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m不等于1cm 超微距DC实测效果大曝光
【IT168 评测】在购买相机时大多数的用户都是通过厂商提供的参数来进行选择的,可是厂商们提供给我们的参数真的竖凯亮那么可靠吗?现如今微距功能已经是数码相机产品必备的基本功能,而且很多用户也喜欢使用微距功能去拍摄一些特写照片,于是各数码相机厂家便纷纷开始在最近对焦距离参数上做起文章。
▲1cm不等于1cm 超微距DC实测效果大曝光
现在市面上具备1cm最近对焦距离的数码相机产品是越来越多,然而这些打着超微距旗号的数码相机产品,在实际拍摄中是否都能够达到应有的拍摄效果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8款官方均宣称具备1cm超微距性能的数码相机产品,在拍摄微距照片时的真实表现吧。
▲尼康P500
▲富士HS22EXR
▲奥林巴斯SZ20
▲三星EX1
▲尼康L120
▲索尼TX100
▲佳能G12
▲理光GR-DIII
图为八款具备1cm超微距的数码相机产品实拍微距样本(点击可查看大图)
首先要说明的是,以上照片均为官方宣称具备1cm超微距功能的数码相机所拍摄的微距样本,但这些样本的实际放大倍率却是千差万别。由此看来在选购具备超微距性能数码相机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其最近对焦距离的参数来进行判断,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这些1cm超微距相机的实际放大倍率存在如此大的差别?在选购此类数码相机时除了最近对焦距离我们还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参数?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寻找答案。
等效焦距影响放大倍率
▲三星EX1 35mm等效焦距为24mm
▲佳能G12 35mm等效焦距为28mm
三星EX1与佳能G12均采用了1/1.7英寸传感器
在拍摄时实际焦距会对成像的取景范围有一定的影响,假设我们使用放大倍率都是1:1的60mm微距镜头和100mm微距镜头,在相同的机身上拍摄最大放大倍率下的同一物体,那么除了透视效果,两者拍摄出来的照片应该是一样的。但是,此时两者的对焦距离肯定不一样。这个道理在DC上亦然,试想用一台长焦相机在同样的距离拍摄一个物体,分别使用广角端和长焦端拍摄,成像效果肯定会有所不同。三星EX1与佳能G12都采用了1/1.7英寸传感器,三星EX1的35mm等效焦距为24mm,而佳能G12的35mm等效焦距为28mm。我们从实拍样本中可以看到,这两款产品虽然都宣称具备1cm超微距功能,但是所拍样本却存在很明显的差异,佳能G12的放大效果更为明显。
传感器也能影响取景成像
▲三星EX1 采用1/1.7英寸传感器
▲ 富士HS22EXR采用1/2英寸传感器
三星EX1与富士HS22EXR的35mm等效焦距均为24mm
再来看传感器对实际成像产生的影响,所谓的放大倍率通常指的是影像通过镜头投射到传感器上的大小——对于单反镜头而言,1:1的放大倍率指的是影像投射到传感器上的大小和实物一样。且这个指标是仅仅针对镜头而言的,同样是1:1放大倍率的镜头,安装在全画幅相机上的放大倍率是1:1,但安装在APS-C画幅单反上的实际拍摄效果是1.5:1,即放大倍率将会被放大,因此会对最终的成像也会被放大。 上面的两款产品中,三星EX1与富士HS22EXR的35mm等效焦距均为24mm,但是因为三星EX1的传感器尺寸为1/1.7英寸、富士HS22EXR的传感器尺寸为1/孙码2英寸,富士HS22EXR的实际拍摄放大效果要为明余宽显。
