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05mm这个焦段可以说是各家全画幅套机镜头的标配(尼康是24-120mm),群众基础相当夯实,所以当佳能发布EOS R的时候,套机镜头也不免俗地沿用了这个焦段,作为平民红圈代表作之一,在EOS R上的表现会是如何?这个套头有什么设计特点?以下就来简单回答这些问题吧。
从MTF到镜头结构可以很清晰的看到:RF版和EF版似乎没什么差别,几乎就是一个小改版的移植,但其实设计区别还是挺多的,外观上最大区别在后端,RF版的最后一片镜片明显增大,当然开孔也自然会更大。
这个设计的目的在此前EOS R的测试中也提到过了:因为法兰距大幅缩短,出瞳孔设计更靠后(从镜头后面看光圈开孔相对更小),就需要结合大直径镜片来实现出瞳光线与传感器之间的夹角不会过大,避免传感器微透镜设计和机内处理算法过于繁琐。
为凸显区别,光线走向、传感器、镜片相对尺寸没有画特别准确,理解其意即可。图1就是采用大直径最末镜片设计的无反镜头,因为法兰距短+出瞳靠后,最后使用大尺寸镜片可以让光线走势更趋近平和,如果最后用小尺寸镜片就成了图2,可以看到为了照顾边缘,光线就需要较大幅度的转折,增加复杂度。图3则是单反镜头的设计,法兰距长,镜后距也长,边缘光线夹角先天比较小。
法兰距短相对会更有利于做短,RF版比EF版短了差不多1cm,重量轻了接近100克,但镜头直径是一样的,前镜组直径是一样的,滤镜都是77mm,最近对焦距离和放大倍率也是一样的。不同点是驱动马达从环形USM换成了NANO USM,光圈从10片变成了9片。
NANO USM应用在RF24-105上体现出的是无反时代将机械部件电子化的大方向,RF版在镜身缩短的同时还要塞入特有的镜头控制环,也自然就没有空间去摆放环形USM,当然本身它并没有特别健身级别的大尺寸镜片,NANO USM扭矩足够了,但带来的操作差异就是镜身上没有对焦标尺,而是改到EOS R机身显示上去了。
除此之外因为NANO USM与对焦环不是机械连接,断电后拧对焦环对焦镜片是不会旋转移动的,而环形USM则天生就可以,表象上来看这对拍摄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深远来看这算是一个未来大趋势,也有利于轻巧化设计。
而改用9片光圈叶可以换来18星芒,但代价是光圈不那么圆,哪怕是F4全开拍摄点光源也能看到明显的星芒。
但好在我们拍摄人像一般会使用长焦端,在105mm F4下以较近距离拍摄时,虚化效果也还过得去,但光斑素质比较一般,内部有很明显的洋葱圈,虽然减了一片非球面加了一片UD,从光斑上也能看到比较边缘轴向色差。除此之外像场边缘的光斑有很明显的口径蚀,极限边缘会有一点遮挡。
结合机身校正后的色差抑制相当强悍,高反差物体的焦内基本不会出现倍率色差,轴向也并不算特别明显,这种恒定小光圈变焦镜头在这方面也是先天就比较容易做补偿,并不算意外。
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沿袭了光学防抖技术,CIPA技术达到了5档,但看过我此前CIPA标准解析的朋友应该会意识到这也仅仅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很多时候抖动的幅度和力度都会超过标准,光学防抖的实用性在EF卡口上已是久经考验,而EOS R因缺乏机身防抖技术而被广泛吐槽,这里可以简单说一说两者在各自的时代特点。
光学防抖与机身防抖虽然目的一致,但在设计上有着显著的区别,光学防抖是镜头内置的压电角速度传感器捕捉拍摄动态后,驱动补偿镜片位移来实现,在单反时代这个设计是很有用的,既有利于降低画面模糊的几率,同时也有利于进行稳定的光学取景,对长焦镜头来说格外适用,除此之外也比较容易设计不同的防抖模式。而且在弱光环境下光学防抖也能提供稳定的入射光线以分配给独立测光与对焦单元,因此即便是成本较高,也有一些副作用,但在单反时代,光学防抖一直是各家的必争之地。
机身防抖则是反向思维,当物的位置发生移动时,直接移动成像面去匹配它不就完了?甚至还能实现光学防抖不能做到的旋转、倾斜等等,但这种类似反向移轴的形式同时也就要求镜头像场更大,才能通过移动传感器位置的方式来实现补偿。很显然,光学防抖的很多机制是服务于单反结构特性的,无反时代取景、对焦、测光全都在传感器上,光学防抖的附加作用就不那么明显了,但它防抖的基本实用性是依然存在的,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更希望能看到混合型,当然这个类型对整体设计和算法有一定的要求。
之前有看到部分文章以卡口直径为论据,批驳索尼机身防抖存在限制,这个说法实在有点太Nave了,因为镜头把光线传递到传感器的方式与我们肉眼直接观察有着明显的区别,拧下镜头以正常观看距离直接观察传感器就类似于一个法兰距和出瞳都超远的镜头,在这个距离下传感器想要不被遮挡,位移幅度自然更小,但无反镜头都是短法兰距设计,最末镜片甚至可以插到卡口内去。
直接观察的视线走势就是红色虚线,传感器往上补偿时会形成边缘遮挡,但对镜头光线来说并非如此,黑色虚线就是镜头出射光线,很明显,它能够正确抵达传感器边缘。如果你有带机身防抖的机器不妨自己拨动一下传感器,对比一下不同观看距离就一目了然了。所以卡口大小对机身防抖上限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内部空间、镜头设计、防抖方式、散热设计、卡口内布局等等其实更关键(大直径卡口的单反也出现过内遮挡的问题),尼康Z卡口做到了足足56mm,但机身防抖也是5级,而且可以断定在未来很长时间内这个增速都会很慢。现在驱动防抖进化的一大核心动力是视频,在总有效像素越来越大的时代,非全像素超采+电子防抖应该也会占据一席之地,所以未来的可能性是很开放的。
其实从结果来看,真正的强力防抖是全景,本质上来说防抖技术主要针对的是固定机位时的摇摆动作,而全景是全视野覆盖,怎么摇也摇不出三维空间吧,原理就类似于你眼睛盯着手机然后上下左右摇晃脑袋,也依然能清晰屏幕上的文字一样(人眼视角存在很大的冗余),所以全景相机上唯一能看到的是位移产生的透视变化,而且因为全视野的关系,透视变化的幅度敏感度也比较低,先天就更容易做防抖,比如Insta360 One X这种直接把相机丢出去,后期再选择对焦物体重新取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