纸相结合的摄影法,最早代替了达盖尔银板照相法。直到1882年,明胶干版法取代了湿版负片。 火胶棉是将火棉(硝化纤维)溶于酒精(乙醇)和乙醚之中所产生的一种胶状的乳剂,它是感光材料很好的胶合剂。将碘化钠(NaI)和少量的溴化钾(KBr)与火胶棉均匀混合,然后涂于洁净的玻璃板上,再将玻璃板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使硝酸银与玻璃板上的碘化银和溴化钾发生反应,生成具有感光作用的碘化银和溴化银晶体。这种以玻璃作载体的“火胶棉”感光材料,可以即时进行拍摄。拍摄后,用连苯三酚作显影剂,用硫代硫酸钠作定影剂,马上进行冲洗,待晾干后,即可得到一幅明暗与实物相反的负片。 一有“火”字就知道这种火胶棉极易燃烧,这就是它的缺点。
3. 火棉胶湿版摄影法的意义
1851年,玻璃火棉胶湿版负片照相法和蛋白相知相结合的摄影法,最早代替了达盖尔银板照相法。直到1882年,明胶干版法取代了湿版负片。1925年,莱卡相机使用可卷绕的胶片进行感光,胶片开始取代明胶干版法。1982年,一种静态视频照相机研制成功,像素理论开始逐渐代替胶片。
玻璃火棉胶湿版负片照相法直到现在还有人使用,他是仅次于达盖尔银板照相法的一种古老感光法。
4. 火棉胶摄影术
默片技术发明于1860年左右
查理·卓别林的第一部电影是1914年的《谋生》
但是,1872年,加州州长利兰德·斯坦福与人打赌,找来朋友迈布里奇完成拍摄任务。 起初采用的是“湿版法”,亦称火棉胶法,该方法与之前的感光版相比,感光度大为提高,照片干燥后感光层坚硬耐久,使摄影术得到普及。当时的快门速度是1/12秒,拍摄的照片一片模糊。几年后出现了感光度更高的照相乳剂,速度变为1/1000秒。 最后通过计算,他每隔22英寸共设置了12架照相机。他用一块木板挡住镜头,在板上开了一个孔,木板下面用一根银哨支撑。拔出哨子,木板会在重力作用下坠落,木板的孔从镜头前划过,使湿版曝光,然后坠落的木板重新将镜头遮住。他设置了绊马索来拉出哨子。后来他还为该快门机构申请了专利。 他还发明了可播放闪烁活动影像的“动物实验镜,据猜测爱迪生可能受了他影响才开始“电影视镜”(Kinetoscope)的研制。
5. 火棉胶摄影法的缺点
1851年英国人斯科特阿切尔发明了火棉胶(湿版)摄影法。
1851年,英国伦敦的一位雕塑家阿切尔(FredrickScottArcher1813–1857)发现将硝化棉溶于乙醚和酒精的火棉胶,再把碘化钾溶于火棉胶后马上涂布在干净的玻璃上,装入照相机曝光,经显影、定影后得到一张玻璃底片。火棉胶调制后须立刻使用,干了以后就不再感光,所以这种摄影方法称为“湿版法”。湿版法操作虽然麻烦,但成本低,仅为银版法的十二分之一,曝光比银版法快,影像清晰度也高,玻璃底片又可以大量印制照片。
6. 火棉胶样图片
火棉胶长大是一种灰白色的、不规则的、具有泡沫状结构的物质。原因是火棉胶长大是一种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常用的发射药,由于其自身特性,在爆炸后会形成泡沫状物质。其颜色会与环境和氧化程度有关。内容延伸:火棉胶长大是由乳胶树胶、硫酸铵和氮化合物等多种材料混合而成的。它不仅可以用于发射药,还可以作为焊接和封接材料、防火材料和填充物等。同时,因为火棉胶可燃性强,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