实实在在的大忽悠
▲尼康L120 35mm等效焦距25mm
▲索尼TX100 35mm等效焦距25mm
尼康L120与索尼TX100均采用了1/2.3英寸传感器
在测试中还存在另一种现象,即在等效焦距及传感器均相同的情况下,仍然在实际取景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那么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此相机并不具备1cm超微距的拍摄能力,而厂商在产品规格参数中虚报了相应的功能参数,忽悠了广大的用户。
孤独追求街拍顶峰的末代武士, Ricoh GR III 动手玩
Ricoh Image 象征性的街拍相机 GR 家族自底片到数位已经发展到第十二世代,作为传承当态仔时以追求极致街拍为前提的新世代机种 GR III 选择大立大破的方式,为在这个手机拍照当道、数位相机衰退的市场再次带来一款全新解释的街拍相机, GR III 被赋予的使命并不只是为了推出而推出,是以破釜沉舟从零开始的重生之作。
GR III 并不是一款为了迎合多数人喜好催生的产品, GR III 一切的妥协都只为了追求小巧、极致与街拍,并非像当前多数随身机尽可能塞入消费者想要的功能、甚至向智慧手机取经, GR III 宛若一位活在被手机拍照当道、连其它随身机都一再与市场妥协的情况下,仍孤独追求接拍极致的末代武士。
没有变焦,没有内建电子观景窗,没有翻转萤幕,单一 28mm 定焦设定的 GR III ,在删减内建闪光灯、重新布局按键配置后,与 GR 、 GR II 有相同片幅的 GR III 尺寸更为紧凑,呼应了 1996 年第一代的 GR1 的尺码与风格。
当然经过世代移转, GR III 在相同的尺寸并无法完美重现 GR1 的内建闪灯、光学观景窗等设计,不过重新自 GR 使用者的意见思索催生的 GR III ,则是在各种意见交错与现实考量之下而成的产物,对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取舍的消费者, GR III 宛若是未跟上时代趋势的史前巨兽,但深究 GR III 妥协的理由,就不难想像 GR III 为何会规划这样的样貌。
GR III 的诞生,是在加法与减法的拉扯之后得到的结果, GR III 最先被设定的课题是至少要能维持当前尺寸、但同时又要有能够超越 GR 、 GR II 的表现,同时在功能方面最先考虑的不是满足所有人的完整性,而是只保留核心族群在街拍所需的功能,若说 GR 与 GR II 还是能够稍作长跑的短跑选手, GR III 犹如只专注于短跑的顶尖选手,生为街拍、活为街拍。
虽然 GR III 维持与 GR 、 GR II 相同的等效 28mm F2.8 设定与 APS-C 片幅,没有更广的视野,也没有更大的光圈,也不是 35mm 全片幅,也是为了维持体积的可携带性;或许会有人问为何当年底片机可以做到更大的光圈与更广的视角,为何进入数位时代做不到?如果说当光学品质因此回到当时底片机的表现,又有多少消费者能接受?
由于现代感光元件的解析度提升,反映出底片时代的铭机、铭镜是不一定经得起历配当代数位技术以 1:1 放大检视考验的,若仅剩氛围、影像品质甚至比透过数位补正的手机还帆烂汪糟糕,这样的 GR III 会是现在消费者能接受的吗?
