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光对摄影的作用
一般叫做耶稣光,又叫丁达尔现象,一束光通过胶体时,在光路的垂直方向可以看到整条光路,这就叫丁达尔现象。这样的光其实很常见,能够给摄影者美和神圣的感觉,所以很多摄友都非常喜欢。但是拍摄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一点:再好的耶稣光,也需要实际拍摄的景物好才能看出好来,不要为拍耶稣光而拍。当拍摄的主体景物比较好的时候,耶稣光的出现能够帮摄影者烘托氛围,锦上添花。如果主体景物不好,再好的耶稣光也是没有用的,拍摄出来的效果也不是特别的好。
耶稣光又叫丁达尔现象,摄影者在拍摄过程中会遇到,对景物有衬托作用。
2. 光对摄影艺术造型的表现力
主光的特点和作用是:
(1)主要塑型光,用以照亮物体最主要、最富有表现力的那部分。主光在画面上有明确的方向性。常采用硬光作主光;
(2)作用:形成造型结构,描绘被摄物的立体形状概貌,交代画面内空间的关系,造成明暗影调配置;
(3)光源的位置:在被摄物体左或右的前侧30°~45°以及垂直升高30°~45°为正常照明位置。
3. 光在摄影中的作用
摄影的布光,是对于摄影场景的光线,根据摄影作品的需要,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光线调整过程。
摄影的布光,包括室内题材拍摄场景的,对于人造光的调整,运用。
摄影的布光,同时也包括在室外,拍摄题材场景,对于自然光与人造光,结合使用的协调,调整,利用的过程。
4. 光影对摄影的重要性
摄影是对物体光和影的二维空间记录方式。
5. 光对摄影的影响
此为眩光现象,是光线经由相机摄像头反射出去的影像,又被图像传感器捕捉到形成的,属于纯硬件特性,当相机对着强光源拍摄时是无法避免的。
摄像头在脏污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眩光现象,请清洁摄像头,再进行拍照。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眩光呢?这要从镜头的光学结构说起,一般镜头会由多个镜片组成,每个镜片都有两个反射面,一个镜头就会有十多个反射面,镜片表面会反射大约5%左右的入射光线,反射面越多,光线进入镜头后反射和扩散次数就会越多,所以镜头越复杂成像质量就越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在逆光或侧逆光拍摄时,高强度光源进入镜头使得多个反射面相互干扰很容易形成眩光。
6. 光线对摄影的作用
一、光线的作用
1.光线对空间深度的表现
光线通过大气层时,由于空气介质对光线的扩散作用,景物的空间距离不同,拍摄出来的明暗度、轮廓清晰度及色彩饱和度都不同。这种现象会在照片上形成影调透视效果,借以表现空间深度和物体的空间位置。这样的空气透视效果通常出现在湿度较大的清晨或傍晚,持续时间较短。
摄影画面的大气透视关系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近处的景物清晰度高,远处的景物清晰度低;第二,近处的景物色彩饱和度高,远处的景物色彩饱和度低;第三,近处的景物影调暗,远处的景物影调亮。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画面的立体空间效果才能增强。
2.光线对质感的表现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如何表现不同的质感,其中光线的运用起了决定性作用。简单地说,质感可以分为主体材质的质感和环境的质感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主体材质的质感,不同物质表面的特有细节特征可以让人更容易地判断出它的材质,如金属、木材、皮肤、玻璃等。合理利用光线,可以将主体上细微的纹理、独特的材质结构表达得更清晰,从而给我们强烈的视觉感官,直观的形容就是更强调主体的特性。
第二部分是环境的质感。不同质感的环境可以表达出不同的环境气氛,如户外、不同风格的室内环境、不同材质的环境,等等。按照自己的意图,正确表达出环境的气氛、更有效地衬托出环境的气氛,从而带动照片的情调,是摄影的另一要素。
二、光线的方向
拍摄的时候,一定要观察光线的方向,即观察最强的光线来自被拍摄物体的哪个方向。不同的用光角度,会有不同的成像效果,因此在拍摄时首先要想清楚被拍摄物体、光源及机位的关系,下面以一组石膏像照片的拍摄为例,说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及成像效果的对比。
1.顺光
顺光是指机位顺着光线的方向,即机位与光源在同一侧,被拍摄物体正面受光,也称为正面光。从这个角度拍摄物体时,被拍摄物体能够充分受光,不会产生阴影,但是拍摄画面比较平淡,缺乏立体感。
2.逆光
逆光是指机位与光源夹角呈180°,即机位在光源的对面,被拍摄物体背面受光。此时,由于被拍摄物体背面的强光,被拍摄物体黯淡。逆光多用来拍摄透明物体,如水、玻璃杯等,以表现它的通透感。拍摄植物(如鲜花等)的时候也经常用到逆光,逆光下拍摄会使植物的茎、叶变得更通透。
3.侧光
侧光是指机位与光源夹角呈90°,被拍摄物体侧面受光。侧光可以很好地表现被拍摄物体的空间立体感。
4.前侧光
前侧光是指机位在被拍摄物体的前侧,与光源夹角呈45°。
5.后侧光
后侧光是指机位在被拍摄物体的后侧,与光源夹角呈135°,后侧光经常用于拍摄人物,用来勾勒脸部或发型的轮廓。此时我们看到,由于光线造型的作用,石膏像的鼻梁上出现了一道漂亮的轮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