至于大光圈与广角则会使 GR 体积变得不再轻便,例如同为 APS-C 定焦机但拥有更大光圈的 Leica X ( T-113 )与 Fujifilm 的 X100F ,其机身厚度也就失去 GR 关机后能收入口袋的优点,更不用说 35mm 片幅的 Leica Q 、 Sony RX1 的光学结构更是份量十足;维持 APS-C 与 28mm F2.8 ,可说是在尺寸与影像品质之间衡量而来的结果。
帐面没有进步,不代表 GR III 只是 GR 变更电子系统的产物, GR III 不仅搭载一张全新的 24MP APS-C 元件与新世代的 GR Engine 6 处理器,还增加源自 Pentax 的 SR 感光元件防手振技术与全新设计的光学结构。
原本增加感光元件防手振技术会使机身后度产生变化,要能够维持相同的收纳厚度,势必无法沿用 GR 的光学设计,既然要重新设计光学,不如在追求影像品质的同时也改变既有设计, GR III 较 GR 、 GR II 的光学镜片减少一片,以 4 群 6 片构成,也使得光学更为简化,有助提升影像品质外,亦可减轻镜头对焦驱动负担。
标准焦段下的镜头
微距模式下的镜头较为凸出
且更重要的是, GR III 的全新光学镜头也再次提升近拍的能力,虽由于片幅考量无法达到当初使用小元件的 GRD 家族的 1 公分超近拍,但也可在一般模式提供与 GR 、 GR II 微距模式下的最短 10 公分近拍,而在微距模式更进一步达到 6 至 10 公分的近拍能力。当然,也由于光学镜片不同, GR III 并不相容 GR 与 GR II 的广角转换镜,需搭配新式广角转换镜。
GR III 所采用的感光元件,没意外应该是与 Pentax K-70 同级的 24.2MP 元件,此感光元件具备焦平面相位对焦技术,搭配对比式对焦构成混合对焦系统,除了新元件搭配 GR Engine 6 引擎加持的高感光表现外,也搭配等效四级的三轴式 SR 机身防手振与 DR II 超音波除尘技术,也具备透过防手振进行抗伪色与抗摩尔纹, SR 亦可在选单中开启自动侦测是否开启。
GR III 看似不变的传承机身外型设计,实际也有进行相当程度的改变, GR III 仍维持无内建电子观景窗的设计,而且这次连机身内建闪光灯也去除,值得注意的是热靴亦改为相容 Pentax P-TTL 的接点,也让 Ricoh Image 与 Pentax 相机部门合并后更能集中资源。另外,充电与传输介面从善如流地改为 USB Type-C ,除了充电与资料传输,亦可输出影像到电视。
GR III 的转盘取消全自动模式,保留 PASM 与三个自定义功能,乍看下大胆,不过仔细思考现在 GR 也不再需要作为文青的炫耀代名词,还会愿意购买高阶随身机的多半不会是新手,也无须在保留对认同这款产品的消费者根本不必要、甚至还嫌多余的全自动模式。
机身背面的 LCD 虽不像 KP 加入翻转机构,不过从善如流地加入触控萤幕,能够快速选择焦点或是开启触控拍照,但若担心误触,亦可在选单内禁用触控萤幕;拇指区的按键也为了缩减的机身尺寸重新调整,取消原本的上下曝光快捷、 AE-L 、 AF-L 切换拨杆,但在减少按键后转而在十字键外加入转盘。
也会有不少人对于取消内建闪光灯以及没有电子观景窗有微词,不过取消内建闪光灯与不加入电子观景窗,都是为了进一步缩减 GR III 的体积,闪光灯可以靠外接闪光灯弥补,至于未有电子观景窗则可凭借对 28mm 焦段的掌控盲拍,笔者也看过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先生只要靠镜头上的焦距、景深尺即可盲拍,若有长期的 GR 使用经验,应该也能掌握 28mm 的盲拍。
GR III 的操作介面有些熟悉、但也加入不少功能,由于操作的习惯,笔者稍微修改 GR III 的预设按键配置,把 Fn 从曝光锁定改为色调的快捷,不过稍稍可惜的是曝光键被整合到原本左右拨杆之后,后转盘并不开放自定义功能,否则以笔者个人偏好的模式,可能会让左右拨杆改为 ISO 快捷、后转盘改为曝光控制。
GR III 的色彩风格设定也再次调整设定方式,更专注在呈现宛若底片的风格,拿掉了 GR 、 GR II 的滤镜功能,像是标准、鲜艳、正片、跳漂白、复古与 HDR 外, GR III 更着重在黑白风格,一口气提供标准黑白、软黑白、硬黑白与高对比黑白等四种不同的黑白调性,以数位呈现类比的氛围原本就是 GR 家族的强项,现在 GR III 更进一步以底片般的色调作为目标。
虽然相较 GR 、 GR II 少了色彩滤镜,但 GR III 的色彩风格也提供使用者更丰富的自定义设定,从锐利、对比、彩度一直到暗角范围,皆可进行个人化的调整,若对预设的风格都不满意,亦可从两个保留的使用者自定义功能打造属于自己的照片风格。
拿起 GR III,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乍看变化不大的外型与单手操作至上的主要按键配置,仍需要重新思索该如何善用这些按键创造最合适的自我设定,毕竟每位 GR 使用者都会有自己偏好且常用的功能,重新整理过按键配置较能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
以笔者的使用习惯,笔者相当依赖 GR 的曝光控制键,左右拨杆则是设置为 ISO 快捷,同时也经常使用位于侧面的风格切换,现在曝光改为由左右拨杆控制,而现在侧面的按键变成切换录影模式的按键,考虑到使用频率,笔者将风格切换的按键改到 Fn 上,省却需要按压左右拨杆叫出功能的程序。
虽然全新的配置导致一开始需要一点时间调整使用习惯,不过 GR III 毕竟还是 GR ,单手至上的操作逻辑仍是其核心的价值,这亦是它厂类似 GR 的相机所没有的思维,指是后转盘的设计有些可惜,其一是导致十字键缩小,对男性来说比较不好按压,其次是后转盘只能设定在手动模式中使用作为光圈或是快门调整,亦不能设定其它快捷。
而加入触控萤幕对笔者是相当欣喜的,由于 GR 前两代要选择焦点需要启动快捷,而全自动焦点选择又不够可靠,笔者使用 GR 时多以中央点调成比最小大一阶后预对焦、后调整构图的方式拍照,但现在 GR 可直接触控、拖曳焦点,对于笔者而言在构图也更自由。
至于新的镜头群带来的特性是利大于弊,笔者先从新镜头设计的优点说起,全新的镜头由于更轻盈、简化,加上新引擎加持,开关机几乎可马上完成,同时在对焦时若对焦范围变化不大,对焦速度压倒性的赢过 GR 、 GR II ,同时亦可感受减少了一片镜片的新镜头光学品质又再次提升到新的境界。
然而,新镜头光学设计亦带来一些当时看规格没预期的状况,虽然此次在标准模式即可达到先前光学机构微距模式的 10 公分水准,但也使得对焦行程较长,若从泛焦迅速转换到近拍,对焦镜片驱动的时间变的较长。
同时另一个问题出在 GR III 的微距模式,不同于 GR 的微距模式还可提供泛焦拍摄, GR III 的微距只能在 6 公分到 10 公分,就不能像笔者先前原本拍摄近物、临时看到有不错的远景就可马上对焦进行拍摄,不过微距与标准模式的切换相当快,加上不需要切换的最近对焦距离就已经是前一带近距离的水准,反而微距模式是提供不同于 GR 与 GR II 的创作能力。
而就机身的功能设计,相较 GR 、 GR II 更紧凑的 GR III 对于手掌较大的操作者可能会觉得不太容易控制,同时虽然电池规格虽较前两代略大,但或许新感光元件、引擎与机身防手振的影响, GR III 的电池续航反而下降,不过此类随身相机原先就会多准备电池,加上可透过更主流的 USB Type-C 充电,也不算是太大的问题。
虽然现在随身机已经不再是市场注目的焦点,许多品牌还是有推出新的随身机,却仅是更换感光元件、引擎,机身设计与光学都未升级,消费者感受不到诚意自然也没有升级产品的打算,但笔者相当佩服 Ricoh 的开发团队仍愿意在这么浑沌不明的时代愿意投入资源,从无到有开发全新、且目标客群明确的硬派街拍机。
在这个充斥手机拍照至上的后数位相机时代, GR III 宛若那不合时宜、坚守传统拍照理想的末代武士,然而这把献给末代武士的锋利武士刀需要能与其有着相同理念的共鸣者,除了影像品质外, GR III 以物理按键构成的单手操作逻辑更是难以取代的操作理念,但也因此在这个已经习惯甚么都依赖自动化与触控的世界更显需要能理解他的伯乐。